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58|回覆: 0

[古代科技] 宋代的雙季稻 (2)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1-6-27 10: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歷史千年
2 再生雙季稻

    再生稻是水稻收穫(或敗收)之後,其莖基部的休眠芽萌發抽穗結實。宋人詩中所謂『田收長稻孫』[9]的詩句就是對此種現象的描述。 再生稻最初是一種自然現象,後來被人為地加以利用,便成了一種種植制度。宋代的再生稻遍及兩浙、江淮,甚至於荊湖等許多地區。

    浙東:【宋史・太宗本紀】載:至道二年(996年)『處州(今浙江麗水)稻再熟』。楊億(974―1020年)【賀再熟稻表】:『臣某言,據本州麗水等縣狀申,今年人戶所種早稻自秋初刈後,為雨水調適,元根再發青苗,結實成熟,共得兩收,已具州司別狀聞者,多稼並熟,所謂有年嘉穀再登,斯為上瑞。』[10]由此可見,宋初浙東處州的麗水等地已有再生雙季稻。又南宋朱熹(1130―1200年)在【奏巡歷台州(今浙江臨海)奉行事狀】中提到:『臣所經歷去處,得雨之後,晚稻之未全損者,並皆長茂,可望收成,但民間所種不多,僅當早稻十之一、二。其早稻未全損者,亦皆抽莖結實,土人謂之「二稻」,或謂之「傳稻」,或謂之「孕稻」,其名不一。』[11]清代有人認為,二稻、傳稻、孕稻之類即後來廣泛種植的間作稻『寄晚』。[⑨]但也有認為,如清光緒【太平續志】載:『「寄晚」亦作「繼晚」,言繼早稻而晚收也。「傳稻」俗名稻傳谷,乃早稻割後,其根株再抽成谷者,非繼晚也。』([12],176頁)[12]我們也認為,從朱熹的文意來看,二稻、傳稻、孕稻之類屬於再生稻的可能性較大。嘉泰元年(1201年)的【會稽志】卷十七草部:『再熟曰魏撩,刈稻之後,余茬再熟』。據游修齡說,『魏』疑是『回』的同音通假,『回撩』即再收一次之意。([6],216頁)上述材料表明浙東地區的再生雙季稻自宋初以來,到南宋時期一直相沿不斷。

    浙西:『吳地海陵之倉,天下莫及,稅稻再熟。』[13]范成大【吳郡志】:『再熟稻,一歲兩熟。【吳都賦】:「鄉貢再熟之稻」。蔣堂【登吳江亭】詩云:「向日草青牛引犢,經秋田熟稻生孫。注云:是年有再熟之稻」,細考之,當在皇v間(1049--1053年)。』[14]([14],2465頁)范成大做出上述推論的依據是蔣堂在皇v年間曾經擔任樞密直學士左諫議大夫。([14],2312頁)從皇v年間到【吳郡志】成書的宋紹熙三年(1192年),吳郡似一直有再生雙季稻的存在,於是【吳郡志】接着載:『今田間豐歲已刈,而稻根復蒸,苗極易長,旋復成實,可掠取,謂之「再撩稻」,恐古所謂「再熟」者即此。』([14],2465頁)范成大還有『吳稻即看收再熟』的詩句[⑩]。直到宋淳v十一年(1251年)【玉峰(江蘇崑山)志】中還有再生稻的記載。[⑪]這表明,皇v到淳v年間,浙西地區一直就有再生雙季稻的存在。

    福建泉州:【太平寰宇記】載:『春夏收訖,其株有苗生,至秋薄熟,即【吳都賦】所云:再熟稻。』([15],卷102)[15]

    淮南:【宋史・仁宗本紀】載:慶曆八年(1048年),『廬州合肥縣(今安徽合肥市)稻再熟』;著名書法家米芾(1051--1107年)在無為軍(安徽無為縣)任太守時也見過再生雙季稻,『米元章為無為守。秋日與X佐登樓燕集。遙望田間,青色如剪。元章曰:秋已晚矣,刈獲告功,而田中復青者,何也?亟呼老農問之。農曰:稻孫也。稻已刈,復雨復抽余穗,故稚色如此。元章曰:是可喜也。而門樓無榜,即大書榜曰稻孫。』[16]這表明,當時淮南也有再生雙季稻的分布。

    江南:【宋史・五行志】載:元豐六年(1083年),『洪州七縣稻已獲,再生皆實』。成書於紹聖元年(1094年)以前的曾安止【禾譜】 上說:『今江南 之再生禾,亦謂之女禾,宜為可用』[⑫]。女禾除了表示其再生的特性之外,還可能說明再生之後的植株較原來的植株要矮。

    湖北:【宋史・五行志】載:景v元年(1034年)十月,『孝感、應城二縣稻再熟。』

    從上面敘述中可以看出,再生雙季稻的記載主要出現於北宋。【文獻通考・物異考】等古文獻的記載,北宋安徽無為軍(今無為縣)、洪州(今江西南昌)六縣、淮西路(今江北淮南地區)都曾經收穫過再生稻 。再生稻栽培廣泛,各地名稱也不盡相同。史書中多統稱為『稻再熟』,而玉峰(江蘇崑山)等地則稱為『再撩稻』,安徽無為等地的再生稻則稱為『稻孫』,浙江會稽稱『魏撩』,台州則稱為『二稻』、『傳稻』、或『孕稻』,江西等地則稱為『女禾』。從地方官將其作為一種奇特現象上報,到曾安止的『宜為可用』,再到米芾的讚賞,可見當時再生稻雖然已較為普遍,但還正處在推廣階段。

    至南宋時期,或許再生稻已讓位其它形式的雙季稻,或許已司空見慣,有關再生雙季稻的記載反而不及北宋時多。不過南宋玉峰、會稽等地種植有軟稈青和軟稈白這樣的軟稈品種。據後來有關方志的記載推測,這一品種可能是再生稻[⑬]。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