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53|回覆: 1

[文學研究] 『烏鵲』小考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5-4 13: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查金萍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中的此句一般人皆耳熟能詳,但對於『烏鵲』一詞恐怕很少有人關注。在人們的口頭和書面語言中『烏鵲』一詞出現頻率非常高,檢索一下【四部叢刊】,發現『烏鵲』一詞出現的次數竟達324次之多,為何這兩種在人們看來差別很大的鳥會被經常連用,並成為一個詞,為何文人們又在詩文中屢屢用到它,含義又是什麼?
  其實烏與鵲同屬一科,據【辭海】所釋:『鵲,亦稱喜鵲,鳥綱,鴉科。』烏和鴉同屬鴉科,既同屬一科,古人就很容易將兩者連在一起,形成『烏鵲』一詞,用這種造詞方法造出的詞很多,如『蛇鱔』、『豺狼』、『牛馬』等。
  『烏』『鵲』二字的連綴成詞還與烏鵲同巢、烏鵲爭鬥的說法有關。烏鵲同巢比喻異類同居。在古代這種同巢現象被視為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及人品高潔的象徵。【唐書•五行志】載:『開元二十五年四月,濮州兩烏兩鵲兩Y鵒同巢。』【遼史•劉伸傳】也載道:『(伸)俄改崇義節度史,政務簡靜,民用不擾,致烏鵲同巢之異,優詔褒之。』【隋書•郭傳】:『家門雍穆,七葉共居,犬豕同乳,烏鵲通巢,時人以為義感之應。』
  烏鵲爭鬥則成為謀亂,衰落,失敗,死亡等不祥之事的徵兆。【集異志】:『漢昭帝元鳳元年有烏與鵲斗燕王池上,烏墮地死,燕王旦謀為亂,未幾伏辜。』(【集異志】卷一一六)【晉書•涼武昭王貝】:『弊郵懇抵未敗也,通衢大樹上有烏鵲爭巢,鵲為烏所殺,士業至是而亡。』
  『烏』『鵲』連用還與烏鴉與喜鵲的徵兆意義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下文將試述烏鴉、喜鵲徵兆意義的形成及其演變過程,也許對更好地理解『烏鵲』一詞的意義不無稗益。
  烏鴉和喜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種鳥,不僅常見,而且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見鵲生喜,睹鴉生悲,似乎已經是大多數中國人的一種心理定勢,甚至成為中國人特有的文化心理。
  烏鴉,始稱烏,【小爾雅•廣烏】注道:『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禽經】:『慈烏反哺,慈烏曰孝烏,長則反哺』;【補禽經】云:『烏啼,烏以悲啼』。喜鵲,始稱鵲,【禽經】:『靈鵲,靈鵲兆喜,鵲噪則喜生。』【格物總論•鵲】:『鵲,一名飛駁,形類於鴉而小嘴,尖足爪黑,頸項背綠色,白翮,尾毛黑白相間,善為巢,其聲喳喳。』(【古今圖書集成】卷二二至二三)【本草綱目•釋名】:『鵲古文舄,象形,鵲鳴,故謂之鵲;鵲色駁雜,謂之駁,靈能報喜,故謂之喜,性最惡濕,故謂之干,佛經謂之芻尼,小說謂之神女。』(【本草綱目】卷四九)
   以上幾條定義是對烏與鵲特點的描述,也正是它們的這種特性讓人們有了豐富的聯想,它們預兆悲喜的命運於是不可逃脫。
  宋人薛士隆【信烏賦】裏寫道:『南人喜鵲而惡烏,北人喜烏而惡鵲,好惡之不同有若是。』明人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亦記載:『古有鴉經以占吉凶,然北人喜鴉惡鵲,南人喜鵲惡鴉,……』古代由於地理環境之差異,南北文化、風土人情、文學風格等也都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喜鵲還是喜烏的差異並不讓人覺得奇怪,值得追問的是為何會形成這種差異?我認為要從『烏』『鵲』這兩種鳥的性質特點來分析。
  烏鵲皆有令人悲喜的兩面性。烏,【小爾雅】說道:『純黑』『悲啼』,這種特性也是今人的一種共識,『天下烏鴉一般黑』的諺語就是源於此;再者,烏鴉原本只呼為『烏』,『鴉』是後人所加,為何要加一『鴉』字,一種通行的說法就是因其『悲啼』聲『啞啞』,『啞』與『鴉』同音借用,故成為烏鴉。但是,烏鴉又是具有儒家人文主義色彩的一種動物,即上文也引的,其別名為『慈烏』、『孝烏』,因為烏鴉有一種其它鳥所不曾有的特點『反哺』,於是被人們奉為孝道的化身。又因神話傳說中烏為神烏,如傳太陽中有三足烏,所以烏又具有一層神秘的色彩。
  南人之惡烏,大概因其通體皆黑,啼聲甚悲。烏鴉棲息之地又經常是『枯藤,老樹,昏鴉』,其出現的時間大多為喪葬等讓人傷心悲哀之時,所以久而久之,令人生厭,並讓人們將其與悲哀凶事聯繫起來。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記載:『南人聞鵲噪則喜,聞烏聲則唾而逐之,至於弦弩挾彈,擊使遠去。』(【容齋續筆】卷三)可見南人惡烏之甚。【烏夜啼】這個樂府詩題大多以怨婦思遠人,遊子思故鄉為主題,悽慘悲涼,亦與烏鴉的悲啼所暗示的『悲』有關。如李白【烏夜啼】:
  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停梭悵望憶遠人,獨宿空房淚如雨。
  北人之喜烏,首因其『純孝』之品格。古代北方是政治文化中心,儒家思想在北方稍濃於南方,文人士大夫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孝』之情結讓他們『愛屋及烏』。
  【異苑】載:『東陽(指今河北西南部太行山以東地區,作者注。)顏烏以純孝著聞。後有群烏銜鼓集顏所居之村,烏口皆傷,一境以為顏烏至孝,故慈烏來萃。』
  其次,烏乃神話傳說中神鳥,崇神敬神心理讓他們對烏有一種敬畏的感情。【括地圖】:『崑崙之弱水中非乘龍不得至,有三足神烏為西王母取食。』又如【山海經•大荒東經】云:『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戴於烏』郭璞註:『中有三足烏。』
  再次,在北人心中,烏鴉亦有報喜之作用。白樂天在江州作【答元郎中楊員外喜烏見寄】曰:『南宮鴛鴦地,何忽烏來止。故人錦帳郎,聞烏笑相視。疑烏報消息,望我歸鄉裏。我歸應待烏頭白,慚愧元郎誤歡喜。』又元微之【大嘴烏】一篇云:『老巫生奸計,與烏意潛通。雲此非凡鳥,遙見起敬恭。千歲乃一出,喜賀主人翁。此鳥所止家,家產日夜豐。上以致壽考,下可宜田農。』可見烏鴉在北人心目中也能帶來吉祥。
  鵲也有其兩面性。首先,鵲毛色駁雜,叫聲,性喜乾燥。
  由於其毛色並非全黑,又因其叫聲極其可愛,而它又經常在人們辦喜事時在樹梢嘰喳鳴歡,仿佛給新人賀喜,此南人喜鵲原因之一。如元吳景奎【鵲有媒】:『花間雙鵲能占喜,來往殷勤道芳意。』
  另外因其性惡濕,又稱干鵲,【周易統卦】曰:『鵲者,陽鳥,先物而動,先事而應』,可見其具有感應氣象變化的功能。葛洪【西京雜記】卷三云:『干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干鵲一鳴,則天氣晴朗,天氣晴則利於安排出行,訪親問友,於是干鵲噪便成了『行人至』的預兆。親友來訪,遊子歸來,當然是值得人們欣喜之事,所以『喜鵲』之名便名副其實了。
  如李白【經亂離後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五色雲間鵲,飛鳴天上來。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
  『鵲橋相會』是指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而忙碌的便是鵲。於是,『搭鵲橋』成為為美好婚姻牽線搭橋的象徵,鵲兆喜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明代劉鉉【桃花雙鵲圖】:『雙鵲何處聲喳喳,夭桃一樹紅蒸霞。美人忽聽心自喜,捲簾遙對啟窗紗。』並且由此產生了【鵲橋仙】這個詞牌,龍榆生先生在其【唐宋詞格律】一書中的【鵲橋仙】詞牌下注道:『【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為橋。」因取以為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
  既然鵲具有如此多『喜』的一面,南人喜鵲自在情理之中,那麼北人為何還厭惡它呢?這是由於鵲性中的另一面,叫聲嘰喳,是小人口舌是非的象徵。【北齊書】記載:『奚永洛與張子信對坐,有鵲正鳴於庭樹間,子信曰:「鵲言不善,當有口舌事,今夜有喚,必不得往。」子信去後,高儼使召之,且雲敕喚,永洛詐稱墮馬,遂免於難。』據考證,古代有的地方以鵲噪時辰預測凶吉,如午時鵲鳴則兆疾病,亥時鵲鳴則兆口舌是非。又因鵲聲可愛,於是鵲成為諂諛獻媚之化身。皮日休【喜鵲】:『棄在庭際,雙鵲來搖尾。欲啄怕人驚,喜語晴花裏。何況佞悻人,微禽解如此。』
  
 樓主|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5-4 13:51 | 顯示全部樓層
  南北這種風俗習慣演變至今,發生了一些變化,那就是文章開頭所提到的:見鵲生喜,睹鴉生悲,即今人一般認為烏鴉兆凶而喜鵲兆喜。到底北人的習慣是怎樣逐漸隱退而最終被南人同化,具體原因不可詳考,筆者認為大概有以下幾點:
  首先,宋人彭乘在【墨客揮犀】卷二中云:『鴉聲吉凶不常而鵲聲吉多凶少』所以喜鵲兆喜便成為全國人民的一種心理定勢,而『啞』聲乃悲聲也,於是烏鴉兆凶也成為一種固定認識。其實前面提到的【烏夜啼】曲,宋人郭茂倩在【樂府詩集】中引【唐書•樂志】曰:『【烏夜啼】者,宋臨川王義慶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義康於豫章,義慶時為江州,至鎮,相見而哭,文帝聞而怪之,征還(宅)(慶)大懼,伎妾夜聞烏夜啼聲,扣齋閣云:「明日應有赦。」其年更為南兗州刺史,因此做歌。……今所傳歌辭,似非義慶本旨。』可見此曲原本是因烏鴉報喜而起的,但後來此題下的所有詩歌皆『非義慶本旨』,而成為一種懷念悲思的題材,原因大概便是『鴉聲之凶多吉少』吧。
  第二,北人喜烏惡鵲大多是因為烏鵲性狀之外的比喻擬人之色彩。烏反哺之為『孝』,鵲嘰喳之為口舌是非,阿諛奉承都是一種人為附會的東西,是儒家思想的折射,而南人喜鵲惡烏則主要是從烏鵲外表及特性來判斷的,具有說服力並易於理解。
  第三,南方經濟越來越發達,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的文化風俗逐漸佔主導地位。
  烏與鵲各自的徵兆意義加上『烏鵲』的徵兆意義,使文學作品中『烏鵲』一詞頻頻出現,筆者對【四部叢刊】詩詞文中出現的『烏鵲』進行了檢索分析,得出古代文學作品中這一詞的幾種常用含義:
  第一種是偏義複詞,可譯為『喜鵲』或『烏鴉』,並非兩者合稱。
  可譯為『烏鴉』的句子如:【楚辭•哀歲】云『實孔鸞兮所居,今其集兮惟^,烏鵲驚兮啞啞』。『啞啞』乃烏之叫聲,故此『烏鵲』應指烏鴉;【玉台新詠】中【寒宵】詩:『烏鵲夜南飛,良人行未歸』,在淒清的境界中烏鴉總是第一個出場,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氣氛;【淮南子•說林訓】:『赤肉懸則烏鵲集』中的『烏鵲』亦指烏鴉。
  譯為『喜鵲』的文句較『烏鴉』的為多,這是因為喜鵲除了有『行人至』等象徵意義之外還有『鵲橋』一說,所以古時『七夕』詩中所出現的『烏鵲』一詞皆為『喜鵲』之意:杜甫【喜觀即到復題短篇】:『待爾嗔烏鵲,拋書示n_,』;戴復古【鎮江別總領吳道夫侍郎時愚子琦來迎侍朝夕催歸甚切】『老妻懸望占烏鵲,愚子催歸若杜鵑』。這兩處都是由『鵲噪行人至』而來的,所以應譯為『喜鵲』。唐•李郢【七夕】:『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方苞【七夕賦】:『影彌潔,宵光轉麗,翼聯烏鵲之群橋。』杜甫【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防之患簿領所憂因此詩用寬其意】:『難假黿鼉力,空瞻烏鵲毛。』(洙曰:『【淮南子】:「烏鵲填河」。』)這些詩句都是因『鵲橋相會』而來。
  第二種意為喜鵲和烏鴉,並推廣到此類所有鳥。這種意義的來源有兩個傳統:
  一是【楚辭】傳統。【楚辭•惜誦】:『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這裏『烏鵲』指烏鵲類所有鳥,其比喻意義為善於阿諛奉承的小人之輩。後代詩文中這種意義也多有出現,如陸龜蒙【散人歌】云:『當時只效烏鵲輩,M是有意陳尊卑。』
  二是曹操【短歌行】傳統。『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關於此詩中『烏鵲』究竟為何意,歷來說法不一,我比較傾向於泛指所有鳥之說,其象徵意義應是指『亂世中的老百姓』,而非『才子賢士』。後世有很多由此句化用而來的詩句,如吳梅村【琵琶行】:『可憐風雪滿山關,烏鵲南飛行路難。』又如宋代陳亮【一叢花•溪堂玩月作】:『烏鵲倦棲,魚龍驚起,星斗掛垂楊。』這兩句中的『烏鵲』都是指鴉類所有的鳥。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烏鵲』一詞背後有着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文學作品中的『烏鵲』也可做多種解釋,不可一概而論。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