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儒帥佛道法

孔子不是標題黨--【論語☆子張第十九】串讀

[複製連結]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12-8 21:26 | 顯示全部樓層

19.24【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爲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叔孫武叔誹謗仲尼。子貢說:『(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仲尼是毀謗不了的。別人的賢德好比丘陵,還可超越過去,仲尼的賢德好比太陽和月亮,是無法超越的。雖然有人要自絕於日月,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孔子算到了『三桓之子孫,微矣。』不出一代,也就應驗了,但是叔孫武叔恐怕是對孔子身後之事是做夢也想不到的。

19.25【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爲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爲知,一言以爲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陳子禽對子貢說:『你是謙恭了,仲尼怎麼能比你更賢良呢?』子貢說:『君子的一句話就可以表現他的智識,一句話也可以表現他的不智,所以說話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夠順著梯子爬上去一樣。夫子如果得到封地或采邑,正如有一句話說的,「創立它的基礎,社稷就會興立,治理它的政治,政事就能運作;安撫它的人心,百姓就會歸順;動員它的力量,百姓就會響應。」(夫子)活著是令人無限崇敬的,(夫子)死了是令人無比哀傷的。我怎麼能趕得上他呢?』

子貢對於孔子的敬仰是十分由衷的。他相信如果孔子能得志的話,那麼對於治理國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謂『立之,斯立』,是指立國之初,打下其基礎而言。孔子如果得志,首先還是『必也正乎其名』,正所謂『民無信不立』,孔子必定『先之、勞之』。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另一方面則『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 『先難後獲』,『先事後得』,能夠做到這兩點,正所謂『聖人恭已正南面而已』。

所謂『道之,斯行』,是指管理這個國家,就能使之正常的運作,並如期走上正軌。孔子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又云『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應該說孔子對於如何管理一個邦國,是心中有數的。

所謂『綏之,斯來』就是說安撫人心,百姓就會主動歸順。:所謂『來之』,就『近者說,遠者來。』孔子只要舉直措諸枉則民服,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因他知道『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又云:『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所以,他要使一個國家興盛,甚至和管仲一樣『霸諸侯』『而不以兵車』並不是難事。

所謂『動之,斯和』就是說如果什麼重大的舉措,舉國內外都會主動響應。這是說要動員這個國家做點什麼事情,是沒有難處的。如果遇上類似『陳成子弒簡公』這樣的事情,他老人家沒準來個『以有道殺無道』也很有可能的事情。如果孔子得志,『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也是有可能的。

孔子總結過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並指出『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爲仁。』

但孔子一生不得志,恰恰是他不放棄自身的原則和追求。只是他稍作妥協,得到一塊封地並非難事。但是孔子認爲『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在子貢眼裡,他知道以孔子的才能,他能夠得到什麼,但是孔子爲了『不害仁』,所以寧願『殺身以成仁。』故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對於孔子這樣的偉大人物,並不在於他曾經得到過什麼,然後又做出什麼業績。而且在於以他的能力和才幹,他應該能得到什麼,但是他爲了捍衛原則,他寧願自己『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不惜自己被埋沒。針對子貢所言,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其實也可以說,中國歷史發展到能出現象孔子這樣的偉大人物,應該說是華夏文明積累的必然成果,是十分光彩的事情;但像孔子這樣的人卻不能見稱於當世,終生不得其志,恰恰又正是這個具體時代的悲哀所在。但是作爲孔子本人則是認爲『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相信他對於世人的不理解,同樣也是『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溫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貢作爲一個通達世事的人物,他未必如同孔子一樣執著和堅守,但是他深深明白孔子只所以最終只能『溫櫝而藏』,無非不過替天下蒼生開出的『善賈』不可能被當時的任何統治者所接受罷了。所以,子貢說:『孔子生前令人無比的尊敬景仰,死後令人無比哀傷惋惜。』

大隱隱於世的孔子,生前也並沒有多大的名氣,其真實的思想甚至幾千年後亦未必爲人們所知曉。其去世以後,卻名聲大振。【呂氏春秋】說:『孔、墨之弟子徒屬,充滿天下,皆以仁義之術教導天下。』所以經歷秦亡的歷史教訓以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孔子的仁學思想,推行一定的王道之治。儘管後世所尊奉的孔子的形象並不是真實的孔子,但是正爲孔子在民間一度有巨大的影響力,所以封建統治者才不得不在表面上尊奉他,給他聖人的封號,同時也不得不粉飾他,不得不歪曲他的學說和觀點。

但是不管孔子在身後是如何被利用過,被粉飾過,如何被毀損過,如何被打倒過,一本【論語】放在那裡,仍然能夠讓後人去還原他真實的思想和觀點,也絲毫無損於孔子的偉大和光芒。誠如孔子所言,『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必有所試。』如果一個歷史人物在二千多年之後,不管如何被塗污過,不管如何被虛無過,但是他的思想和學說中仍然能爲世人所認可和接受,仍然能給今人以啟迪和借鑑,恰恰正說明其思想至少有一些是不可磨滅,不可背棄,不可摒棄的。對於孔子,既然不能因爲他是古人,就出於崇古人爲地抬高他,也不能因爲他是古人,就出於尚今人爲地貶低他。穿越歷史所籠罩在孔子身上的重重迷霧,拂去歲月所積累在孔子身上的厚厚塵埃,洗淨後世所附會在孔子身上的層層迷彩,摒棄現在所圍繞在孔子身邊的種種浮躁,用孔子教給我們的質樸道理和冷靜智慧,靜下心來面對這位走下聖壇而又仍然屹立不倒的先賢智者,依然能夠見證他偉大的思想,依然能夠感受他博大的心懷。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