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28|回覆: 0

[漢語教育] 音韻改革:融合今古 匯通南北(2)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1-4-1 11: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漢學網
三、匯通南北古今的嘗試

    返觀我們面臨的情況。今時今日,若繼續以【平水韻】作金科玉律規範詩詞創作,勢必令許多北方人感到格格不入,而且也會使部分作品徒具『押韻』之名而無押韻之實,有違『重複再現』的審美法則,大大削弱其音樂性(今天香港每年舉辦的詩詞創作比賽仍一以【平水韻】為標準);但是,若舍此它求,純以普通話作標準,又會破壞傳統格律,更令由傳承千載、享譽世界的優美的唐詩宋詞所構築的美學典範變得支離破碎,甚至蕩然無存。所以,除非你不想保持、延續詩詞的生命,打算另起爐灶,發展另一種詩歌體式(那也是無可厚非的藝術探索),否則,就只能走『糅合古今,匯通南北』的『詩韻改革』的道路,令有輝煌傳統的中華詩詞得以延續發展,在新時代中,繼續綻放燦然不凋、香溢四海的文藝之花。

    今天,詩人張志斌默默耕耘,獨自花二十多年的功夫,編撰成【太和正韻】,走的正是這樣一條道路:

    【太和正韻】作為一部新的音韻工具書,是以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普通話為基礎,兼顧國、粵語音韻的統一結合,做到南北通用。(【太和正韻.前言】)

    其理念與致力的方向實完全正確。因為普通話(普通話)作為今天的全民通語,反映的主要是北方的語音,而粵語作為歷史悠久且至今仍方興未艾的一種強勢方言,一定程度可以代表南方的語音,加上粵語還有另一特點──它和【廣韻】的音系最為接近,正可以作溝通古今的橋梁(清.陳澧【東塾集.廣州音說】云:『廣中人聲音之所以善者,蓋千餘年來中原之人徙居廣中,今之廣音實隋唐時中原之音,故以隋唐韻書切語核之而密合如此也』)。所以,以國、粵語為基礎,去編一部新的音韻工具書,應該正是可滿足今天時代需要、能妥善處理『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問題的『天作之合』!

    要是今後的現代韻文創作,無論用北方話還是南方方言去念,都同樣『順口』的話,那豈不是為國人樂見的皆大歡喜的事?這種探索可謂『順乎天而應乎人』,相信定會獲得成功。(普通話作為民族共同語,在全國已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但它與一些方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仍會並存,又是不爭的事實。因應語言發展的這種狀況,尤其是中國韻文寫作與歷史傳統的深厚淵源,在進行『詩韻改革』時,就不能只作單方面的考慮。以往多種的新編詩韻未獲認同,主要原因便是失察於此。)

    我希望,以『糅合古今,匯通南北』為宗旨的【太和正韻】的問世(注1),可以為爭論已久尚行之維艱的當代『詩韻改革』這一浩大工程,啟示出正確的方向,開闢一條通向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注1:【太和正韻】(張志斌着)已於去年十月由世界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周錫韋復)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