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38|回覆: 1

中國武術競技力真相【王開】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1-2-26 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傳統武術在攻防技術中摻雜了大量象徵性動作和門派儀式動作,從功法上看,傳統武術仍保留著很原始、低效的操習,與其說是增長格鬥實力,倒不如說是在祈禱、苦行和磨鍊耐心

梅惠志第一次真正接觸泰拳是在1990年。當時,作爲北京武術散打隊的首任總教練,他帶隊參加剛剛設立的京港搏擊會,雖然帶去的都是當時的國家級頂級散打高手,但那一次中國散打慘敗於泰拳。

『沒辦法,我一看到泰拳用肘用膝,就只好丟毛巾。』梅惠志說,當時,北京武術散打隊第一次出國,根本不懂什麼是自由搏擊,對泰拳的膝肘攻擊很不適應。『與泰拳硬碰硬,我們根本打不過,拳腳打在對手身上,跟打在皮球上一樣。而當時我們的隊員抗擊打能力比較差,挨上兩三下膝肘就不行了。』

此次慘敗之後,梅惠志等人才把泰拳的錄像拿回來反覆研究。『泰拳非常硬朗,主要使用邊腿和膝肘。他們的記分主要是以擊倒而定的,所以踢你時一下是一下,你的重拳他們根本就不躲。但我們的散手沒人家能挨打,散打只有發揮摔法的優勢才有取勝的機會。』梅惠志說。

不久前泰拳拳王放言要秒殺中國功夫,無論是否炒作,讓人們再次審視聲名在外而又難以捉摸的中國功夫,如果站上擂台,競技力究竟幾何?

散打爲何難敵泰拳

梅惠志是北京市散打運動的創辦者。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爲北京什剎海業餘體校國際式摔跤教練,他在北京武術隊主教練吳彬和中國式摔跤教練李寶如的協助下,開始練習散打。

練習散打的原因是當時中國武術套路表演走向了世界,並獲得國際好評,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外國的武術愛好者來到中國,都想與『中國功夫』較量較量。尤其是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上映之後,中國功夫實戰能力如何,成爲一個亟待證明的焦點。

『那個時候來挑戰的國外武術愛好者,很多都由我來對付。』梅惠志說。但來較量的一般都不是職業搏擊手,由摔跤轉爲散打的職業運動員梅惠志完全能夠應付得來。『在1990年第一次帶隊參加京港搏擊會之前,我們對世界上的整體搏擊狀態並不了解。』

其實,中國功夫與泰拳的較量一直在進行著。目前可以查到的資料顯示,從1921年開始,中國功夫就在向泰拳發起攻擊。但除了1922年,由流亡泰國,本有武功,並拜華裔泰拳宗師爲師的李德與泰拳手打平之外,其餘皆遭慘敗。

而1958年至上世紀80年代,由香港和台灣組織的數次中國功夫與泰拳的比賽,也僅有一場平局,其餘都告失敗,而且敗得相當慘,最短的一局僅堅持了20秒。

但近幾年,散打所代表的中國功夫在與泰拳的對抗中,卻出現了贏多輸少的局面。『雙方研究規則,泰拳可以用肘膝,我們可以用摔法,做好針對性練習,贏面比較大。』梅惠志說。

不過,近幾年的中泰對抗賽,中國散打的成績受到了不少武術愛好者的質疑。人們在有限的中泰對抗錄像中,以及各種中泰對抗賽中國散打大獲全勝的消息中,對泰拳手的來歷及資質並沒有多少了解。

相對來講,爲眾多搏擊愛好者所熟知的泰拳王播求與中國散打冠軍孫濤的對抗,更像一次上規格的對決。在這次比賽中,播求很順利地拿下了孫濤。這個結局似乎並不是那麼令人難以接受---從雙方的簡歷可以看出,作爲職業泰拳手,播求在日本最知名的站立綜合搏擊賽事K-1上風靡全球,其成績是170戰,155勝;而作爲中國體制內的運動員,孫濤的比賽次數只有24戰。

民間並無武功高手

雖然,從中國功夫與泰拳的對抗歷史中,中國傳統武術的成績還不如散打來的好看,但大多數中國人仍然相信,真正的中國武術的技擊精華是在民間,在傳統拳術中。雖然沒有任何確實的證據證明這一點,但人們更願意相信,在那些與世隔絕的密境,有神仙般的武林高手存在。

『雖然存在民間有高手這一說法,但民間拳手的水平並不高。與散打相比,基本沒有對抗性。』梅惠志說,他曾經會過許多民間高手,『很多都堅持不到十秒八秒。』

而在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過散手試點,當時來自民間的參賽拳手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極、大成等等拳種。『但比賽剛開始沒兩天,一看進入半決賽的選手,都是練習散打的了。』梅惠志說。

民間武術大多沒有經過對抗訓練,一上擂台就『不管練習什麼拳,最後都成了王八拳』。對抗起來根本沒有反應,挨上兩下就不打了。

『有一位練習八卦掌的,比賽開始了,他還在那轉圈子,被我們的隊員追上去,踢了兩腳,就不打了。』梅惠志說。那一次,最后冠軍都被體校隊員拿下。

1987年,梅惠志帶隊參加武當山全國武術擂台賽,這一次的場面比北京的散手試點更加熱鬧,賽場上有扮成武松模樣的,還有和尚、老道⋯⋯比賽前表演,架勢挺嚇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鐵釘子拍了出來,可一上台打擂,那人只挨了一腳,自己就跳下擂台了。

還有一位神秘人物,自己爬上擂台要求比賽,當地組織者要求他先報名,但遭到拒絕,理由是『不敢留名,打完了再說』,並自稱已經『毫無慾念,不吃葷腥』。看到這種情形,梅惠志專門交代隊員不要踢第二腳,因爲第一腳把人踢倒,第二腳必然會踢頭,這樣會導致這些沒有任何對抗訓練的對手直接休克。

對於民間有沒有高手,著名武術家趙道新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指出一個常識:『在那些與世隔絕的不毛之地,消息閉塞,交流不便,物質貧乏,隱士們如何能啟發悟性,拓展眼界,避免徒勞創作呢?又怎樣能通過大量「見手」來交流技術,衡量自己?否則,又是怎麼知道他們技高一籌,掌握精髓呢?生活問題怎樣解決,營養哪裡補給,資金、器具誰來提供?如果自食其力,花大量精力安排衣食住行,訓練效果怎能提高?』

而在梅惠志看來,傳統武術主要是訓練方法和意識的落後,講究的是口傳心授,多是說招說手,平時幾無實戰訓練。『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對方邊腿踢你,散手隊員會一手格擋,一手反擊。傳統武術可不這樣,他要先做一個雲手,動作好看,但對方早就踢到你了。我們同他們交流時,分出勝負也就一個照面,用的就是一個簡單的迎擊。』

傳統武術缺乏對抗訓練導致了許多悲劇。1987年,在一次兩省警察的集訓中,某省一名練習傳統武術的警察與另一省份練習散打的警察對練,結果因爲前者從未做過對抗訓練,在被摔起的時候沒有任何防護意識與技巧,頭部直接墜地,導致死亡。

中國武術極度缺乏技擊性

『但傳統武術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傳統武術也是一拳一腳。』中國武術院社會組副主任劉普雷說。

作爲格鬥技術的武術本來就是打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除了在影視劇中,我們很少看到中國武術與外界的對決,那麼中國武術的技擊性到底如何?

民間武術家趙道新認爲,中國武術最大的騙局就是具有所謂的『技擊性』。雖然傳統武術有些技法還是包含著較高的技擊性和潛在技擊性,但趙道新肯定,當今中國武術在整體上極度缺乏技擊性。以全球格鬥界的戰略眼光看,可以說已喪失了技擊的競爭能力。

在趙道新看來,今天的傳統拳術與學院武術一樣以套路爲主,並混入了冒充古拳法的套路新作品。而套路與籃球、游泳、登山一樣只是提高運動素質的鍛鍊方式,卻不針對格鬥需要,特意發展那些直接專用于格斗的素質和技術,從根本上說稱不上是技擊訓練。

從打法上看,傳統武術在攻防技術中摻雜了大量象徵性動作和門派儀式動作。這些動作與技擊無關。從功法上看,傳統武術仍保留著很原始、低效的操習,與其說是增長格鬥實力,倒不如說是在祈禱、苦行和磨鍊耐心。

實際上,從民國時期以來,人們對於傳統武術的套路對招一直在進行著理想主義的嘗試。『2003年我還親自參與過這種嘗試。』劉普雷說。當時,散打王節目在湖南衛視火爆上演,四川的幾位武術愛好者找到劉普雷,希望能夠錄製一些對招的節目。

『在他們的想像中,仍然還是那種你一招白鶴亮翅,我一招黑虎掏心。』劉普雷說,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練習散打之前,他就參與過這樣的試驗,但從來沒有成功過。『你想啊,就像治病一樣,怎麼可能是開好了方子等病人呢。』

但四川的那幾位武術愛好者很固執,找到了一位喜好武術的企業家贊助,還找了四川省套路隊幫忙,按照這種套路對打的方式進行,結果可想而知。『拿不出手!』贊助該項目的企業家對劉普雷說。

相反,因爲那些練習套路的孩子並沒有經過技擊訓練,反而很容易受傷。『尤其是小關節之類的,動不動就會受傷。』劉普雷說。而這相對於現代搏擊來說,無疑是沒有任何技擊性的。

但劉普雷並不認爲中國武術的競技能力在國際上就毫無競爭力。他更加相信是規則原因,對競技結果有直接影響。

梅惠志也是同樣的觀點。『如果雙方約定在相同的規則下進行三個月的訓練,然後再進行對抗的話,勝負難料,反正是有得一打。』

而在本刊記者的採訪過程中,對中國功夫競技水平最悲觀的說法來自一位在國外學習柔術、到中國創辦競技俱樂部的華人。他認爲以當前中國武術的競技水平,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日美水平。

國際拳壇爲何不見中國選手

既然中國武術的競技水平在國際上並不落下風,爲什麼在諸如UFC、PIRDE、F—1等國際頂級的搏擊賽事上,見不到中國選手的影子?

『這是因爲我們採用的是全運會體制,我們的精力沒放在外出競技上面,而要打F—1必須要長時間的競技訓練。』劉普雷說。

1998年年底,劉普雷曾經帶隊去過K—1現場,當時主要是帶套路隊去做串場表演,其中還帶了兩位散打運動員做現場表演。『那是我第一次去K—1現場,到了那裡才知道原來一個擂台賽能做成那個樣子。』劉普雷回憶說,六萬多人的現場,燈火輝煌,壯觀極了。

接觸過K—1之後的中國散打選手曾經低調參加過這個比賽,但結果並不理想。不過,本刊記者採訪中發現,實際上中國的散打運動員都比較想參加諸如K—1的國際頂級格鬥賽事,一方面是爲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是爲了高額的獎金。

但是,作爲國家運動員的中國散打高手並不自由。首先從身份與資質上來講,專業散打隊是行政性的,全運會的體制需要這些運動員全力以赴打好國內的比賽;而在技術實力上,我們的打點打分的比賽體制,並不適應F—1。參加F—1的拳手都是爲了高額獎金,『人家是掙錢來的,打起來很拼命。』劉普雷說。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教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搏擊手說。國內的全運會體制使得職業教練以及運動員都必須圍著全運會使勁,對於他們來講,根本沒有去國外頂級搏擊賽事交流的必要。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輸不起』,這直接關係到他們的根本利益。

現代性質武術俱樂部體制在中國的發展尚處於艱難起步狀態,要培養出自己的職業搏擊手,還需要一段不短的路程。但好在中國武術協會對於俱樂部的建設越來越重視。『這是我們的一個方向。』劉普雷說。

俱樂部的建設不僅能夠極大地活躍中國的搏擊市場,還能夠拓展職業運動員的就業。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不再感嘆『國外的搏擊手都是明星,國內的搏擊手都是保安』的尷尬現狀。

華語辯論網轉載者稻香居士補充

大家可以看看帖子上面的視頻。。。。中國武術在海外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這是一場在巴基斯坦街頭進行的不同門派對決,由於採用了極真空手道的比賽規則(即不能使用上肢攻擊對手胸部以上部位),雙方便把各自門派的踢術都展示得淋漓盡致。注意45秒的那個動作,簡直就是傳說中的『蠍子腳』!
片中紅衣武術高手叫艾山·薩福伊,在中亞是個傳奇人物。他的師傅瓦赫杜拉·薩福伊是阿富汗最著名的中國功夫高手,阿富汗功夫協會主席,長期在巴基斯坦生活。據說教授過三千多名學生。老外最講究學了東西就要用。瓦赫杜拉·薩福伊最出色的學生艾山·薩福伊四處與各種搏擊練習者挑戰,他曾跟跆拳道、踢拳道等各種修習者比武,勝多負少,有些比賽還贏得很精彩。非常值得稱道的是,瓦赫杜拉·薩福伊與他的學生們爲了證明『中國功夫』不是只能拍電影,也可以實戰,因而一直在實踐。
由於瓦赫杜拉·薩福伊並沒有向別人透露自己的中國功夫究竟是向何人所學,所以外界有人猜測他可能根本就是無師自通,也許是從各種武術書籍和功夫電影中得到靈感,再經過大量的實戰磨練演化成現在的風格。但是從他學生艾山的比武視頻中看,他們的中國功夫相比中國本土明顯經過了改良,簡化成了大開大合的較有觀賞性和殺傷力一些拳法和腿法,顯得更符合穆斯林剛烈彪悍的性格。但不管怎麼說,艾山的比武,絕對比中國的【武林大會】要激烈和殘酷。他們那經過千錘百鍊的中亞式中國功夫,肯定比很多從不出手的『中國武術大師』要實在得多。

標題更正聲明:該視頻屬於轉載,拍攝於1999年。關於比武者的姓名和門派介紹,在片子開始1—4秒時屏幕左下腳有英文提示:KungFu (功夫)VS Taekwondo(跆拳道)。但由於片中艾山的對手身穿空手道道服,比賽也採用了明顯的極真空手道規則,所以本人起初以爲是當時視頻製作者搞錯了艾山對手的門派。考慮到部分練習跆拳道的網友的不滿和出於尊重視頻原作者的立場,現特更正視頻標題。


本文來源:華語辯論網    作者 稻香居士

易子 發表於 2011-8-21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易子 於 2011-8-22 18:56 編輯

我不知道這篇帖子究竟是這麼研究的,就緊緊憑藉所謂武術隊的一個人的經驗就判定中國武術民間無高手,簡直是笑話。
中國的武術不是表演過家家,不是你們那些在台上打散打的和泰拳打過幾次就說民間無高手,你們帶著防護用具還被打得頭破血流的,丟不丟人!
真正的中國武術是經過幾千年的冷兵器戰爭發展和成長起來的,是殺人的武學,你們打個流鼻血就不得了,那簡直是猴子演戲。1929年民國舉辦了國術大賽,參加都是響噹噹的國術大師,後來成立了南京中央國術館,裡面有李景林,孫祿堂,劉百川,杜心武,楊澄甫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豈是你們這些散打的所能比的,中國武術起手就能致人傷殘,殺人於瞬間,沒有實戰性的表演一些隱藏的人物根本不會出來,因爲看不起你們這些官方的武術隊。
在海外的武術高手多了去了,國外大圈幫還有海外各種華人社團,私人組織都隱藏有武術高手,這些人都是在和老外的生死搏殺中成長的,有許多是國內武術大家的後裔,弟子。傳承。你們國內見不到,當然說沒有高手了,高手一出手,你就死了,還說風涼話,不可笑嗎!
下面附一張圖:這些名字你們只要稍微查一下就知道是多少驚人!
民國拳術大師合影.jpg

  照片攝於1930年前後的杭州,收於黃文叔所著【國術偶談•楊家太極拳各藝要義】一書。
  排從左至右依次爲蘇景曲、錢西樵、高振東、褚桂亭、黃文叔、沈爾喬;
  下排左起楊澄甫、孫祿堂、劉百川、李景林、杜新武、鄭佐平、田兆麟。
  照片上的人物幾乎都是當時的國術大師、武林名家。
  前排中坐者爲李景林,近代武術大師,武當劍派名家、第十代武當劍傳人,曾任直隸督軍,1928年出任南京中央國術館成副館長。1929年杭州國術遊藝會後曾一度執教浙江國術館,受教者有黃問叔、高振東、褚桂亭、錢西樵、蘇景田等。
  李景林左側爲杜心武,擅長輕功和自然門功法。從小拜武林怪傑徐矮子爲師,學得驚人的功夫,早年做保鏢,被譽爲『南北大師』。赴日本留學後認識了宋教仁,參加同盟會,曾擔任孫中山的保鏢。
  杜新武右側爲劉百川,屬北派少林羅漢門。曾在香港以子母鴛鴦連環腿擊敗英國大力士,孫中山親自爲他題寫『尚武精神』橫匾。得少林高僧楊澄雲秘傳,身手非凡,尤其擅長腿法,有『江南第一腳』之稱。
  劉百川右邊爲武學宗師孫祿堂,孫氏太極拳創始人。通過對形意、八卦、太極的長期深入研修,將三門拳術從理論到內容提純、升華,融合爲一,創造了柔順中和、靈活巧變、整實猛烈的孫式太極拳。  
  下排左一楊澄甫,從小跟隨父親健侯習練太極拳,並得伯父楊班侯的指點,深得楊氏拳學精要,集楊氏三代的練拳心得,將傳統楊式拳架逐步修定成爲寬大、舒展、柔緩的拳架,一套共八十五式,而楊澄甫定型架也成爲楊式太極拳的基本拳架。
  相片中褚掛亭、田兆麟、鄭佐平,均爲楊澄甫弟子;沈爾喬、錢西樵則爲田兆麟弟子。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