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52|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杜甫、嚴武『睚眥』考辨(4)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1-12 10: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文學網
杜甫與章彝的關係是耐人尋味的。章彝原本不是杜甫的朋友,他們的相識完全是因為嚴武,很可能是嚴武離蜀時將杜甫托給時任梓州刺史兼蜀州留後的章彝照顧。杜甫在梓州期間受到了章彝的諸多照拂,交往也較為頻繁輕鬆。從現存杜詩看,章彝曾贈杜甫桃竹杖(【桃竹杖引贈章留後】),他們曾同游山寺(註:杜甫【山寺】詩原註:『章留後同游。』),杜甫常在章彝府中吃飯,坐騎也是章彝所贈(【陪章留後侍御宴南樓,得風字】),章氏曾有薦舉杜甫的意思,杜甫【奉寄章十侍御】『朝覲從容問幽仄,勿雲江漢有垂綸』,從杜甫的『反言以諷』(楊倫語)中,不難看出這一點。杜甫對章彝似乎也有不錯的印象,【冬狩行】一詩對章氏的治軍有方頗多讚美之辭,例如『況今攝行大將權,號令頗有前賢風』,而且對他寄予厚望:『喜君士卒甚整肅,為我回轡擒西戎。』這樣的關係,依着杜甫的脾性,日後章彝為嚴武所杖殺時,杜甫不可能不為章氏抱屈、說話,而這又一定會招致嚴武的不滿。史籍中『章、杜同殺(杜因武母得救)』的情節,也是合乎邏輯的。只是杜甫酒後失禮和嚴武杖殺章氏未必同時發生,要是那樣,杜、嚴之間就有兩次『睚眥』了。差點被殺的是杖殺章氏的那一次,而不是酒後失禮那次,有如【新唐書】本傳所載的那樣。
  新舊【唐書】杜甫傳均耿耿於嚴武去江村訪草堂時,杜甫『有時不冠』或者『時或不巾』,斥為『傲誕』。王嗣shì@⑦回護杜甫,在【有客】一詩『有客過茅宇,呼兒正葛巾』下予以反駁:『余謂情親之人,當在病中,猶正巾以接之,安有不冠見嚴中丞之理?』(【杜臆】)其實即使杜甫真的有一二次『不冠』或『不巾』見嚴武,也不能說明他『傲誕』,而只能反映出官史修撰者有強烈的禮制意識罷了。
    三
  杜甫與嚴武的『睚眥』,在他的一些作品裡也能找到蛛絲馬跡。
  先看他的居幕詩。現存杜詩中,可以根據詩的意思明顯看出是居幕期間所作並且內容跟居幕有直接關係的作品有如下十餘首:【揚旗】、【立秋雨院中有作】、【奉和嚴鄭公軍城早秋】、【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到村】、【村雨】、【宿府】、【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嚴鄭公階下新松,得沾字】、【嚴鄭公宅同詠竹,得香字】、【晚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得溪字】、【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得忘字】、【初冬】、【至後】等。從寫作時間上說,這些作品始於廣德元年(763)六月,止於同年冬天。除了幾首應酬之作外,這些作品透露了如下一些信息:入幕之初,杜甫是有興趣、有決心的,但是沒過多久,他就衝撞了嚴武,跟同僚相處也不愉快,感到了幕府生活的拘束,於是懷念起了江村草堂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對參幕完全灰心,多次辭幕,終獲如願。杜甫入幕的原因除了嚴武的邀請之外,還有為朝廷靖邊,為自家生活兩點。【揚旗】一詩充分反映了杜甫入幕的興奮心情,詩的後半有如下幾句:『三州陷犬戎,但見西嶺青。公來練猛士,欲奪天邊城。……吾徒且加餐,休適蠻與荊。』可見這時候杜甫是決心效力戎幕的。為自家生活入幕,這是杜甫在對居幕失望之後說出來的:『稻粱須就列』(【到村】)。為報嚴武的知遇之恩而入幕這一點,杜甫曾說過幾次,例如:『暫酬知己分,還入故林棲』(【到村】),『束縛酬知己,蹉跎效小忠』(【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杜甫對幕府生活失望,大約始於初秋時分。『浣花溪里花饒笑,肯信吾兼吏隱名?』(【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老去參戎幕,歸來散馬蹄』(【到村】),『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宿府】),『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至後】),自秋至冬,杜甫就一直在這種失望與惆悵中參與幕府,做他的節度參謀,直到次年正月初三日嚴武准了他的請辭。
  居幕期間的詩作中,有兩首值得特別注意:一首是【立秋雨院中有作】,一首是【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立秋】全詩:『山雲行絕塞,大火復西流。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禮寬心有適,節爽病微瘳。主將歸調鼎,吾還訪舊丘。』這是一首記敘性的詩,前四句交代時間(七月)、處所(『華屋』)兼寫景(山雲、飛雨),五、六、七、八句表達自己愧疚之意,『借前籌』指自己為節度參謀,『長者謀』指為嚴武出謀畫策,『清晨謁』當指嚴武清早看望過杜甫。九至十二句寫自己病中休養情景。十三、十四兩句當指嚴武的寬解和節候(立秋)使自己感到身心為之一爽。末二句當指嚴武回去處理軍務,而自己獲准回家一趟。整首詩脈絡清楚,每句的意思也不深奧,只是我們不了解其來龍去脈,杜甫為什麼要表示愧疚?嚴武為什麼要清晨看望杜甫?『禮寬』具體指什麼?一概不清楚,因而整首詩的意思反而有些不知所言。李子德云:『高人入幕落落難堪,觸事寫之,自有其致。』(楊倫【杜詩鏡銓】引)『觸事』觸的到底是什麼事呢?我們不妨假定:這事就是因杜甫酒後失禮引起的那場『睚眥』。杜甫愧疚,說明他自知失禮,並且內心感到了不安。嚴武前往寬慰,說明嚴氏在『睚眥』事發時亦有激烈表現,例如怒至欲殺。【遣悶】一詩不妨看作杜甫向嚴武提交的辭呈。『白水漁竿客,清秋鶴髮翁。胡為來幕下?只合在舟中。』一上來就聲明自己是江湖老翁,不該入幕任職。接着,擺出了種種理由。幕府中紀律禮制太嚴格,『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身體有病,『老妻憂坐痹,幼女問頭風』;年老體衰又與同僚意見不侔,『平地專欹倒,分曹失異同』等等。然後說自己當初答應入幕,是出於與嚴氏的友情,『禮甘衰力就,義忝上官通』;說自己想念草堂景物,希望能回去修葺荒蕪了的家園,又嘆自己在幕中的拘束之苦,等等。最後二句『會希全物色,時放倚梧桐』,簡直就是哀求。張@⑧謂:『物色,物之本色,謂得全其閒曠之本色也。』(楊倫【杜詩鏡銓】引)但是我認為,這『物色』恐怕不只是指『閒曠之本色』,也指性命。因為『倚梧桐』顯系化用自【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眾所周知,莊子是講『保命』『盡天年』的。說得明白一點,杜甫是擔心往後再有所觸犯而遭不測。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