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73|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学术对话:浅析最中国汉字彰显中华人文精神(2)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0-11-30 14: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新华网


《和中国式的智慧》引经据典诠释了“和”是儒家思想之精髓,是中国式智慧,“寄托着中国人许多温暖、善良的感情和愿望……”
  人类哲学经典――矛盾论,把“矛盾双方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事物存在规律揭示后,更让人们认清了世界万物皆存于“和”之中。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和”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这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最重要的贡献。如果全世界能够接受这一部分,世界人民生活会更幸福一些。
  和谐是幸福的前提,“和”是“福”的行动过程,“福”是“和”的追求目标。
  几千年的“和”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和国家的一种文化基因,并成为一种福愿,“和”作为时代福愿,获最高选票是民心所向,民意所需。
  徐:“和”与“福”有着实质的内在联系,对吗?
  吕:对。“福”包含着多方面的,平安是福,和谐也是福……
  其实这100个最中国汉字相互间都有着联系,任何一个汉字都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文化。100个最中国汉字,不是人为意识上的排列,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说明。最中国100个汉字代表着中华文明史上的100个文明巅峰,勾勒着雄踞世界的中华文明的脉络。
  徐:“和”也是一种福愿,我们该怎么理解“和”与“福”的关系呢?
  吕:我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神圣的名字,和春节家家户贴的“福”字,来梳理一下“和”与“福”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字中有两个关键字,“中”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不仅是“旗帜”,“中央”的意思,她更多的是不侵不弃的中正、中和、中庸思想。中国不搞霸权,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的表现。但“中”不是软弱,不是强加于自己的忍耐,不是不休止的抗议,“中”是不侵不弃,中国不侵略,中国更不舍弃,“中”是在必要时对“离经判道”者猛力还击,求得中和。“和”字代表的是中华民族追求家和、国和、世界大和、天地人和的和谐思想。“中”是行为准则,“和”是道德理念,而“福”则是最终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一个在“中、和”思想指导下,追求人类幸福的国家,这就是继承并发展着的中华文明。
  徐:您的解释很有新意,“100个最中国汉字”,关注度最高的“和”、“中”、“福”3个字,两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的名字中,一个在百姓的心坎上,彰显了中华人文精神。
  吕:这是我的一己之谈,一孔之见,不作学术理论依据。这100个最中国汉字相互间确实存在密切的联系,梳理中华文明,就要从这些文字的联系入手。
  徐:依据您的观点,“100个最中国汉字”活动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吗?
  吕:这个活动已经为研究与使用汉字的人创建了交流平台,为传承中华文明播下了不灭的火种。深入的探索,不要说这百个汉字,仅仅一个“福”字就能寻找到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且能够探寻出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这百个汉字承载的就是浩瀚的中华文明史。
  徐:吕老师,您把汉字承载的信息看的如此重要,那么,在壮大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我们应该怎样发挥汉字作用呢?
  吕:壮大中国文化软实力,主要是让国际社会能够明确地认知中国的文化、价值观、道德准则等无形的东西,增强交流,增进理解,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与发展。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同时又是汉语的基础工具,在壮大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壮大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基本问题,也是必须得做好的工作。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思想上的不统一,解决矛盾的主要渠道是思想交流,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基础,当汉字及其文化普及到世界之时,就是世界和谐之日。
  《为了天下太平》的作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正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为世界和谐而呕心沥血。他在尼山学术论坛上讲到培养国际型文化学者时谈到,“国际型文化人才,除了自己的学术修养之外,还要具备两样条件:第一要懂得对方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和表现形式;第二要有优秀外语水平。”这个观点中,汉字文化的传承和汉语的应用占有很大比重。
  徐:吕老师,您是《中华盛世平安福》的作者,据我了解,您也是目前中国第一个把一个汉字开发成多项产业的人,您是如何理解汉字的价值呢?
  吕:几年来,我一直在做一个实践,由一个汉字所衍生出文化产业的实践,现在已取得实效。实践证明:汉字,不但具有文化价值,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
  徐:感谢吕老师花费这么长时间和我进行对话,也感谢吕老师对汉字网的大力支持。我也在此衷心祝愿您的汉字文化产业能够结出硕果,为壮大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吕:感谢汉字网和《中华遗产》为汉字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平台,希望你们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再立新功!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