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27|回覆: 0

[中國方言] 當塗境內的吳語(1)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12-1-12 1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學術研究
論文摘要:不少研究吳語的學者往往對吳語的西部邊界認識不清,儘管有的學者認識到吳語還有遠遠的深入到安徽南部的一支,並將它命名爲吳語宣州話,但是好像沒能引起方言學界廣泛的注意,有的人在研究西部吳語時只把自己的研究範圍局限於江蘇溧水、高淳一帶,殊不知越過江蘇省界往西,與溧水、高淳毗鄰的當塗其實才是吳語真正的西限。筆者是當塗人,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就開始研究當塗方言,最初的研究成果只是在幾次方言年會上交流過,並且專門爲【當塗縣誌】寫過【方言篇】,但由於交流範圍窄,沒能引起廣泛重視。去年在方言學會蘇州年會提交了一篇論文【當塗方言的分區】,對當塗方言的共時分布作了簡要的闡述。本文擬就當塗方言的歷時演變展開討論,但由於時間倉促和手頭材料有限,討論仍然還只是提供一些零散的、瑣碎的想法,希望能引起同行們的興趣。  


  一、當塗方言形成的外在條件  


  不少研究吳語的學者往往對吳語的西部邊界認識不清,儘管有的學者認識到吳語還有遠遠的深入到安徽南部的一支,並將它命名爲吳語宣州話,但是好像沒能引起方言學界廣泛的注意,有的人在研究西部吳語時只把自己的研究範圍局限於江蘇溧水、高淳一帶,殊不知越過江蘇省界往西,與溧水、高淳毗鄰的當塗其實才是吳語真正的西限。筆者是當塗人,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就開始研究當塗方言,最初的研究成果只是在幾次方言年會上交流過,並且專門爲【當塗縣誌】寫過【方言篇】,但由於交流範圍窄,沒能引起廣泛重視。去年在方言學會蘇州年會提交了一篇論文【當塗方言的分區】,對當塗方言的共時分布作了簡要的闡述。本文擬就當塗方言的歷時演變展開討論,但由於時間倉促和手頭材料有限,討論仍然還只是提供一些零散的、瑣碎的想法,希望能引起同行們的興趣。  
  爲了便於弄清當塗方言形成的原因,有必要先簡要介紹一下當塗縣的基本情況。當塗縣位於安徽省與江蘇省的交界處,即長江流出安徽省界處的東岸,介於東經118°21´38"~118°52´44"與北緯31°17´26"~31°36´05"之間。南連吳語宣州話區的蕪湖市、蕪湖縣、宣州市,北接江淮官話區的馬鞍山市,由東北至東南分別與江蘇省南京市的江寧縣(江淮官話區)、溧水縣、高淳縣(這兩個縣都屬吳語區)毗鄰,西面是長江,隔江與本省的和縣(江淮官話區)相望。全縣面積1400平方公里,人口59萬(20世紀80年代中期)。轄31個鄉鎮(現合併爲14個鄉鎮),縣政府駐城關鎮(現更名爲姑孰鎮)。由於長江在當塗境內作南北流向,當塗也就處於長江下游的東岸,即古代所謂『江左』、『江東』,楚漢相爭時項羽兵敗自刎的烏江就在與當塗隔江相對的和縣。當塗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晚年棲居的地方,他的【望天門山】、【夜泊牛渚懷古】吟詠的就是當塗境內的東梁山(與隔江的西梁山合稱爲天門山,現已劃歸蕪湖市)、采石磯(古稱牛渚磯,現已劃歸馬鞍山市)。當塗縣境東北部和中部爲丘陵地帶,其餘大部分爲河渠縱橫、地勢低平的圩區,山青水秀,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  
  當塗縣歷史悠久。古屬揚州地,是典型的『吳頭楚尾』, 春秋戰國先後爲吳越和楚國的屬地。秦滅楚之後在此置丹陽縣(治所在今縣城東北50里的小丹陽鎮),先後隸屬於會稽郡、鄣郡。西漢時丹陽縣先後隸屬於荊國、吳國、江都國、丹陽國,國除後隸屬於丹陽郡(黃梅戲【天仙配】董永『家住丹陽』即此),直至隋時。東晉時在丹陽縣分置於湖縣,隋又在此僑置當塗縣(治姑孰鎮),並廢除原丹陽縣,當塗縣從此取代丹陽縣,一直相沿至今(現江蘇丹陽縣前身爲曲阿縣,唐時改名相沿至今。原丹陽縣治所改丹陽鎮,分屬安徽當塗縣和江蘇江寧縣)。當塗縣隋代屬蔣州,唐代先後屬宣州、昇州,五代屬江寧府,宋屬太平州,元屬太平路,明清屬太平府,民國初屬蕪湖道。建國後當塗縣曾先後屬蕪湖地區和宣城地區。20世紀50年代析當塗所屬的幾個鄉鎮建立馬鞍山市,80年代析當塗的大橋鄉歸蕪湖市,同時將當塗縣劃歸馬鞍山市(該市爲全國著名的鋼鐵城市)管轄。  
  由於當塗縣處於南京市上游,古代又曾是長江下游的重要渡口,控長江之要津,扼金陵之咽喉,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史上在此曾發生過多次重要的戰役。春秋時吳楚之戰多次在當塗境內發生戰事,東晉以及南朝數次戰亂也都以當塗爲爭奪要地。以後隋伐陳,宋伐南唐,南宋虞允文敗金主完顏亮,明將花雲戰陳友諒(京劇【戰太平】即講述此事),諸戰事均發生在當塗境內,近現代戰爭一些重要的戰役也多次在當塗境內發生激戰。可以說,當塗的地理位置使之註定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成爲自古以來人口遷徙的重要津渡和留居地。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