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01|回覆: 0

[快樂漢語] 『漢奸』一詞的來歷考證:最早是指改嫁的女人(3)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0-7-29 11: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書摘
大專辯論會以反方勝利告終。從此之後,漢使再想和中行說辯論,中行說就高掛免戰牌,斥責漢使道:『別說了!你們都是我這個名嘴的嘴下敗將!但教你們漢朝送來的衣食等物品數量充足,盡善盡美,就是你們盡職盡責;否則等到秋高馬肥,就要大舉南侵,鐵騎踐踏了!』  


    要做就做最好的『漢奸』!中行說的敬業精神徹底征服了老上單于,對中行說言聽計從,在中行說的謀劃下,匈奴屢屢侵入漢境,殺傷百姓,擄掠牲畜,成爲漢朝最大的邊患。漢文帝雖然對中行說咬牙切齒,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可是鞭長莫及,只好照例和親。老上單于死後,他的兒子軍臣單于即位,中行說仍然輔佐他,匈奴也仍然不斷給漢朝製造邊患。


    不得不承認中行說對中國這個假『禮義之邦』的指控是尖銳的,是有道理的。類似的指控,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更是達到了頂峰。中行說雖然是地地道道的『漢奸』,可他也是漢文化最早的反思者,最早的反傳統鬥士,魯迅所說的『營壘內部的反戈一擊』。他對漢朝禮義制度的抨擊,句句在理,一針見血,難怪漢使都不是他辯論的敵手,因爲真理的確掌握在這個『漢奸』手裡。


    後來中行說就在史書中消失了蹤跡,因此他的下場如何,無人得知。只有他對漢文化的指控,穿越千年,仍然迴響不已。


    這個『漢奸』不簡單!


    漢朝最大的『漢奸』是李陵。李陵,漢名將李廣的長孫。這個人的身世,釀成了中國史上一次著名的事件,甚至深刻地影響到了中國歷史的書寫方式。


    李廣一生沒有封侯,相反,他的手下和比他更年輕的將軍都封了侯。漢武帝私下裡評論李廣命數不好,因此,凡是出征匈奴,都不讓李廣擔當大梁。六十多歲的時候,李廣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衛青不願重用李廣,只讓李廣擔當東道邊翼,繞遠路行進。結果李廣的軍隊失去嚮導,迷了路,無法與衛青的軍隊匯合。在給漢武帝的匯報中,李廣把責任全攬到了自己身上,發了最後一通不能封侯的牢騷之後,拿刀抹了脖子。


    李廣有三個兒子:李當戶,李椒,李敢。前兩個兒子早死,其中李當戶留下了一個遺腹子,就是李陵。第三子李敢,也就是李陵的叔父,對匈奴戰功赫赫,但怨恨衛青逼死了父親李廣,趁衛青不備想實施暗殺,沒有得逞,衛青只是受了重傷。衛青本來就心中有愧,於是把這件事隱瞞下來。不料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知道了這件事,趁著李敢陪同漢武帝到甘泉宮打獵的機會,暗施冷箭,射死了李敢。衛青的姐姐衛子夫正被漢武帝寵幸,於是漢武帝和霍去病密謀,向最高法院作偽證說李敢是被野鹿的角觸死的。


    小時候的李陵,耳濡目染的是祖父李廣的遭遇。祖父『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的赫赫戰功,不能封侯、蒙冤自殺的不平之氣,一定使幼小的李陵印象深刻。叔父李敢被霍去病和漢武帝合力謀殺的悽慘結局,更刺激了李陵的幼小心靈。作爲名將世家的後代,李陵既天生驕傲,又盼著復仇的一天。


    漢武帝封李陵爲騎都尉。天漢二年(前99年)秋,漢武帝派樂人出身的外戚、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擊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李陵歸在李廣利麾下,負責輜重。李廣利是協律都尉李延年的兄弟,二人又同是漢武帝寵幸的李夫人的哥哥,世代相傳的樂人之家。漢武帝以這樣的人爲征伐匈奴的大將軍,李陵身爲名將之後,怎能不感到屈辱?這一屈辱,毫無疑問和祖父李廣在外戚衛青手下所感到的屈辱一模一樣,簡直是祖父當年遭遇的『情景再現』。李陵比任何人都急於建功立業,一方面證明自己不愧爲名將之後,一方面不甘於屈居倡優手下,一方面可以藉此洗刷祖父命數不好的謠傳,因此,李陵主動向漢武帝請命,率領步兵五千人,迎戰匈奴三萬騎兵。而漢武帝居然兒戲般地答應了李陵的請求,還不時催促出戰。結果,李陵帶領五千兵出居延海以北,被匈奴單于以八萬兵包圍,李廣利拒不派援兵,李陵血戰八天八夜後投降匈奴,做了『漢奸』。


    這一消息傳到漢廷,舉朝震動,漢武帝食不甘味,寢不安枕,滿朝大臣失魂落魄之餘,人人痛罵李陵是漢奸賣國賊,只有司馬遷一人替李陵辯護說:『李陵步卒五千人,轉戰千里,彈盡糧絕,士卒赤手空拳爭相和敵人肉搏戰,都是李陵訓練有方,即使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雖然戰敗了,但五千兵卒在八萬大軍的包圍之下,仍然擊殺了一萬多匈奴兵卒,可謂戰功赫赫。我想,李陵之所以投降,可能是詐降,想先委屈自己,再趁機反戈一擊。』


    司馬遷的這一設想合情合理,因爲他和李陵做過很多年的同事,對李陵的人品非常了解,認爲李陵有『國士之風』。不料漢武帝認爲司馬遷爲李陵遊說,是爲了詆毀李廣利,遂判司馬遷腐刑,就是閹割之刑。這是李陵事件的第一個迴響。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