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39|回覆: 0

父母三種行為最傷孩子心

[複製鏈接]
延章 發表於 2011-3-22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家,就像冬夜裡守候遊子的一盞窗燈,父母對子女的拳拳愛心更讓人溫暖。但是,愛是一門需要學習和培養的藝術,殊不知一些不經意的疏漏,可能讓家成為孩子的傷『心』之地。4 u' q& y, f+ F8 ~2 J$ J2 j# C
  問題一:/ k( p' \. E* n0 J* K- f* f' f  Y; A
  父母一唱白臉一唱紅臉5 h+ P8 Z/ Z9 m% l1 `
  【紅樓夢】『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一回中,賈政為教育寶玉,對其實施『笞撻』,聞訊而至的王夫人上前阻攔,威脅道:『既要勒死他,快拿繩子來勒死我,再勒死他。』這一情節雖然是古人的文學創作,但在今天的生活中並不少見。教育孩子時,父母經常一方『唱白臉』,一方『唱黑臉』。這種教養方式埋下的隱患十分擔憂。8 g! o- z6 H% Q1 j: Z! l: R- i
  1、父母意見矛盾,孩子易養成逃避慣性。" p6 C' H1 M. Y8 _
  父母對待孩子的立場分歧,容易讓他們變得遇事就依賴別人,喜歡逃避,甚至養成迴避性人格。人從小就具有自我保護的本能,懂得『趨利避害』。當孩子犯了錯,父母中一方責罰他們時,孩子會本能地尋找庇護。此時如果另一方站出來跟愛人『唱對台戲』,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懷。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慣性思維――總會有人來幫我,即便我做錯了。可以想見,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見了困難繞着走或者依賴別人,辦了錯事也為自己開脫,沒有責任感。』
* @" ]2 Y- \4 ]7 u1 n% H  2、父母分歧影響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發展
$ Q, i7 U+ U) j  此外,中科院心理所副教授李新影還指出,父母的分歧還可能影響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發展。自我控制能力從幼兒時期開始萌芽,比如孩子剩飯時,如果父母多次一致地告訴他『剩飯不對』,孩子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錯了,以後就會儘量把飯吃光。這種不斷調整不當行為、發揚正確行為的過程就發展了自我控制能力。反之,父母意見常常相左,這種能力自然無法發展。  ]( @8 `) @8 [1 A
  改正辦法:; R1 u. `% ]7 n' }# K8 {! ~  d$ b
  雖然彌合父母教養方式上的鴻溝不是件簡單的事,但一點點的變化卻能讓家長們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9 Z% l  v" _& |' [5 w+ d! j  其一,在心理上突破『自以為是』的障礙,不妨放心地讓妻子或丈夫一方管教孩子,相信對方跟自己一樣,都是有道理的。& J/ r7 f3 Q+ n6 [( {, ~. B/ L7 E2 Y
  其二,如果短時間無法統一意見,那麼也別當着孩子公然對抗。在對方教訓孩子時,你可以出去轉轉,等到夫妻獨處時,再跟愛人爭論也不遲。
5 q! B! J) H. S% D  其三,如果實在無法達成一致,可以共同學習教育子女的知識,借『權威』調整兩個人的認知,進而改變不當的行為。$ E  @! m$ F; A$ c6 S/ L9 G* s6 f
  問題二:* r/ s5 ?  J8 u0 f$ W& q
  家長動輒相互埋怨
9 O. P, Z2 O+ R* J$ y3 K2 ~  『你怎麼當媽的?孩子老是表現不好,你看不見啊?』明明(化名)的父親大聲嚷嚷。『就知道說我,難道你當爸的不用負責任嗎?你什麼都不管,現在倒埋怨起我來了!』母親也不甘示弱地反駁道。, |4 P4 c8 f: J/ H" A3 S1 j5 w4 ^
  而明明則直勾勾地盯着電視節目。於他,這樣的情景早已見怪不怪。母親見到明明這幅模樣就來氣,沖他吼道:『不爭氣的東西!就是因為你!』明明關掉電視,在父母的相互謾罵聲中摔門而出……, p$ }+ E4 M" K- ~" w7 ^7 o
  專家指出,父母互相埋怨,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z( j% u! Q9 m3 g! ?
  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自卑是最為普遍的心理特點,最壞的情況則是讓他們走上歪路。人生在世,孰能無錯,更何況年齡尚小的孩子,他們在由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用犯錯誤來獲得成長。然而,有些父母就如趙明的家長一樣,在孩子犯錯後,就開始相互埋怨,把責任都推到對方的身上,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他們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就容易產生『這都是因為我』的想法,而一味自責下去,就在不自覺中放大了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羞恥感和無助感也油然而生。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壓抑而自卑。自卑催生自暴自棄的情緒,從而『破罐子破摔』,讓有些孩子真成了不良少年。8 ^, G. X9 K# n# p
  改正辦法:
* L* b  G: b7 y/ i# q  父母不要急着從對方身上找原因,應該把焦點對準孩子,就是要仔細想想孩子最近的所作所為,分析他們為什麼這樣做。然後,跟孩子好好談談,旁敲側擊地問出他們的真實想法,如趙明的父母就可從『最近都常和哪些朋友在一起』、『他們是不是比以前的朋友更談得來』等,以此來判斷孩子是不是真像自己所想的那樣,結交了不良朋友。最後,才是要自我反省,並且和愛人交換一下想法,但千萬不要過分埋怨對方或自己。5 f' Z9 e+ l' K- E* n- U
  問題三:" A' t3 q  p" n! `! Z; h3 \( d
  管教一緊一松,孩子易走極端3 L" Q9 u9 C# }( ~$ r0 [
  家長心情好,就對孩子溺愛得要命;而一旦心情糟糕,看見孩子就覺得不順眼,少不了訓斥打罵。一緊一松的家庭教養方式實在有些糟糕。
5 N, v6 N0 l7 A: v  很多人都認為嚴厲教養不好,其實,父母時緊時松的方式更是弊端重重。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家長對孩子嚴加管教是會起到正面效果的,能夠幫助他們學會遵守既定規則,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人,而一緊一松,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孩子人格缺陷。
+ a4 |; I9 @$ a; a! o' F( @& u' L. }  對此,專家解釋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孩子效仿的對象。父母情緒的起伏變化直接作用於孩子,這會使孩子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成人之後,情緒也會起伏不定,忽冷忽熱。輕則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重則可能會演變成邊緣性人格,即看待事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容易走極端。
# ]! i* ^$ W0 l0 b) o+ x) g; U  改正辦法:
: d! r& p. U7 [+ C. ^) L' I  父母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在外面受了刺激,可以在回家前找個合適的途徑進行排解,如找人傾訴、運動、轉移注意力等,退一步說,如果父母心情正不好,孩子還惹是生非,那麼教育時要對事不對人,別傷孩子自尊,而是教他們為錯誤承擔責任。
3 P/ _+ }5 F2 d歡迎轉載,原文地址:
http://wwww.chinulture.com/thread-2315-1-1.html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