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3|回覆: 0

[古代科技] 上古蜀地水利史跡探論(4)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11-12-23 1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史論壇



    秦滅巴蜀後,長江上游的蜀地與黃河流域在政治上開始正式結為一體,文化互動融合加快,使蜀地水利技術和水文化在汲取秦人傳入的中原因素後進一步發展升華。


    在都江堰興建之前,秦國派張儀等在蜀地規劃修築蜀郡治所。該城所在,仍為位於今成都市區的開明氏王朝都城舊址,因而大體保持依古郫江瀕水築城的基本格局,但城垣形狀因借鑑秦都咸陽模式而更為規整。史傳張儀按新的規劃修建城垣,但屢築屢坍。一籌莫展之際,忽見有大龜周行旋步,遂遵蜀巫建議,循龜行路線夯築城垣,終於成功。因這一傳說,歷史上成都又叫龜化城【15】。成都平原河流湖澤眾多,水量豐沛,且地下水富涵而水位高,頗異於黃河流域。習於黃土地帶的秦人首次在這裏依北方技術模式營建城垣,必然會遇到障礙。自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黃河流域夯築城牆,均有在地表下開挖基槽,再版築牆垣的傳統。成都平原掘地三尺即見水,且成都城址所在之地本為沖積之沙壤所成,土層之下則多為砂石,非黃土地帶乾燥深厚而粘性較強的土壤可比,根本無法照搬開槽築城之秦人技術模式。而上述傳說將築城曲折過程中障礙的克服繫於龜這一蜀地先民虔誠信奉的水生靈物,是古蜀水文化集神秘信仰和科學認識於一體的生動反映,同時暗示張儀等新統治者從遭遇障礙進而認識到蜀地水土的特殊性,是在汲取了蜀人的傳統智慧後才最終解決了築城難題。這既反映了積澱深厚的蜀地水文化的卓越成就,也表明新城的建成是蜀秦文化融合的結晶。


    秦人在水利方面對蜀地的貢獻尚不止此。蜀郡首府夯築城垣的工程十分浩大,所需大量的粘土資源主要分佈於城外西、北、東方向。【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張儀等又有計劃地利用城外取土築城所成的巨坑蓄水成湖,城北計有萬歲池和龍壩池,城東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城西北有天井池,這是蜀地歷史上最早有案可稽的人工湖。以上著名湖泊隨時移而名稱或有所改,但延續千載,不僅長期有利於城鄉生產生活,對成都地區的生態環境顯然有優化作用,而且作為人工景觀,對古蜀文化增色添彩效用也顯而易見。近世成都北郊昭覺寺以北尚存水面寬廣達十餘頃的白蓮池,即其孑遺之一。成都平原起初有諸多積水澤地,經禹時及先秦蜀地歷朝,已逐漸得到治理,成為其時大西南地區經濟文化最為發達、人口最為繁庶的古代文明中心,文獻中本無人工興鑿大型池沼湖泊的傳統見載,而戰國晚期以後則蔚成傳統,其源頭實自此而來。郫江、檢江等天然河流及柳池等諸人工湖泊,『津流徑通,冬夏不竭』[19]129,顯然系規劃建設使然,構成了成都平原充裕的水利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並意在造成城市與水相輔相成的親和格局。成都城內的供水條件歷來也很好,除了郫、檢二江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取之不盡的城市用水以外,城內自身的水資源也非常豐富,考古發現的秦漢陶井圈表明,歷來眾多的水井已經達到頗高的技術水平。和前代相比,秦人治下的蜀地,水利和水文化的多樣性有了進一步的豐富發展,城垣和人工水利設施更為精緻,與水環境等自然條件和諧親融,人、水、城市的親密無間,形成一派親和融洽、充滿活力的人文和生態景觀。


    不過,最集中體現古蜀水文化智慧之大成的,是聞名古今的都江堰。秦並巴蜀後,為了將之建成統一天下的王業之基,一方面以幾十年的曲折努力敉平開明氏殘餘勢力的幾次反叛,最終平定了局勢,一方面積極着手開發建設巴蜀地區。繼張儀築成都城後,蜀守李冰又於公元前3世紀中葉主持設計興修了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系統。都江堰分為渠首工程和廣佈於川西平原的航運灌溉系統兩大部分。前者主要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和飛沙堰三部分組成。它不同於近世河流大型水利工程動輒修築攔河大壩的模式,採用了無壩引水思路,充分利用河道的自然走向和地勢,以幾乎完美地體現河道動力學原理的方式,順着江水流向,於堰首江心由竹籠卵石壘砌成形如魚嘴的分水堤,把從山口瀉出後河床變寬、流速減緩的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平時過半江水流入內江,以保證川西平原舟楫灌溉之利;洪水時則大半以上江水瀉入外江主流,以免平原洪澇之災。連接內江的寶瓶口,形如約束江水的瓶頸,使夏秋多餘的洪水難於流過,轉而從緊接魚嘴分水堤尾的飛沙堰溢入外江。飛沙堰既可在平水期支水以保證寶瓶口內入水量,又巧妙利用江水直衝離堆而產生的漩流衝力,於洪水期自動滾水溢洪、橫向排沙石於外江。洪水越大,沙石排出率越高。可謂因仍自然,巧奪天工。都江堰這一由渠首工程和同樣採用無壩分引水流的航運灌溉渠系組成的大型系統工程,是蜀地上古治水技術最輝煌的結晶,世界水利史上的傑作,其集多功能多環節於一體的綜合方略思路已臻完善,而其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蘊更達到了頗為圓融的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極為完善的工程系統,固然可能是李冰以來歷代長期積累改進的結果,但該工程的設計主旨和基本模式應於興建之初就已大致確立。現存最早記述李冰主持創建此項大型工程的【史記・河渠書】明確指出:『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司馬遷距李冰築堰雖時逾百年,但其撰著所據,乃西漢皇室所藏接管自秦朝皇室的典籍。秦人焚六國之書旨在使秦史獨傳於世,則上引【河渠書】所據,必為秦人直接記錄。更重要的是,一貫重視實地調查的司馬遷曾奉使親赴蜀中,『西瞻蜀之岷山及離碓』[30],實地考察使其所載當甚為可靠。從中可知,都江堰工程的設計主旨一開始就包括水運和灌溉之利,同時對成都城的生產生活用水和防洪的多功能需求也應有比較全面的考慮。水運當直接出自從蜀中順江而下統一天下的既定軍事戰略,同時兼取灌溉及平水澇之利。對此,【華陽國志・蜀志】曾概述云:『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檢江,別支流雙過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頹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饒。又灌溉三郡,開稻田,於是蜀沃野千裏,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飢瑾,天下謂之天府也。」』所引之【記】,應為前朝古籍。顯然,寶瓶口後平原上展開的航運灌溉系統,廣收水運、灌溉和防洪之利,千百年來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生態效益與卓越的軍事戰略作用【16】,使蜀中成為千古不衰的『天府之國』。


    從上引【史記】和【華陽國志】可知,李冰所『穿二江』,就是郫江和檢江。揆諸當時社會整體發展水平,儘管鐵工具已經開始普遍推廣,但所『穿』二江仍然並非全盤能由人工開鑿,而是順應和利用了川西平原水地的自然之勢,尤其是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河道加以疏導,對一些河段可能實施過拓展、截彎取直以至改道,以利通航和灌溉【17】,然僅此已足以使川西平原的水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大為改善。而平原由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的自然地勢,使都江堰工程系統呈樹根狀伸展分佈的大小各引水渠道,以自流灌溉而聞名於世。這一因仍自然的技術傳統,也應在李冰時代就已經出現並逐漸推廣見效。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