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21|回覆: 0

無極與包公(圖)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0-5-28 1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28362201362916.jpg
% h# O, z6 ^. S  B1 H# z1 `" g

' S; M% a( r, [/ E* N
    村村多有土地廟,少見無極包公祠;供奉一個大黑臉,說來稀奇不稀奇――評書藝人來無極說【包公案】,醒木一拍,這幾句開場詩,總惹起掌聲雷動。包公祠確實少見,天下只有三處:一在其老家合肥,一在其『倒坐南衙』的開封;另一處則在無極縣城,坐落於西關街角,被鄉親們稱為『老包廟』。無極和包拯有着怎樣的關聯?本文略說一二。
, f+ i* l- _8 d' k3 R' l4 ^+ k: z5 H" d5 s! n& k7 N
    無極在歷史上是個小縣,這塊土地上的奇事趣聞,只在【聊齋志異】裏,有過不足二百字的記述。然而,鄉親們口耳相傳的包拯故事,足可整理為一部磚頭厚的著作。民間說老包,都與縣名相關。一說包公趕考過無極,村民嘲笑其面黑若炭,斷言其必定名落孫山,不料包黑子金榜高中,執意來做無極知縣,那時無極縣名『定遠』,現在有許多的商業門店,因此冠以『定遠』之名,諸如『定遠信用社』,『定遠麵館』,甚至土產的老酒,也名之為『龍圖醉』。其二在縣名的由來,包公卸任時,要在黎明動身,百姓為了挽留,不讓公雞打鳴,於是殺盡了全縣的雞:無極者,無雞也。其實是無稽之談:包公從合肥去開封赴殿試,何以繞道無極?再者,定遠是安徽縣名,與無極從來無涉;如今的無極縣名,定於唐代,由西漢置縣時的『毋極』沿革而來,無雞之說,雖然荒唐,卻飽含着無極人對老包的親和與崇敬。
. x. G: n) T: z1 ?. S3 y7 f
0 R& P( f7 m# K/ ]# \0 k2 p- F    不過,翻開【宋史】,包公確實於無極有關,而且於無極人有恩。皇v四年(1052),包拯任高陽關路都署安撫使,高陽關路,治所在今天的高陽縣,宋代統轄無極。那時,這一帶是將士戍邊之地,如今名為『胡台營』、『東帳』的村莊,曾經是營帳所在;馬莊村,曾為馴馬之場。周邊有民田一萬五千頃,被用來牧馬,造成一方農民生計困難,於是包拯奏請皇上恩准,將土地還耕,用莊稼的秸稈充作戰馬飼料,不僅使老百姓衣食充足,且豐富了軍中糧秣――這件事,在包拯留下的十五卷【奏議】裏,有明白的記載。典籍之外的包公故事,經無極人的口頭演繹,傳誦到今,比話本小說更為生動有趣,比如【審碌碡】,【訪陰曹】之類,情節曲折感人。戲出【烏盆記】,歌贊包公斷案如神,據傳是發生在無極的真實事件,其中主要角色張別古,即是張段固村人。想來,劇作家取其諧音,稱人物以地名的創作手法,不乏先例,似可信真。 4 g1 `& B* g0 r" C
) }: x- K$ Y5 Q* V5 F
    情同愛屋及烏,無極人喜歡黑色,或許與喜歡老包的面相有關。辦事公道的人等,每被稱為『黑臉』,與奸猾的『白臉』對應;把黑顏色的布料稱之為『青』,與清官的清同音;城鄉人家的大街門奇怪,無論貴賤貧富,都是一色的漆黑,叫作『老包門臉』,是為無形的辟邪門神。老包廟的柱子,也是黑漆塗得油亮,黑色柱石,黑瓦屋頂,四楹五間,王超馬漢分立左右,四刃鍘刀排列廳堂,包公塑像端坐正中,一副黑臉膛,神色莊嚴,氣宇軒昂。舊曆十月十一,或許曾是包公奏請變軍牧場為農田的紀念日,據碑碣記載,包公祠也在十年之後(1062)的這天落成。由之年年是日,車馬輻輳,聚為廟會,人們香火膜拜,祭奠先賢。雖然,老包廟毀於動盪年代,地名猶在父老的呼喚之中,廟會依然熱鬧非凡。看來,造福於百姓的人,人心自有廟堂敬奉,犧牲供饗。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