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87|回覆: 0

李翱教育過程本質的"復性"論(圖)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0-6-25 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25418348139454.jpg
8 [- [" E' N" b; N

9 m- d$ v* f/ @5 P' r% T% L$ O0 R * y- {' [* s/ G& u5 s2 C
    李翱,字習之,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出身於官僚世家。『幼勤於儒學,博雅好古,為文尚氣質。』(【舊唐書・列傳・李翱傳】)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登進士第,授校書郎。三遷至京兆府司錄參軍。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召為國子博士,直接從事教育活動。以後仕途頗蹉跎。
. w! z! @9 ~4 A! _3 z% Z' A8 |$ u. B) @
    李翱的學術思想受韓愈影響很深,同時也接受了佛家的許多觀念。他的教育思想突出特點是,把儒、佛兩家的思想雜揉在一起,尋求一種人格解放的道路和方法。雖然他自稱:『擇中庸之蹈難兮,雖因頓而不改其所為。……心勁直於松柏兮,論霜雪而不衰。』(【感知己賦】)並說:『嘉山松之蒼蒼兮,歲苦寒亦悴。吾固樂其貞剛兮,夫何尤乎小異。』(【釋懷賦】)好像他所堅持的是儒家傳統的中庸之道,實際卻不盡然。他是把【中庸】裏面的一番道理和佛教的理論相結合,進而把韓愈的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 ^( E' l% w- h
9 X4 D6 u  C! P% [. a  X    李翱論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三篇【復性書】,它們集中表述了他對人性及其教育過程的本質的看法。
* Q8 h3 U. L$ ]  Z4 I6 j7 b/ d; `/ [0 I  l) \. j% Y6 ?+ W
    他認為任何一個人都有『性』與『情』,而性是善的,情是惡的。他說:『性者天之命也。』『百姓之性與聖人之性弗差也。』『人之性皆善也。』就是說,人之性是天賦予的,任何人生來之性是一樣的,而且都是善的。這裏所謂的善,實際上是儒家的仁、義、禮、智等德性。他把宗法秩序所要求的德性,說成是人先天本性中所具有的,這顯然是對孟子性善論的繼承和發揮。他又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者性之動也』。『情者性之邪也』。『情者妄也、邪也。』就是說,性之動而產生情,情是邪惡的表現。他把情看成是要不得的壞東西,這顯然是接受了佛家世幻思想的影響。
4 K, P) N& z- s3 z/ D8 g
: e  L5 k, ^  a, v1 G  X    關於性與情兩者的關係,他說:『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就是說,情由性所產生,性通過情而顯露。他曾形象地比喻說:『水之渾也其流不清,火之煙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過也,沙不渾流斯清矣,煙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水與火就其本性都是清與明的,水由於沙而渾,火由於煙而郁。人就其性是善的,由於情而惡,如沙沉而水自清,煙消而火自明,情滅而性自充。所以,他說:『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過也,聖人得之而下惑者也。情者性之動也。百姓溺之而不知其本也。』就是說,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是因為他能保持天賦的善性,其善性不為邪情所匿,而一般人天賦的善性卻為邪情所昏惑,故其善性不能充分地顯露出來。他認為聖人與一般人就其先天的本性都是善的,是沒有差別的,所不同的是聖人能保持它,使之不為情所惑,一般人卻為情所陷溺而不知復其先天的善性。因此,性在聖人那裏充而明,在一般人那裏卻昏而塞。$ C0 g. G: _; s9 Q+ k

8 N, y" ^8 p( |    李翱從其上述的『性善』、『情惡』的基本觀點出發,認為教育的過程在本質上就應該是一個『復性』,即恢復或發展人先天的善性的過程。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