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85|回复: 1

[汉语言文学] 杨若薇张本楠:从“阴功”一词谈到“美恶同辞”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1-3-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载: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 语文建设通讯第89期
(杨若薇女士, 香港公开大学教育及语文学院)
(张本楠先生, 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
 

1. “阴功”的“美恶同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01)《现代汉语词典》(繁体字版) 列有“阴德”和“阴功”两个条目,其释义为:

  《阴德》暗中做好事;迷信人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

  《阴功》阴德。

  由此可见,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阴功”与“阴德”为同义词。以下为“阴功”一词在普通话中的日常用例:

   佐证这批药瓶的依据还有同时在洞下黄龙亭里发现的一块药用广告,这块长 127厘米 、宽 56厘米 的黑漆木板眉头为天下驰名黄龙洞眼药在此,左为有缘早遇,错过难逢,右为救人疾病,莫大阴功(《北京日报》 2003710

   周代宫廷里种著三槐九棘,群臣都在九棘之下,惟有三公面槐而坐,从此三槐成为三公的代名词。有人自觉积了不少阴功,儿子必成宰相,就在院里亲手种下三株槐树。(北京《法制日报》 2004618

中的“救人疾病,莫大阴功”,意指治病救人是在做好事,暗中可以积下很大功德;而例中所说的“积了不少阴功,儿子必成宰相”中的“阴功”也是指“阴德”:有人自认为曾经暗中做过不少好事,所以将会得到好报而使儿子成为宰相。

  作为“暗中做好事;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之义的“阴德”一词在中国古时很早便已开始使用1汉代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六记载,齐国田氏曾经以小斗向百姓收赋税(粮食),而以大斗给百姓发放粮食,因此而“行阴德于民”,也就是说田氏因为人民做好事而暗中积下功德。

  见于文献的“阴功”一词则迟于“阴德”。“阴功”应于 时期开始使用,其初始的词义与“阴德”相同。例如,《宋史》卷一四一记有“阴功暗及生灵”之句;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其《感皇恩》一词云:“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其中的“阴功”都义为“阴德”。“阴功”一词在 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被使用。例如,《西游记》五十三回“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七十九回“阴功高垒恩山重,救活千千万万人”;《儒林外史》第七回“不枉了荀老爹一生忠厚,做多少佛面上的事,广积阴功”。这些文学作品中使用的“阴功”均与“阴德”同义。

  但是,有趣的是,“阴功”一词在今日的粤方言中却有着与上面所说的“阴德”几乎不能同日而语的另外意义。例如:

  ƒ 他表示,在普庆坊做生意五十年,一直天下太平,没想到一次车祸,辗毙了一对父女性命:“最阴功系死者老婆,今后不知如何打算?”(《星岛日报》 200692

“某一次他们来屋企探我,我就煮饭吃,他们觉得好味之外,亦觉得好心酸。因为我煮得好好味,证明是经常要煮啦,所以爸妈觉得我好可怜、好阴功!”(《星岛日报》 200792

  上面的例ƒ“最阴功系死者老婆,今后不知如何打算?”若用“暗中积下的功德”一义来理解“阴功”,受害人的妻子怎么会是“最阴功”呢?例也同样,(我)经常煮面,爸妈为什么就会觉得我“好阴功”呢?

  其实,粤方言中的“阴功”,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阴功”的词义大相径庭,其不但不是暗中积下功德的“阴德”之义,反而反其义而用之,具有“丧失良心”、“作恶”、“造孽”、“残忍,进而引申为“可怜”、“凄惨”等意思。用这种词义,就不难理解上述粤方言的用例了。例ƒ“最阴功系死者老婆”,其意为“最可怜是死者老婆”;也同样,“爸妈觉得我好可怜、好阴功”,意思是“爸妈觉得我很可怜、很惨”。

  “阴功”的“凄惨”义在粤方言中使用之普遍,可以从粤方言的歇后语“老婆担遮,老公拨扇”中表现出来(“雨伞”在粤方言中称作“遮”,因为忌讳“伞”与“散”同音):

  老婆担遮阴公(阴功)  老公拨扇妻凉(凄凉)

  这句歇后语形象而又明确地表达出“阴功”与“凄凉”意义相同。

  粤方言怎么会将“阴功”由“阴德”的同义词发展成为“阴德”的反义词,以至于与今日普通话的“阴功”意义迥异了呢?回答这一问题表面看来似乎并不困难。一般认为,因为做了好事可以在阴间记功,被称作“有阴功,而不做好事或做坏事的便可被称作“冇(没有) 阴功。粤方言不过是将“冇阴功”的“冇”省略,只用“阴功”来指“作孽”、“残忍”、“丧失良心”的行为或事情而已(张本楠、杨若薇,2008,页2112。由于这种“作孽”“残忍”或“丧失良心”的行为或事情,可为他人带来莫大的痛苦,使他人陷于极为凄惨、可怜的境况或后果中“阴功”一词进而又转用来作为对这种状况的描述,而引申具有了“可怜”、“凄惨”义。无独有偶,吴方言的“作孽”一词也表示“可怜(王力,1980,页523,与粤方言的“阴功”表示“可怜”同出一辙。

  不过,粤方言的“阴功”若是从“冇阴功”省略而来,其另外的一种用法似乎仍无法得以合理解释,这就是粤方言常使用否定式“无阴功”来表达“无良心”、“无天理”、“无道德”,进而又成为“残忍”、“作孽”义。例如,

   但她觉得“有你无我”的言论令人没工作做,实在无阴功(星岛日报 200699 );

陈太说︰“听说那个凶徒是想打劫……只是求财,为什么要杀人这么冷血?真无阴功呀!(明 2006929

  上面例和例中的“无阴功”,是“无道德”、“无良心”等义,也是“作孽、“残忍”、“作伤害他人的缺德事”的意思。显然,这里的“阴功”就是“阴德”之义,否则“无阴功”便不能成为“无良心”、“无道德”、“无天理”之义。

  由此可见“阴功”一词在粤语中既可以与“阴德”反义, 又可以与“阴德”同义。这様一来“阴功”的词义是由“冇阴功”省略“冇”而来的说法似乎就不足为据了。

  粤方言中的“阴功”一词由最初的“阴德”发展出与“阴德”相反的意义,从而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功”一词异义,若从词义的反向引申或倒反修辞方面来探讨,似乎才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

  词义的引申形式,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与修辞格的“倒反”原理类似,反向引申就是“说反话”,也就是说话人表达的意思与内心里想表达的意思刚好相反。这与老子所说的“正言若反”哲理是一致的。与“正言若反”同样,也可以“反言若正”(罗正坚,1996,页63)。这种反言若正的词语古今皆有,例如:

  《说文解字》中的“仇”字,段玉裁注“仇为怨匹,亦为嘉偶。”也就是说,“仇”字本义既是仇敌,但“仇”又是同伴的指称。

  《辞源》“可憎”词条下注释1)可憎恶2)表示男女极度相爱之反语。这就是说,男女极度相爱时,用“可憎”一词来表示双方的爱慕之情。

  《辞源》“冤家”词条下注释1)仇敌;(2)情人的爱称。这就是说“冤家”一词在意为“仇敌”的同时,又是对情人的爱称。

  罗正坚1996,页64)还以“乖”字为例,说明“乖”字中有“北”,“北”义为“两人相背,所以“乖”在古代是背离之义,但后来却引申出反义“顺从”、“听话”。所以今天人们用“乖孩子”来称赞“听话的孩子”。这就是反向引申而使词义发生的变化。不过,“乖”在现在的普通话中已失去了原本的“背离”之义,其反向引申出来的“顺从”一义取代了原本的词义。因而,历时存在的“乖”的正反词义,并未共时存在。

  粤方言的“阴功”成为“阴德”的反义词,亦是“反言若正”的修辞方法所导致。而“阴功”在粤方言中同时具有的两个反向意义,是与两个反向动作有关。与“阴德”同义的“阴功”是暗中建立功德,而与“阴德”反义的“阴功”是暗中破坏功德。事实上,这种“反言若正”的“阴功”,并不是今日粤方言的发明,例如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卷九记载,一个执法多年的余姓刑官,病危恍惚间见到衔恨九泉的孤魂,控诉他的执法不公,其中对他便有“诩诩以纵恶为阴功”的咎责。“诩诩以纵恶为阴功”意思是说,以纵容罪恶的行为当作“阴功”来夸耀。这里的“阴功”显然是修辞上的反用,也就是“反言”。由此可见,粤方言是将“阴功”的这一反向引申而来的词义沿用至今。

  由于用同一个词表示正反或美恶两个意义在使用中容易引起混淆,所以,保持与“阴德”同义的“阴功”在粤方言中便变作只以否定式出现,而以肯定式出现的“阴功”则是在与“阴德”反义及其转义上使用,从而使粤方言“阴功”的两个词义在使用上不会出现混乱。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1-3-1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2. “恨”的“美恶同辞”

  这种“美恶不嫌同辞(俞樾,2002,页41)或“反言若正”的词语在粤方言中还有不少。“恨”便是其中另一个例子“恨”本与“憎”是同义词,是“爱”的反义词,即“憎恨”“仇恨”之意,可引申为“不愿意”“不想”“不希望”或“懊悔”之义。这一词义的“恨”,粤语和普通话都可以使用。但粤方言的“恨,还有一个与“憎”反其道而行之的词义,即“渴望”“希望”“想要”之义。例如,

    (她)一路以嚟都同老豆一齐,依家有机会同台唱老豆?金典,开心?程度梗系爆晒灯喇。(《新报》 20071030

  ˆ 头先喺台上讲感受时,可能因为自己太兴奋,所以忘记?多谢专程嚟捧场?妈咪同埋喺天堂?老窦,佢知道我?呢个奖好耐。(《苹果日报 20071029

  例中“(她)一路以同老豆一齐”中的“恨”是“渴望”之义,否则,她便不会开心到“爆晒灯”了;而例ˆ中的“呢个奖好耐”中的“恨”更是“想要”的意思。不少学者曾对“恨”在粤方言中的这种与“憎”反义的词义来源尝试作出不同的解释,但由于欠缺确凿的证据,大多难以自圆其说。但若以“反言若正”的引申形式来解释这种“美恶同辞”或“正反同辞”,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3. “德行”的“美恶同辞”

  事实上,“美恶同辞”不但在古汉语以及粤方言中存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亦有不少。与“阴功(阴德)”一词的词义相关的“德行”一词,便是其中一例。

  “德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道德和品行”。虽然“德行”似应作为中性词使用,但在实际中,更多的是被当作褒义词来使用。前文提到的《西游记》五十三回“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其中“德行”与“阴功”相对,其义亦为与“阴功”相近,指善良的道德品行。以下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用例

   饭罢离席,我依依不舍注视着桌面。桌面上的几个菜盘子里,都残留一些菜。……(家父)示意我赶快走。过后我问家父,为什么不把菜吃光?家父说吃光了没德行,得留一点在盘子里。(北京青年报 2007118日 )

  Š久生真是个有德行的孩子。……我们临死都还不上他的情。(北京晚报 2007918日 )

  例中“德行”一词,应是指好的道德品行,所以“没德行”是指受指责或为人所不齿的举止。例Š中的“德行”则更明确指的是善良品行。

  但是,“德行”在普通话中,却又可以用来表示那些被人看不起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例如:

每到影视剧的庆功宴,你就看吧,……绝大多数编剧都是一副比较猥琐的德行,包括我自己在内。(北京日报 2008114日 )

原来在利益驱动面前,全世界的银行都一个德行,见钱眼开,见利益就上,见楼市火暴就疯狂放贷。(京华时报 2008118日 )

  例中“一副比较猥琐的德行”中的“德行”,可以用“猥琐”来形容,显然不是一种正面的举止;例中描述银行“见钱眼开、见利益就上”的“德行”,显然指的亦是一种负面的行为。这种“德行”,事实上是一种“失德”、“缺德”的行为。由此可见,“德行”一词在普通话中既可义为“有(好的)道德品行”,又可义为“丧失(好的)道德品行” 正是“美恶同辞”或“正反同辞”。

  为避免两个词义的混淆,与“阴功”在粤方言中采用不同句式(肯定与否定)作出区分不同,“德行”在普通话中则采用了语音手段将不同词义巧妙地区分开来。这就是把作为“被人看不起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的“德行”一词读作轻声 déxing,从而在口语中使“德行”变成具有不同词义及不同读音的两个词。这与粤方言与句式来区别“阴功”的“美”、“恶”两义,可收异曲同功之效。

 

  综上所述,粤方言的“阴功”与普通话的“德行”等词都是由于词义的反向引申而获得了与其本义相反的词义。粤方言的“阴功”由“阴德”之义反向引申而获得“丧失良心”“作恶”“造孽”“残忍,进而又有“可怜”“凄惨”等意义,从而在粤方言中“美恶同辞”。与此相似,普通话的“德行”一词由于反向引申而获得了“失德”的词义,从而在普通话中亦为“美恶同辞”。为在实际使用中不引致“美恶”或“正反”词义的混淆,粤方言将“阴功”一词以肯定和否定的不同句式作出词义区别,而普通话则以是否读作轻声为“德行”一词作出词义分辨。

 

参考文献: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

罗正坚《汉语词义引申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网上书店,2002

张本楠、杨若薇《同形异义:粤普词语对比例释》,香港:三联书店,2008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网上书店,2002                           

 

 



1. “阴德”一词在古时还有其他词义。例如《周礼.春官宗伯》“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中的“阴德”以及《礼记.婚义》中的“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中的“阴德”,因其与该词的现代词义不同,所以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2. 作者在此对发表于《同形异义:粤普词语对比例释》“阴功”中有关观点作出重要修订。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