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76|回覆: 0

[國學灌水] 老舍拉家常寫成【龍鬚溝】 緣於整治北京下水道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2-3-1 15: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重慶日報
本報記者 強雯 
  三幕話劇【龍鬚溝】,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寫了生活在北京一個小雜院裡的4戶人家在舊社會和新社會的不同生活遭遇,塑造了程瘋子、王大媽、娘子、丁四嫂等成功的藝術形象,通過他們心態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的激變和新舊社會對『人』的不同態度。
  【龍鬚溝】的誕生,緣於當年一件轟動的整治北京下水道的大事。
  龍鬚溝在天壇北邊,解放前是外城的一條排水明溝,城市污水和雨水都經龍鬚溝匯集,因爲缺乏整治,這裡成了北京最大的一條臭水溝,也是北京最大的貧民窟。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決定大力整治這條給人民生活帶來不便的河道,龍鬚溝迎來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改造。除了環境改善外,龍鬚溝周邊陸續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原件廠、制釘廠、帽廠、襪廠……這些輕工業小廠吸納了附近居民中的大多數勞動力,更讓那些很少走出家門的底層婦女,有了全新的社會角色。 
  1950年盛夏的一天,因爲腿部神經痛行動不便的老舍拄著拐杖,帶著年輕的助手,來到了龍鬚溝邊。
  老舍並沒有帶任何筆記本做記錄,他只是很『隨意』地和老百姓拉家常,如縫袖口能掙多少錢,把做好的活計如何處理等瑣事……
  『採訪』完後,進入角色的老舍迅速完成了【龍鬚溝】,把劇本給了『老人藝』話劇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前身)。
  爲了排演【龍鬚溝】,『老人藝』找到了當時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的焦菊隱做導演。老舍的【龍鬚溝】,台詞都是用普通話寫的,焦菊隱認爲,既然講的是北京龍鬚溝的故事,就應該用北京方言,並動手把劇本中70%的台詞改成了北京方言。
  於是,話劇【龍鬚溝】就有了兩版劇本:老舍創作的文學本和焦菊隱修改的演出本。
  爲了排【龍鬚溝】,導演焦菊隱給全體演員下了死命令――每個人都要去龍鬚溝體驗生活,去接觸百姓,去尋找『認同感』。
  1951年2月,由老舍編劇、焦菊隱導演、『老人藝』話劇隊排演的【龍鬚溝】在北京劇場正式公演,市長彭真親自題寫了劇名。幾個月之後,【龍鬚溝】登上了中南海懷仁堂的舞台。
        來源:重慶日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