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10|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輸入研究綜述(1)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4-19 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漢學網
第二語言習得簡稱二語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簡稱SLA),近年來已成為應用語言學研究領域中一個異常活躍的分支。早期的二語習得研究專門指對第二語言學習的研究,與外語習得(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FLA)研究是相區別的。近年來,二語習得研究的內涵不斷擴大,已被用來泛指除第一語言學習以外的任何語言學習,包括第二語言和外語的學習。[1]筆者討論的二語習得包括第二語言(含外語),而輸入(input)是二語習得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有關輸入的研究都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  
    
  一、綜述  
    
  在二語習得範疇內,研究者們對輸入概念的界定各有側重。R. Ellis的定義是講母語者或二語者對其他二語者所說的語言。[2]他的定義只有口頭輸入,沒有包含書面輸入。Richards等人認為輸入是指學習者聽到或接受到的並能作為其學習對象的語言。[3]該定義比較全面。國內學者給出的輸入定義和Richards等人的接近[47],兼顧口頭輸入和書面輸入,這也是本文採用的輸入概念。  
  最初的輸入概念是Coder在『學習者的錯誤的意義』一文中作為一個理論話題提出來的。[8]最早引起語言學界重視的是Krashen提出的『輸入假說』(the input hypothesis)。他提出了『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的概念。這一概念的基本公式是『i+1』。『i』代表學習者現有的語言知識,『1』代表略高於學習者現有的語言知識部分。[9]Krashen和Terrell隨後又論述了『輸入假說』有四個方面的含義:(1)可理解的輸入理論與習得(acquisition),而不是與學得(learning)有關;(2)習得是通過理解稍微超出已有的語言知識而完成的,需要藉助於語境和非語言信息;(3)當交際成功時,當輸入得以理解時,也自然就有了可理解性輸入;(4)口語表達的流暢性不是直接教出來的,而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逐漸顯現出來的。[10]  
  Long認為,二語學習者和母語學習者一樣,學習成功者總是以獲得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為特徵的。他認為互動式輸入比非互動式輸入更重要,充分強調了使語碼變成學習者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的重要性。[11]  
  Schachter概括出四種輸入:簡單輸入(simplified input)、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否定輸入(negative input) (指向學習者提供其交際的意圖並不成功的信息)和充分輸入(sufficient input)。對以上四種輸入,Schachter覺得它們都不是語言學習的必要條件。[1213]  
  Vanpatten建構了『輸入加工假設』(input processing hypothesis)。從心理學的信息加工角度來考察輸入如何在二語習得中發揮作用。認為人腦只會對有意注意到的輸入集中精力進行加工,從而促進二語的習得。[14]  
  在Gass提出的二語習得的模式中,從認知的視角,強調了注意到的輸入(apperceived input)和理解了的輸入(comprehended input)在二語習得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學習者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面對眾多的輸入,可能攝入(intake)的是注意到的並理解了的那部分輸入,也只有這部分輸入才對學習者的輸出起作用。[15]其後Gass對該二語習得模式的進一步補充和實證研究也強調了上述觀點。[1617]   
  綜合來看,輸入和二語習得中的關係可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輸入話語和二語習得  
  輸入話語(input discourse)指的是說話人和語言學習者交流時所用的特定語域(register)。[18]264R. Ellis將輸入話語分為照顧者話語(caretaker talk)、外國人話語(foreigner talk)和中介語話語(interlanguage talk)。[18]247在這個分類中,R. Ellis沒有將教師話語(teacher talk)包含在內,因為他認為教師話語和外國人話語是類似的[2]145,但更多的學者將研究重點設定為教師話語。Chaudron、 Spolsky[13]172等人所進行的教師話語研究發現:教師話語常常會在語速、停頓、重音以及詞彙、句法和語篇方面進行調整、簡化和改變,以適應二語學習者的實際水平。[19]Wong Fillmore調查發現,課堂是非英語移民學生進行語言習得的最理想的地方。[20]Nunan也認為,教師話語的重要性之一就在於在學生二語習得過程中,教師話語可能就是學習者可接觸到的最主要的語言輸入。[21]徐海銘從信息學和認知角度討論了課堂講授中教師話語的積極作用。[22]何安平將教師話語研究和語料庫相結合,調查和分析了語言課堂話語語料庫中教師話語的部分特徵。[23]  
  (二)輸入頻率和二語習得  
  Hatch、Wagner和Gough提出了『頻率假設』(frequency hypothesis)。他們認為,學習者習得語言的先後順序取決於該語言成分在輸入中出現頻率的高低。[24]N. Ellis所倡導的二語習得觀也是以頻率為基礎,認為輸入頻率對內隱式學習(implicit learning)具有作用[2526];但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二者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有的研究如Lightbown發現,輸入頻率與二語學習者的輸出頻率呈現出很高的相關性[27];但Snow和Hoefnagel Hohle所做的研究則表明,輸入頻率與準確性之間無重要關係(準確性可以反映習得程度)[28]。R. Ellis認為輸入頻率是影響二語習得發展的因素之一。[18]273周丹丹的研究結果顯示,輸入頻率對口頭故事複述內容的影響顯著,複述的流利性和複雜性也相應提高,但是準確性沒有任何進步。[29]證明輸入頻率對二語習得的作用在不同層面上結論不盡相同。  
    
  (三)輸入呈現方式和二語習得  
  在很多研究中,學者們嘗試了對輸入進行語碼調整,以促進二語習得。Larsen Freeman、Long和Krashen從輸入的可理解性呈現方式入手開展實驗,結果表明可理解輸入能夠促進二語習得[11,3032],但這些證據不能明確說明理解性輸入和二語習得之間存在着因果關係。[18]278而White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理解性輸入對於二語習得並不是必需的,比如學習者運用過度概括(overge勃neralization)的方法也可習得部分二語。[33]吳朋進行了以調整後的閱讀為輸入呈現方式的教學實驗,發現此舉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34]周衛京探究了二語習得過程中語言的聽覺和視覺輸入模式對口語產出的影響。研究發現,聽覺輸入對口語流利度促進更大,視覺輸入更有利於口語準確度的發展和複雜度的提高。[35]
    
  (四)輸入與二語習得速度  
  關於這一點,也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Snow和Hoefnagel Hohle發現,在課堂上輸入的數量不能決定二語習得的速度[28];但Wong Fillmore的研究結果卻表明輸入的數量和質量均對習得速度產生較大影響[36]。  
    
  (五)輸入與二語學習者  
  行為主義者(behaviorist ) 否定二語學習者的心智過程,將語言輸入視為二語習得的決定因素,認為輸入和輸出直接關聯。二語學習者要習得二語就要運用輸入來提供適當的刺激及足夠的反應。[18]243心智論者(mentalist)認為語言習得中起決定因素的是二語學習者大腦中先天負責語言習得的語言習得機制(LAD),語言輸入僅僅是二語習得的一個激活器(trigger),其本身不決定習得的成敗。[37]因此,習得可以在輸入貧乏的情況下發生。互動論者(interactionist)重視二語學習者自身的積極作用,認為輸入在語言習得中起決定性作用,但是輸入必須在二語學習者內在機制的約束之下,與二語學習者的語言環境以及語言交際互動共同發生作用。正如R. Ellis所言,學習者內在信息加工機制(learner′s internal mechanism)決定輸入的性質並被輸入的性質所決定。[2]129  
    
  二、分析  
    
  和國外相比,我國二語習得研究中關於輸入的研究起步較晚,並且在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也各有側重。  
  國外的輸入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之後的研究一直與二語習得領域中的熱點問題和其他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緊密相連。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起出現相關的研究,但多數是以引進、介紹或評述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或新觀點為主。進入90年代以後,國內二語習得中的輸入研究開始全面系統地引進和消化吸收,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針對性的研究。以我國英語學習者在習得英語時表現出的特徵和規律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研究逐漸增多,以客觀事實或數據取代了主觀的感情和判斷。[38]這一演變路徑與當代應用語言學的發展脈絡是一致的。鑑於我國的實際情況,輸入話語的研究主要涉及中介話語和教師話語,而國外研究中出現的照顧者話語和外國人話語在我國幾乎沒有。  
  國外此類研究採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種:最早被使用的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24,3941]、實驗研究(experimental methods)和准實驗研究(pseudo勃experimental methods)[4244]、內省式研究(introspective methods)[4547]。我國學者們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實驗研究和准實驗研究,另外兩種方法很少使用。  
  從文獻回顧的結果來看,國內外以往相關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研究內容  
  從文獻閱讀來看,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頭輸入方面,有關書面輸入的研究較少;而對於許多國家的二語學習者來說,以閱讀為主要方式的書面輸入是學習二語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輸入方式,而且也是最經濟可行的;另外,在進行輸入研究時,以往的大多數研究考察語音、詞彙、語法等特徵,涉及語用習得的研究很少。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