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73|回覆: 0

[古代科技] 【王禎農書】中的『曾氏農書』試探(11)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2-1-3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科技日報
王禎【農器圖譜】中的『舟車』和『灌溉』兩門可能系由曾氏【農器譜】中的『車戽』發展而來,而更為可能的是『舟車門』是新添的內容,『灌溉門』才是由曾氏的【農器譜】中的『車戽』發展出來的,因為這裏的車更有可能是指翻車的車,而非舟車的車。儘管如此,灌溉門中還是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王禎在『灌溉門』的引言中說,『今特多方搜摘,既述其舊以增新,復隨宜以制物。』我們認為,灌溉門中的水柵、水閘、陂塘、水塘,以及浚渠、陰溝等,可能是王禎【農器圖譜】新增的內容,因為他們與嚴格說來的灌溉工具沒有關係。也許正是由於增加了這些內容,使王禎覺得以原有的『車戽』不足以概括全部的內容,因此,便改為『灌溉門』。有跡象表明,水轉翻車、牛轉翻車、水轉高車等都是王禎新加內容。

    如同舊篇目增加了新內容一樣,新篇目中也保留了一些舊內容。如,『a門』是王書新添的一個篇目,從其中『劐』一節引用【農桑輯要】的內容,也可以看出一些痕跡。但『a門』中的農具,從形制到功用都與耒耜門相同,特別是其中提到的K、E等,原本為江東犁的一個部件,內容也多取自唐陸龜蒙的【耒耜經】,因此,它可能是從原來曾氏【農器譜】耒耜類分出來並加以補充而成的。另外,『鋒』一節提到:『【農書】云:「無E而耕曰耩」。』這裏所說的【農書】,不見於現存各農書,因此,也可能就是曾之謹的【農器譜】。[25]

    『[杷門』也是王書新添的一個篇目。但從其內容來看,可能大多取自曾氏【農書】。首先,『[』一節中直接提到『【禾譜】字作戛』一句,這一句可能是王書新添,也可能是沿襲了曾之謹【農器譜】的說法;考慮到【王禎農書】在引用【禾譜】內容時,多用『曾氏農書』或『農書』這一事實,這裏提到【禾譜】很有可能是沿襲了曾之謹【農器譜】的說法; 因為曾之謹的【農器譜】乃是其祖父【禾譜】的續作,他在自己有書中不可能稱【禾譜】為『農書』或『曾氏農書』,而直接稱為【禾譜】;其次,這一門中大多是與稻作有關農具,如耘稻禾用的『耘耙』,平摩種秧泥的『平板』,均泥的『田盪』,輥輾草禾的『輥軸』,插秧用的準繩『秧彈』,叉取禾束用的『杈』,晾曬用的『』和『喬扦』,收稻用的『禾鈎』、『搭爪』、『禾擔』,脫粒用的『連枷』等,符合曾氏【農書】的主旨,【禾譜】是以水稻為主要寫作對象的農書,這從現存【禾譜】佚文中可以得到反映,作為其補充的【農器譜】自然也應以稻作農具為主,因此,王禎儘管將【農器譜】所提到的各種農器門類都收入到他的【農器圖譜】中,但顯然還覺得不夠,於是又在【農器圖譜】中增加了『E麥門』,專敘北方與麥子收穫有關的農具。以此也可證明,原來的【農器譜】是以稻為主;第三,文中稱稻為『禾』,符合江西、湖南一帶語言特點,和曾氏農書的行文特點;最典型的例子當屬『輥軸』,『輥軸,輥碾草禾軸也。……江淮之間,凡漫種稻田,其草禾齊生並出,則用此輥輾,使草禾俱入泥內,再宿之後,禾乃復出,草則不起。』輥軸的使用與歷史上在江淮地區流行的『火耕水耨』一樣,巧妙地利用了稻和草對於淹水的不同反映,從而達到除草的目的。東漢應劭解釋說:『燒草下水種稻,草與稻並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復下水灌之,草死,稻獨長。所謂火耕水耨。』稱稻為禾,正是江西、湖南方言的一大特點。已如前述。第四,『』一節提到『今湖湘間收禾,並用架懸之。』更似出自曾之謹的筆下,沒有證據證明王禎曾到過湖湘一帶,而曾之謹寫【農器譜】時的身份正是耒陽縣令,這樣的語句出現在他的筆下就很自然。實際上,喬扦和架在宋代江浙一帶也有使用。『浙西刈禾,以高竹叉在水田中,望之如群駝』[26]。樓q的耕織圖詩和陸游的詩中也可見到此類晾曬工具的影子,如『黃雲滿高架,白水空西疇』(【耕織圖詩・登場】),『禾把紛紛滿竹籬』(陸游【雨中遣懷】)。宋代江西也有此種晾曬工具。鄧深在【豐城道中】有詩提到:『湖田不薅草,沙畦多P麻,露空立禾架,Y屋臥牛。』[27]這裏的禾架即架一類的曬禾工具。王禎既然到過江浙和江西一帶,[28]不可能不提到江浙和江西一帶的情況。可是王禎【農書】中並沒有寫到他可能看到的情況,相反卻寫到了他可能並沒有看到的情況,最好的解釋就是,王禎可能只是沿用了曾氏的文字,加上一段按語而已。(見下)

    條目|可能出自曾氏【農器譜】的部分|可能是王禎新增部分


    架|,集韻作#,竹竿也,或省作。今湖湘間收禾,並用架懸之,以竹木構如屋狀,若麥若稻等稼,獲而#之,悉倒其穗,控於其上;久雨之際,比於積垛,不致郁擰|江南上雨下水,用此甚宜;北方或遇霖潦,亦可仿此,庶得種糧,勝於全廢。今特載此,冀南北通用。


    喬扦|喬扦,掛禾具也。凡稻皆下地沮濕,或遇雨潦,不無淹浸;其收穫之際,雖有禾(禾),不能臥置。乃取細竹,長短相等,量水淺深,每以三莖為數,近上用篾縛之,叉于田中,上控禾把。又有用長竹橫作連脊,掛禾尤多。凡禾多則用架,禾少則用喬扦;雖大小有差,然其用相類,故並次之。|  



    綜上所述,【王禎農書】中的【農器圖譜】中的『耒耜門』,除『牛』一節加入了周必大為【農器譜】所題敘詞之外,可能都來自【農器譜】的『耒耜』目;『a門』除『劐』一節來自【農桑輯要】外,其餘可能都來自【農器譜】的『耒耜』和『耨D』兩目;『錢D門』中除『耬鋤』為【農器圖譜】新加外,其餘可能沿自【農器譜】。



    從【農器圖譜】和【農器譜】門類比較表中還可以看出,真正屬於王禎〖農器圖譜〗增加的項目主要有:利用、E麥、蠶繅、蠶桑、織、纊絮、麻苧等主要與紡織相關的農器。這些在曾氏〖農器譜〗中是沒有的,因為曾氏〖農器譜〗是從曾安止〖禾譜〗中發展出來的,〖禾譜〗是以水稻栽培為對象的譜錄性著作,〖農器譜〗自然也是以水稻栽培農具為主要對象,同時也涉及歷史典籍中所提到的一些大田農具,從現存〖農器譜〗的類目中也看不出與蠶桑、麻苧有關的內容。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