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7|回覆: 0

[古代科技] 宋代的雙季稻 (4)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1-6-27 10: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歷史千年
4 連作雙季稻

    雙季連作稻是指早稻收割後,經過整地,再插晚稻的一種雙季稻。連作雙季稻的發展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學界普遍認爲,嶺南地區在漢代就有連作稻的種植,有些學者認爲,長江流域地區在唐宋時期也已出現連作稻,但沒有給出明確的證據。也有學者否認宋代江南有連作稻的存在。如清人李彥章在【江南催耕課稻編】中說:『江南再熟之稻,首見於左太沖【吳都賦】,……由此觀之,此邦再種再熟,事最古矣。宋時江南,又止一收。』([18],427頁)[18]游修齡的【中國稻作史】中雖然提到了宋代福建地區的連作稻情況,但也大多是用明代的方志中的材料來推測([6],223頁),而對於宋代江浙的連作稻則基本上採取否認的態度。游修齡認爲,雖然長江流域的吳都(蘇州一帶)在西晉時即已有連作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溫度下降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吳都的再熟之稻後來消失了。到宋代,太湖地區的水稻品種明確記載有早、中、晚之分,但都是一熟田。以後江浙一帶的連作稻明中後期和清初才有記載,自清初康乾隆開始,直到清末民初,連作稻的記載逐漸增加起來([6],222--223頁)。

    我們認爲,作爲一項技術,宋代不僅有連作稻的存在,而且分布較爲廣泛。【中國稻作史】中許多關於連作稻的證據,最初都可以上溯到宋代。

    江蘇:游修齡在【中國稻作史】中用明代人黃省曾(1522--1566年)【稻品】所記載的一個品種『烏口稻』,作爲明中葉蘇州一帶連作稻存在的證據。【中國稻作學】甚至將其視爲迄今所知最早的關於連作稻的文獻[19]。實際上,烏口稻最初見於南宋。南宋淳v【玉峰志】中就已提到這一品種,說『其谷色黑,稻米最晚者』([12],93頁)。證明當時江蘇崑山一帶已有烏口稻的種植。不僅如此,南宋寶v年間(1253―1258)【琴川志】也記載有這一品種,而且明確指出其特點是『再蒔晚熟』[⑭],證明當時江蘇常熟不僅有烏口稻,而且還有連作稻。自宋以後,直到明清,江浙水災多發地區一直保有這一品種。【稻品】和【群芳譜】中對其特徵都有提及,歸納起來,烏口稻具有這樣的特點:(1)色黑;(2)耐水與寒,又謂之冷水結;(3)晚熟;(4)稻之下品。由於烏口稻具有晚熟的特點,在生產中往往用在水災之後的補種,成爲一季晚稻,也可以用在早稻收穫之後『再蒔』,而成爲連作晚稻。再蒔晚熟的烏口稻的存在,表明宋代江蘇也已有連作稻的存在,但由於烏口稻自身的品質,作爲雙季稻種植的面積可能不大,更多時可能是用作『潦後補種』的救荒作物。

    浙江: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的【赤城志】中除『寄生』之外,還有一個稻種爲『第二遍』。這個品種也可能是連作雙季稻品種。清末【撫郡農產考略】中就將雙季晚稻稱爲『二遍|』或『二遍稻』。其定義是『刈去早|,重複插秧,亦間有早|未刈之時,插秧其中者,爲二遍|,俗亦混稱曰晚|,此則再熟|也。』[20]可見,這裡的二遍|包括間作雙季稻和連作雙季稻二種,但由於【赤城志】有專門的名詞稱呼間作雙季稻,所謂『第二遍』應該指的是連作雙季稻。這證明當時浙江台州一帶已有連作稻的栽培。又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所修的【昌國縣誌】卷上『敘產』和南宋【四明志】卷四『敘產』中都有(米)W、赤W、烏W這類品種。W,有些地方又寫作成『秈』,故(米)W、赤W、烏W等,在光緒【慈谿縣誌】等一些方志中又寫作成(米)秈、赤秈和烏秈。([12],224頁)【群芳譜・谷譜】載:『烏i,早稻也。粒大而芒長,秸柔而韌,可織履,飯之香美,浙中以供賓客及老疾、孕婦,三月種,七月收。其田以蒔晚稻,可再熟。』([18],121頁)可見,烏i(即宋之烏W)便是連作早稻品種。證明當時浙江定海和寧波等地已有連作稻種植。

    江西:曾安止【禾譜】 中提到一個水稻品種『黃c禾』,『江南 有黃c禾者,大暑節刈早稻 種畢而種,霜降節末刈晚稻 而熟。』([17])黃c禾就是黃c稻 ,或曰黃綠谷,這個水稻品種在陳 【農書】 和王禎 【農書】中也曾提到,陳輟杜┦欏匪擔骸啊噸芾瘛匪謂「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是也。芒種有二義,鄭謂有芒之種,若今之黃綠谷是也;一謂待芒種節過乃種。今人占候,夏至小滿至芒種節,則大水已過,然後以黃綠谷種之於湖田。則是有芒之種與芒種節候二義可並用也。黃綠谷自下種至收刈,不過六七十日,亦以避水溢之患也。』由此可見黃c稻是一個有芒而生育期很短的水稻品種,其特點是耐澇,適應於湖田地區種植[21]。又由於它的生育期很短,在發展連作雙季稻方面取著重要的作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