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18|回復: 0

明代文物成踏阶石 随嘉定老城区改造"重见天日"

[複製鏈接]
济世 發表於 2012-5-4 09: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5月4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纪录着嘉定明代“举人世家”荣耀的墓志铭上个月底“重见天日”,而之前这两块刻有清晰文字的石碑文物却在居民家中做了数十年的踏阶石。经研究人员考证,该石碑为明成化年间建造的墓志铭,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其记载的文字资料与县志上的很多内容都相符,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现已移至嘉定区博物馆保存。 
  石碑上近700字字体清晰
  记者昨日来到嘉定区博物馆,看到这两块60×60厘米尺寸的四方青石碑被堆放在园内僻静的角落,一块是篆体阴刻的文字,上面清晰地写着“承事郎松石徐府君墓”,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是官位为承事郎的徐松石,另一块用楷书写明了逝者的姓名、籍贯及生平事略,近700个字字体非常清楚。两块石碑组成了“壹合”完整的墓志铭,可以看出主体部分保存得相当完好。
  上海嘉定区博物馆文保部主任金蓉表示,承事郎是一个“文散官”官名,徐松石这个人在嘉定历史上并不出名,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却享有不小的名声。明天顺六年(1462),其子徐博与徐忭一同到南京参加乡试,并成为嘉定历史上唯一一对同科考中举人的兄弟。据《清光绪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地方政府曾在如今人民街、小囡桥的西侧为两兄弟建造过一座“双桂联芳坊”。徐博为人豪迈,善草书,是位著名的书法家。《佩文斋书画谱》及《书史会要》收录了他的传记,说他的草书“清劲不凡”。徐博之兄徐忭也是书法家,擅长楷书。
  “墓志铭上记录了徐松石儿子的这些荣耀,还叙述了儿子如何伤心急切地回来奔丧,可以说和县志记载符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金蓉表示,这两块墓志铭,上面经过精心打磨后,四周围有一圈凹槽做边,比较精致,这在嘉定地区现已发现的300多块墓志铭中是比较少见的。碑刻内容也对研究嘉定明代社会的经济和人文历史有极大价值。
  曾险些被100元一块卖掉
  令人诧异的是,这两块重要的墓志铭竟然发现于嘉定镇街道西大社区居民韩兆琴老人原先居住的院内,数十年来一直放在自来水龙头旁作为踏阶石使用,在日前动迁搬家清理院中物品时,韩兆琴将这两块与众不同的石碑送往了西大社区居委会。“我在那个老院大约住了25年了,当初搬进去时,这两块石碑就被放在天井里,我们都不知道它们会是文物,就一直当踏阶石在使用。”现在已经搬到新家的韩兆琴表示,这两块石头放在那究竟有多少年头,也没人说得清,大家都把它当普通的石头在用。“不过上面刻着清晰的文字,也一度引起大家的兴趣,还差点被人卖掉。”韩兆琴表示,她居住的老宅属于老式平房,很多人住在一个院子里。近几年租住的人比较多,这两块石碑也开始被人关注起来。“听说有人曾想100元一块把它们卖掉。”韩兆琴回忆说,她当时很担心这些石头是有价值的东西而被随意贱卖,就把石碑搬到了自家隔壁的一间空屋子里。“这样就能不随便被人拿走。”紧接着韩兆琴居住的地方要进行老区改造了,她担心石碑的命运,便通知了居委会,居委会派人把石碑搬到了安全的地方,并上报了嘉定区博物馆。
  记者昨日来到石碑曾经放置的嘉定镇街道西大街,沿街的房屋基本上是白墙黑瓦、木窗木门,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韩兆琴居住的院子已动迁完毕无人居住,院子的木门锁着无法进入。隔着门缝能看到,院子只有10多平方米的大小。
  ■墓志铭发现地的前世今生:
  明代是大家族墓地近代是名人聚集地
  嘉定区博物馆文保部主任金蓉告诉记者,西大街、人民街处于嘉定西门保护性改造的老城区,人文古迹遍布,有16个文物点,有教堂、近代名人故居等等,而西大街更是名人汇聚之地,西大街上的厚德堂,是清末民初的大清银行总裁顾溶(中国近代职业外交家顾维钧之父)所建,曾有房30余间。西大街198号,是民国著名的实业家吴蕴初的祖居。1914年,吴蕴初与人合作创建天厨味精厂,用“佛手牌”味精抵制了日本的“味之素”。
  虽然在近代曾名人汇聚,但位于墓地地下的墓志铭怎么会在此出现呢?是从其他地方搬运过来的吗?对于这个问题,金蓉表示,西大街一代在近代是繁荣的居住区,但是在明代属于城外区域。曾任明代礼部尚书的著名文学家徐学谟的家族墓地就在西大街这一带,不过对于徐松石家族和徐学谟家族是否有所关联,还有待考证。
        来源:东方网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