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5|回覆: 0

[古代科技] 技術進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農業(2)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1-9-6 08: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網理論
(二)治水治田技術的進步
  
    上述宋代兩浙、福建等地的塘陂修築技術進步,加速了水田的開發、整治,使大片斥鹵之地成爲良田,體現了治水治田的一致性。但是治水與治田結合的典範當推浙西太湖地區的治理工程。

    1.郟氏父子和單鍔的治水治田理論     

    北宋熙寧三年(1070)崑山郟宜上水利書,詳陳太湖地區治水治田的建議:『天下之利莫大於水田,水田之美無過於蘇州,然自唐末以來,經營至今,未見其利者,其失有六。』這六失的要點是:一、蘇州東面、北面出海、出江水道皆有百餘里,『近三四十里地形頗高』,水退時東面、北面諸浦之水反而倒流;二、治水與治田未能兼顧;三、諸浦雖有決水之道但未能使水必泄於江;四、治蘇州之水不在望亭堰興廢;五、蘇州水泄原因在於松江盤曲不暢;六、圍湖成田影響湖水容積之說爲片面之辭。
    郟的六得要點是:『辨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跡,治田有先後之宜,興役順貧富之便,取浩博之大利,舍姑息之小恩。』因爲崑山之東有崗隴東高西下,常熟之北地勢也北高南下,形成高田患旱,水田患水,故應既治旱又治水。至於古人蓄泄之跡主要指蘇州東北之崗隴高田本由崗門、堰門、斗門攔水灌溉,後因崗堰斗門破壞,塘不蓄水,崗東高田變爲旱田;另外水田靠浦泄水以免被澇,所謂『縱浦以通江,又爲橫塘以分其勢,使水行於外,田成於內,有圩田之象』。以後也因堤防壞,水亂行于田間,可見堤堰即固田之防。第三得即爲郟的治水治田主張之一:『凡所謂高田者,一切設堰瀦水以灌溉之,又浚其所謂經界溝洫,使水周流於其間以浸潤之,立崗門以防其壅,則高田常無枯旱之患,而水田亦減數百里流注之勢,然後取今之凡謂水田者除四湖外,一切罷去。其某家經某家浜之類,循古今遺址,或五里七里而爲一縱浦,又七里或十里而爲一橫塘,因塘浦之上以爲堤岸,使塘浦闊深而堤岸高厚。塘浦闊深則水通流而不能爲田之害也,堤岸高厚則田自固而水可排而必趨於江也。』此外,郟直還主張把松江的彎曲部(槎湖、金灶、子浦)  『決之使水必趨於海』。
    郟在分析了蘇州治水治田六失、六得之後,五論其主張,這五論把上述得失觀點包括進去了,所以不必細述,以免重複,但其辯證的治水治田思想,還應予以強調。如他非常注意古人的綜合治理思想,說:『古人使塘浦深闊若此者蓋欲取土爲堤岸,高厚足以御其湍悍之流,故塘浦因而深闊,水亦因之而流耳,非專爲闊其塘浦以決積水也。』既兼顧排水保田(堤岸內爲圩田),又在雨量多時抬高塘浦水位,有利高田灌溉。他又說:『自來議者但知決水,不知治田。蓋治田者本也,本當在先,決水者末也,末當在後。』本末倒置才是蘇州水利之失。治田之法就是『循古人之跡,五里爲一縱浦,七里爲一橫塘。不過爲縱浦二十餘條,每條長一百二十餘里;橫塘十七條,每條長一百餘里,共計四千餘里』。『塘浦既浚,堤防既成』,則田水高於江水,江水高於海,水流大海自然而成,農田不再被澇[11]。
    郟直之說可以說是一個極有科學價值的水利規劃,後人對此有極高的評價。郟宜在充分吸收古人及錢氏遺法的基礎上,從地形實際出發,把治水治田結合起來,治田又注意旱田、水田並重,形成了有江南特色的治水理論,是古代水利技術進步的一次總結。
    繼郟之後,其子郟僑以父志未竟,輯其說再上水利書。郟僑的【再上水利書】就太湖水出海問題發表了重要看法。他說:太湖古有三江導水人海,『今則二江已絕,唯吳淞一江存焉,疏泄之道既隘』,又因權豪侵占塘浦或在吳淞江中置罾籪捕魚以遏水勢,人海水道不暢。一旦太湖上游水盛,四郡陂塘浦港一片汪洋,千里一白,稍有風勢,即浪高數尺,故『吳民畏風甚於雨也』。他反對僅僅開浦泄水的辦法,提出:『治水之利必先江寧,治九陽江與寧林江等五堰體勢故跡,決於西江。』潤州治丹陽練湖決於北海,常州治宜興涌湖、沙子淹及江陰港浦人北海,以望亭堰分屬蘇州,絕常州傾廢之患,『如此則西北之水不入太湖爲害矣』。次則治蘇州諸邑限水之制,啟吳江之南石塘,多置橋梁,以決太湖,『會於青龍、華亭而人海』。複次則開浚吳淞江。此外於加築石塘、堤岸阻遏太湖風濤,使宣、歙、杭、睦諸水決人浙江,東南之水不入太湖[12]。這樣把止於導江開浦一說擴大爲西北、東南改流三說,使西北、東南諸水泄人太湖的水量減少,東北部經松江出口通暢,則太湖蘇州區域之水患可免。
    郟氏父子的治田治水主張各有側重,因爲郟u主張以治田爲本,因而有一定片面性。郟僑治水主張彌補了其父之不足。另一位太湖治水大家單鍔,專於治水,貢獻甚巨。單鍔的【吳中水利・書】首先對包括郟宜在內的諸家之說提出異議,指出其片面性。他認爲西自五堰(胥溪上的魯陽五堰)、東至吳江岸的水系『猶人之一身也。五堰則首也,荊溪則咽喉也,百瀆則心也,震澤則腹也,旁通震澤眾瀆則脈絡眾竅也,吳江則足也』。這種縱觀全局看待水患問題的方法是對的。他認爲問題在於五堰壞而九陽江之水不入蕪湖至長江(郟僑所說的西江),反而東注太湖;吳江阻塞不暢,太湖之水『積而不泄』。百瀆及旁穿小港瀆,『曆年不遇旱,皆爲泥沙堙塞,與平地無異』。百瀆所過水田因早而禾苗枯死。
    單鍔的治水治田辦法歸結爲『解決吐納矛盾,平衡水量收、支、蓄三者的關係』。首先,如郟僑所言,設法恢復五堰以分宣、歙、池、九陽江之水,使之經蕪湖入長江。他說:『由五堰而東注太湖則有宣、歙、池、廣、溧水之水,水苟復堰,使上之水不入於荊溪,自余山澗之水寧有幾耶?比之未復,十須殺其六七耳。』上游之水減去十之六七(分流向蕪湖人長江),自必緩解太湖這個『腹』部的壓力。其次,『開夾苧干、白鶴溪、白魚灣、塘口瀆、大吳瀆,令長塘湖(又名長盪湖)、涌湖相連,泄西水人運河.下斗門人江』。使西北之水不入太湖。複次,鑑於慶曆二年(1042)因運糧之需,修築了五六十里的橫截吳江江流的堤岸,以致太湖之水溢而不泄,浸灌三州之田,『先開江尾茭蘆之地,遷沙村之民,運其所漲之沙,然後以吳江岸鑿其土爲木橋千所,以通糧運』。又開下游白蜆、安亭二江,使太湖水由華亭、青龍人海。就是說,疏通吳江東泄水道,建橋拆堤,使太湖之水順利人海。再次,疏浚太湖周圍塘、浦、溝、瀆,使整個水道系統通暢,有利蓄泄,增強抗旱防澇能力。如百瀆及其旁支淤塞問題,嘉v中邑尉阮洪鳩工疏導二十九條港瀆,『是年大熟』,所以單鍔認爲『宜興所利非止百瀆而已』,還有蠡河、孟涇均可照此辦理。又如東南出海口問題,熙寧間,『殿丞劉愨相視蘇、秀二州海口,諸浦瀆爲沙泥壅塞,將欲疏鑿,以快流水』。但劉愨擔心海口諸浦疏通後,東風起時海水會倒灌民田。單鍔對他說:『地傾東南,百川歸海。古人開諸海浦所以通百川也,若反灌民田,古人何爲置諸浦耶?百川東流則有常,西流則有時,因東風雖致西流,風息則其流亦復歸於海。』[13]
    由此可見,從郟直、郟僑父子到單鍔的治水治田之說經過了一個完善的過程,治田必先治水,治水爲了治田,終於形成後人公認的治水治田理論和一系列技術對策,對促進江南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