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19|回復: 3

[汉语词典] 漢字五千年簡介-各界熱評-世界不同古文字的命運比較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1-3-10 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编者按
《 汉字五千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作
为中国第一部关于汉字历史的人文纪录片,其荡气回肠的表述风格、独
具匠心的表现手法、深刻的社会内涵和人文情怀、权威的学术解读,得
到了学术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称其为弘扬中华文化、激发民族自豪
感的文化范本。本刊特别集纳了近期专家学者们的精彩点评,以飨读者。

各界熱評漢字五千年                      汉字五千年介绍.zip (2.37 MB, 下載次數: 413)                     文章摘自互联网
一部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影像画卷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教授)
片子整体大气而优美,既有史实又有
专家讲解、分析,既有历史的底蕴又不使
人感到过于沉重,将丰富的史料用深入浅
出的方式娓娓道来,将中华文明的点点滴
滴贯穿为一体。片中还有专门单元,穿插
着文字诞生历史渊源方面知识的讲解,形
式轻松活泼又使观众在观赏的同时也增长
了对文字学方面知识的了解,动画形式传
神的制作更是增添了片子本身观赏的乐趣。
俞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
主创人员注意到文献性和可看性的结
合、纪实性和艺术性的交融,画面变化丰富,
文字穿插和图版、实景拍摄交替合理,富
有节奏感,不断调动受众的观赏兴趣和求
知欲望。许多场景运用了多种影像资料及
动画等表现手段,例如借鉴汉代画像砖创
作的动画片以阐述历史典故等,画面上古
朴的形象和憨拙的线条,就很有视觉上的
新意,也与“汉字文化”的主题在风格上
相吻合。
艾斐(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 研究员):
本片锐意创新,不仅采取了动漫的方
式、摹史的方式、言情的方式,而且还别
出心裁地采取了溯史轶与讲故事相结合的
方式,从而为干瘪的历史躯壳注入了鲜活
的艺术灵魂,使枯萎的时代年轮萌生出浓
厚的美学意蕴,这便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
欣赏自觉与强烈的审美欲望。
沈卫星( 《光明日报》社总编室主任 高级记者):
《汉字五千年》的主创人员将“人文表
达”作为它的创作起点,这样做的结果是,
创作者可以把有关汉字的所有素材打碎,
并自由地按照特定的思想命题重新编排组
合,在最能体现汉字的人文精神的几个“角
度”上加以浓墨重彩的描摹,更容易在凸
现汉字斑斓绚丽的人文色彩上尽情纵横捭
阖、恣意挥洒。


各界熱評漢字五千年-世界不同古文字的命運比較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1-3-10 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世界不同古文字的命运


1 中国汉字
2 古埃及象形文字
3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4 古印度哈拉帕文字


中国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传说汉字的创始人是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他从“鸟迹”、“虫文”受到启发,创造了汉文字。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天雨粟,鬼夜哭”。

汉字由象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魅力。

汉字的使用最晚始于商代(西元前17至11世纪),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的变化,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也叫“方块字”。

汉字构造原理包括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形成于西元前3500 年,一直使用到西元2 世纪,是直接描摹物体形象的文字符号。埃及人创造出了24 个表音符号,这是目前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创造的标声符号。后来的腓尼基人在埃及24 个表音符号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世界最早的字母文字。

古希腊人又在腓尼基的22 个字母(全是辅音)的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字母,形成了希腊字母文字,现在欧洲各国的字母文字都是从希腊字母文字发展而来的,由此可以看出埃及的象形文字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早已失传,直到1799 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在罗塞塔要塞挖掘战壕时发现了一块有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三种文字对照的纪念碑,法国的商博良博士终于对三种字体释读成功,从而标志着埃及学的诞生。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楔形文字这个名称表达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字最本质的外在特征。楔形文字传播的地区主要在西亚和西南亚。随着文化的传播,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采用了这种文字。

西元前1500 年左右,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国家交往通用的文字体系,连埃及和两河流域各国外交往来的书信或订立的条约也都使用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灭亡以后,楔形文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了西元一世纪古安息国统治时期,楔形文字被完全废止。直到19 世纪初叶,楔形文字才被西方学者释读成功。



古印度哈拉帕文字

哈拉帕文字是古代印度自西元前1000 年中叶至西元8 世纪使用的文字。主要见于印度各地出土文物及石刻上。

在此之前,哈拉帕文化时期,印度河流域曾产生过象形文字,但随哈拉帕文化的结束而绝迹。西元前1000 年中叶、雅利安人建立国家,才逐渐产生字母系统的文字,此即古印度文字的开始,其记述的语言主要为雅利安语的梵语和俗语。

西元8 到9 世纪时,中国造纸术传入南亚,纸写典籍逐渐增多,古雅利安语逐渐发展为近代印地语,古代字母亦为近代字母取代,古印度文字逐渐不为人知。





世界不同古文字的命运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1-3-10 16:56 | 顯示全部樓層
具有世界眼光与人类情怀

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员)
这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
从文化的视角,全面地、历史地、形象地
解读汉字的优秀电视片,不仅给人以丰富
的知识和信息,尤其给人以精神和思想的
启示。……片中所介绍的与汉字紧密相关
的制笔、造纸、印刷技术,与书法、对联、
诗词艺术等等,以及汉字所体现的文化精
神,更是需要慢慢体悟和细细品味的。
艾斐
《汉字五千年》是讲汉字起源与发展
的历史的,但却绝不仅仅止于对汉字肇始
与变绎的历史诉说,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更
多地赋予了汉字历史以社会内涵与人文情
怀。……正因为如此,这部专题片得以在
逻辑化的叙事和哲理化的思辨中始终充盈
着盎然的诗意和审美的情愫,甚至还时有
一些动人的场景和腾挪的故事在不可抗拒
地撩起人们的意蕴和拨动人们的心弦,让
人们在理性地接受文化认知的同时,也欣
然地享受了情韵的感化与美学的熏陶。
叶培贵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 教授)
:
从片子中,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的汉
字符号的解析,更看到了以汉字为中心而
串联起来的源远流长、美轮美奂的中国历
史、中国文化,以及与汉字、汉文化和中
国历史几乎同时发展的其他文字、其他文
化。在这种极目千古、放怀四海的宏大视
野中,我们无法不被汉字的伟大所震撼!




夏天爱梦 發表於 2012-5-11 21:00 | 顯示全部樓層

........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