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77|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杜甫、嚴武『睚眥』考辨(5)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1-12 1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文學網
辭呈是在『睚眥』事件後,經過一段回草堂暫住的思考提出的。寫作【到村】時大概已經打定主意要辭幕了,但是立即提出顯然不合適,於是他就在心裡作了一個計劃:『暫酬知己分,還入故林棲。』杜甫的辭職報告自然沒有立即獲得批准,因此,他在節度使府中過了一段苦悶無聊的日子。終於明白自己入幕府的初衷完全幻滅,『干戈未偃息,出處遂何心!』(【初冬】)『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淒涼。』(【至後】)
  【莫相疑行】和【赤霄行】二詩一般認為是杜甫辭幕回草堂後的追嘆之作。兩首詩明顯地是在為同一件事憤憤不平的心情下一氣作成的。【莫相疑行】由目前的年老體衰憶起當年文采飛揚的情景,在本該作今昔之嘆的地方,他卻轉向對同僚的不滿和告誡:『晚將末契托年少,當面輸心背面笑。寄謝悠悠世上兒,不爭好惡莫相疑。』作完【莫相疑行】,杜甫大約消掉了對澆薄後輩的憤激之氣,冷靜一些之後,又反思自己的態度,既為自己大志被人誤解感到失望,又對自己前此的激烈情緒作了檢討,作了自我安慰:『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貴和】書有篇。丈夫垂名動萬年,記憶細故非高賢。』如果說前一首重點在責人,那麼後一首的重點則是慰己。責了人又慰了己,這件讓他憤慨了許久的事情,就算在杜甫內心作了個了斷。論者多認為這兩首詩是因同僚少年輕簿侮慢而起,就詩論詩,這當然是對的,但是從詩後透泄出的深切憤激情緒看,事情似乎並非如此簡單。也許我們可以稍作引申:詩中也隱含了對嚴武的不滿。對少年同僚的侮慢,很可能根源於主將(節度使)的態度,嚴武真正尊敬的長者,當不致於受同僚們的侮慢;既然辭歸,少年同僚的不敬,實在用不着那樣大動肝火;楊倫說少年同僚的態度是因為嚴武對杜甫『相待特優』(【杜詩鏡銓】『莫相疑行』下),也有講不通的地方,首先『檢校工部員外部,賜緋魚袋』既非實職,品位也並不高,只是從六品上,按照『官至五品,皆升士流』(【新唐書•李義府傳】)的說法,杜甫此職,未入『士流』,似乎不值得『見忌』;其次,嚴武薦舉杜甫是在杜入幕之初,此後未見有任何薦拔之事,詩酒唱和、生活上予以關照,少年同僚也未必妒忌;實際上,從嚴武做成都尹時勸杜甫出仕的詩【寄題杜二錦江野亭】中,不難看出嚴武本人對杜甫以詩賦自負的不以為然。因為對嚴武的不滿很難明白說出,只好借對同僚少年的不滿一表內心幽憤。
  杜甫辭歸前後的幾首悼亡之作也有助於了解詩人跟嚴武『睚眥』之後的苦悶心情。這些悼亡詩包括【懷舊】、【哭鄭司戶、蘇少監】、【聞高常侍亡】等,都作於出峽之前。三首詩皆是感情深摯之作,見出杜甫對蘇源明、鄭虔、高適的懷念之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首詩都有一種同樣的情緒:友死己孤。【懷舊】的『地下蘇司業,情親獨有君』,『自從失詞伯,不復更論文』;【哭鄭司戶、蘇少監】的『故舊誰憐我?平生鄭與蘇。存亡不重見,喪亂獨前途。豪俊何人在?文章掃地無』,『飄零迷哭途,天地日榛蕪』;【聞高常侍亡】的『致君丹檻折,哭友白雲長。獨步詩名在,只令故舊傷』,無不發自肺腑,感人至深。作這些詩的時候,嚴武應該還活着。對亡友特別的懷念,有時候不妨理解為對活着的朋友的失望。
  探索杜、嚴關係,【哭嚴僕射歸櫬】當然是重要的一篇。全詩為:『素幔隨流水,歸舟返舊京。老親如宿昔,部曲異平生。風送蛟龍匣,天長驃騎營。一哀三峽暮,遺後見君情。』把這一首跟悼亡蘇源明、鄭虔、高適的那三首一比較,就可以看出杜甫感情的彼厚此薄。雖然末二句也可見出杜甫的哀傷,但到底不免於空泛,欠真切。同時朝廷大臣,高適死了,他痛惜朝廷失人(『致君丹檻折,哭友白雲長』),嚴武死了,無一語及此。我們知道,前此兩年多,杜甫送嚴武由成都尹任上奉召入京時是說過『公若登台輔,臨危莫愛身』的話的(【奉送嚴公入朝十韻】),可見那時杜甫曾對嚴武寄予願望。假如我們再拿這首【哭嚴僕射歸櫬】跟他作於不久之後的【承聞故房相公靈櫬自閬州啟殯歸葬東都,有作二首】作個比較,也不難得到一個印象:【哭嚴僕射歸櫬】實在太像禮節性悼亡之作。悼亡房guǎn@①的兩首詩將悲房與自悲兩種感情交織在一起,用情極深、極真,可以跟悼念蘇源明、鄭虔、高適的那幾首相頡頏。單獨地看【哭嚴僕射歸櫬】,『老親如宿昔,部曲異平生』二句頗堪玩味。把武母之賢與嚴武昔日部屬的前恭後倨相對比,當然有悲慨人情世態的意思,我們卻不妨由此稍加追問:嚴武母親一向賢明,賢明在何處?杜甫贊她,會不會跟從前也曾有恩於他(例如,在嚴武欲殺他時,她的『奔救』)有關?部曲在嚴武死後的變態正可活畫他們在嚴武生前趨附的嘴臉,這又可以佐證我們幕中此輩的輕侮系效法自嚴武本人對杜甫的態度的猜想。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