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5|回復: 0

关于"意见" 李世民与魏征(图)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7-14 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14341652660419.jpg
, U2 u& J, g9 B! H( w

# ^" Y* r1 [( E, Q) O
魏征画像。网上图片
" b$ L( b- [( }$ A

2 }0 K9 W: @0 I: k" ^1 b ; y  J( N) Y5 t' y4 x1 `
    屈指算来,专制社会的历史虽有几千年,圣君名臣却不多。不多,原因有多种,只以专制社会君主可以率性而为的环境而论,名臣就不会多。如果胆子不大,又缺少讲话的智慧,“谏”与“死”的联系程度就相当紧密了。于是人们提起魏征时,怀有的崇敬之情,往往不在于老魏的那些具体意见,而首先在于“敢”字。史上的君主提倡臣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人多得是,但真要有人提点像人话的意见,砍人头者不少,把人家发配到远处者更多。明智如李世民,最后不也把魏征的墓碑推倒了吗?后来念及老魏的好处才“复立碑”。当然,老魏再能,如果不遇到李世民,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名气。因此,后人一提老魏,必然想到李世民;说起李世民的时候,也忘不了“魏征”。君臣捆绑如此紧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 W! D  b4 v* U% r( D" B

0 {  l/ ^/ W1 ?# _    魏征一生也不算顺利,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曾出家当过道士。在隋朝做过小官,投奔过瓦岗起义军。唐立国后,先为太子李建成效力。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没有杀他,而且把他任为谏官之职,询问政事得失。贞观元年(627年),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贞观十七年(西元643年),病逝家中。老魏追随李世民十七年,一生给李世民提了二百多条意见,粗算一下,一个月一条。他的意见质量很高,不是某地名不好需要更名之类,也不是某处有裸体纤夫,可大力开发其旅游资源那类混账话。他的意见,对皇帝而言是关于长治久安的,对老百姓来说是关乎安居乐业的。在我国的历史上,魏征是提供重大意见最多的臣子,自然唐太宗可能是接受臣下意见最多的皇帝。 1 L' e8 Y  u6 j7 M; f3 X$ G  q" q1 S5 w

/ R6 E: g) i- R' y    唐太宗践皇帝位以后,虽然知道魏征有思想有见解,但对他的意见并不是特别认可。《资治通鉴》记述过这件事。建国了嘛,李世民自然要和大臣讨论治国策略,领导班子里意见不一致,魏征说大乱之后人心思治。封德彝认为老魏是发书生之言,信不得。虽然李世民对魏征所言“深然之”,但看那样子,只是觉得魏征的意见比当时的宰相封德彝的正确,经过内心反覆比较、衡量,才“卒从征言”。不惟如此,有一次李世民回寝宫后气呼呼地对长孙皇后说:“会须杀此田舍翁。”原因则是:“魏征每廷辱我。”什么是“廷辱”?字面的意思是“朝廷上当众侮辱”。其实,那是李世民的错觉,魏征不过是当着朝臣的面提深刻的意见而已。提意见,往往指手画脚面红耳赤,猜想起来,李世民可能觉得很没面子。执权柄者都有这毛病,一方面征求意见,一方面认为提意见者居心叵测,想方设法进行压制。真是伴君如伴虎,伴权如玩火啊!后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在意见的包装上下功夫──意见外层裹着甜腻的糖衣,让听者听了很舒心。世上是否有这样的好事,不得而知。实际中好像那个“太监劝谏法”并不顶事。记得黄仁宇先生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说:“太宗之受谏,不一定是以受谏为目的,而是表扬自己虚心明察做好皇帝的门面。”此话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李世民虚怀纳谏,从善如流,于己于人都有好处。没有李世民,焉得出一个魏征?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