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98|回覆: 0

臨汾:中國的搖籃(圖)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7-7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07363573563538.jpg


臨汾大中樓


W020100707363573670162.jpg


陶寺遺址中的古觀象台


W020100707363573818171.jpg


臨汾堯廟



    山西省臨汾市有個堯都區。顧名思義,堯都就是帝堯建立的都城。去臨汾遊覽,見到的人都說:臨汾是中國的搖籃。偌大個中國,怎麼會在臨汾這小小的地方生成呢?看來真有必要深究一番。

    探究大中樓

    去臨汾的路上,聽到有人說:『平陽府有個大鼓樓,半截子蓋到天裡頭。』

    平陽是臨汾古時候的名稱,看來這臨汾的大鼓樓可真夠高的了。然而,到了臨汾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不見大鼓樓。倒是有個樓,匾書卻是:大中樓。向路人打聽,他笑着指指大中樓,說那就是!大中樓就是鼓樓。鼓樓的確不低,高達40餘米,據說在我國現存的鼓樓里要算是最高的了。

    鼓樓四面是磚券門洞,洞額上都有題詞。東面的題詞是:東臨雷霍,是說東邊面臨雷山和霍山;西面的題詞是:西控河汾,是說西邊不僅要控制近在眼前的汾河,還要控制遠在天邊的黃河。南面的題詞是:南通秦蜀,秦蜀顯然是陝西和四川;北面的題詞是:北達幽并,幽是幽燕,可以直抵燕京了。這眼界真夠開闊了。臨汾能有這般不凡的鼓樓,鼓樓又能有這般不凡的題詞,據說和堯都有聯繫。

    披閱史書追根溯源。當初帝堯帶着先民在這裡住下,要和大家一起過安居樂業的日子。這個目標在今天看來沒有什麼高不可攀,然而,在那時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吃飽肚子就很難。雖然,那時候人們已不純粹地茹毛飲血了,神農氏炎帝發明了農業耕種,眾生可以從土地獲得吃食。可是,要在土地上收穫填飽肚子的五穀,不是捨得賣力就行,常常是流着汗水撒下種子,卻有種無收,或者廣種薄收。原因在於,弄不清到底啥時候播種最好。往昔人們都是根據湖水的大小來決定播種日期的,湖水漲了,一般天氣就熱了,就該下種了。但有時刮過幾陣西北風,天氣驟然變冷,種子別說發芽,全凍在地里了。這一來,人們餓肚子不說,再待天暖耕耘,連種子也沒有了。看來,把握下種的日子是那時的頭等大事。

    帝堯就從這頭等大事入手了。據【尚書・堯典】記載,他命羲氏與和氏分別到陽穀、昧谷觀察日出日落,掌握四時變化,進而確定歲月輪迴。經過幾載辛勞,終於有了收穫。他說:『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將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啊!你們羲氏與和氏啊,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天,要用加閏月的辦法確定春夏秋冬四季而成一歲。』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認識了日月輪迴的規律,知道了應該將種子播在溫暖的時節。也許在當代人眼中這不過是個小小的發現,可是當初就是這發現結束了廣種薄收、甚而有種無收的時期。一個生產力十分低下的時代過去了。史書將這段歷史稱為:帝堯欽定曆法,敬授民時。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