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3|回覆: 0

[詠春拳] 蔡李佛愛國愛家歷史軼事

[複製鏈接]
里人 發表於 2012-1-1 22: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江門日報
武術網資料
蔡李佛是我國傳統武術流派之一,有170多年的歷史。
  蔡李佛拳的創始人陳享(1806-1875,字典英,號達亭),年輕時曾先後拜鼎湖山慶雲寺的獨杖禪師之徒陳遠護、至善大師門徒李友山和少林還俗和尚蔡福為師。後將所學武功去蕪存精,於1836年創造了一套集多家拳法於一身、攻防兼備、剛柔並濟的武術體系,記錄下來的套路拳譜多達193本,有『南拳北派化』之稱,命名為『蔡李佛拳』。國際武術界有『北有太極、南有蔡李佛』之說。
  在鄉中父老邀請下,陳享在家鄉新會崖門京梅村緣福陳公祠設立洪聖館,傳授武學。歷經170多年的發展,現在,全世界有35個國家的300多萬人愛好蔡李佛武術。
  蔡李佛武術的百年發展史是一部鋤強扶弱、保家衛國、抵禦外侮、愛國愛家的歷史。
  ●傳承人剪影
  在新會區崖門鎮京梅村最古老的建築緣福陳公祠前,不喜歡張揚的陳忠傑,劍眉下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隱約掠出堅毅的眼神。幾名村民坐在魚塘邊,悠閒地抽着水煙筒,沒有人知道陳忠傑在想什麼,也不會在意他想什麼。
  『為經濟不發達的家鄉做點事是我的初衷。以武促商,以商養武,保持傳統,是我一直在尋找推廣發展蔡李佛文化的平衡點,但現在只是起步階段。』48歲的陳忠傑說。
  這名從小就與蔡李佛結下淵源的警察,憑着20多年從警生涯造就的嚴謹沉穩性格,和習武之人少有的文化內涵,把振興京梅村蔡李佛文化品牌的重任,扛在了自己肩上,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前行……
  1 8歲時,跟着老人學打拳
  『我出生於京梅村,6歲時便模糊知道京梅村有蔡李佛武術。』6歲的陳忠傑,在這個安謐祥和的小村莊,體會不到城市小孩在遊樂園玩耍的樂趣,也沒有3歲便要進入幼兒園讀書的『學習壓力』,每天晚上最開心的事情,便是在曬穀場上聽老人們講蔡李佛創始人陳享公的傳奇故事。
  8歲時,陳忠傑已不再滿足於只聽故事,而是開始跟從老人們學打拳。『生於京梅村,便註定和蔡李佛結緣。當時,京梅村練蔡李佛拳的青年約有200人,一招一式,都跟在老人屁股後面模仿。蔡李佛拳對基本功的要求非常嚴格,為了讓我們扎馬步轉身時保持步伐不動,師傅在我們腿邊燒一炷香,只要身形稍微偏差,就會被燙傷。』
  當時,沒有多少人會想到,跟在老人屁股後面模仿學習招式的這名小孩,日後會成長為蔡李佛拳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和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會長,擔當起傳承蔡李佛文化的重要角色。
  2 讀高中時,開始研究蔡李佛文化
  上世紀80年代,陳忠傑到會城讀高中,雖然學習緊張,但從小喜歡聽故事的他,依然對陳享公的傳奇人生抱有極大興趣。只要有時間,他便會坐車回到京梅村,『神會』樹下老人口中的陳享公。
  聽得越多,便越想了解;了解得越多,便更想深入了解。『陳享公是心存民族大義的英雄,他的人生軌跡給武術愛好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空間。』只是高中生的陳忠傑,開始有意識地收集、研究蔡李佛文化。
  高中畢業後,陳忠傑的師傅陳華燦到梅江村傳授蔡李佛拳。還沒有找到工作的陳忠傑,每天都到拳館,在學習蔡李佛拳之餘,開始和師傅探討拳理。
  那一年,陳忠傑開始當起小師傅,向一些剛學習蔡李佛的弟子傳藝,還組織策劃比賽活動。晚間,他便靜靜地呆在家裡,學習蔡李佛拳理和文化知識。
  3 中年時,擔當起傳承者角色
  1984年,陳忠傑成為一名人民警察,紮實的武術功底讓他在工作中遊刃有餘。『從事交通、治安、緝毒等工作後,沒有太多的習拳時間,但只要一有空,我就去會館打拳。』陳忠傑對蔡李佛拳的熱愛絲毫不減。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對蔡李佛拳的推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練習或熱心於蔡李佛的人越來越少。『青年人都忙於賺錢,逢年過節,在京梅村敲鑼打鼓舞獅和表演武術的人,不是近80歲的老人,就是幾名小學生,甚至加上精神有點問題的村民才能勉強成隊。』看着作為蔡李佛發源地的京梅村,武術和獅藝的傳承到了瀕危地步,陳忠傑十分痛心,但已是公務纏身的他,卻也一籌莫展。
  『……故鄉村頭這百歲的老榕,祖輩栽種灌溉,寄望婆娑長綠。前輩蔭下閒聊,總是津津樂道。我輩辭它而去,並非忍心無悔。』陳忠傑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1999年,86歲的師傅陳華燦的臨終囑託讓陳忠傑開始了從蔡李佛弟子向蔡李佛文化傳承者角色的轉換。
  『面對師父臨終前的囑託,作為蔡李佛弟子,我責無旁貸。從那一刻起,我發誓要將蔡李佛拳法及其文化發揚光大。』那一年,陳忠傑組織成立了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成立初期只有20多名會員。
  『當時,新會人對蔡李佛的認識基本是空白的。成立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之初,我們面對的最大困難便是市民不了解蔡李佛,認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拳會。至於蔡李佛的發源地是不是在新會,他們不關心。』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忠傑通過自己的關係,艱難地找資金支持着蔡李佛發展。
  4 要讓更多人領會中國武術的精神內涵
  上世紀90年代末,在蔡李佛的發源地學習蔡李佛拳的人廖廖無幾,但這一拳術卻在東南亞、美洲、歐洲的武術界享有盛譽。出於溝通同門的想法,2001年,陳忠傑和旅居澳大利亞的陳享公玄孫、蔡李佛第五代嫡傳人陳永發,着手籌劃海外弟子回新會京梅村認拜始祖陳享公的溯源歸宗活動。
  2001年12月,京梅村蔡李佛洪聖始祖館重修落成揭幕。來自澳大利亞、智利、美國等13個蔡李佛海外分會和香港、澳門、廣州、中山等國內蔡李佛分會的1000多名弟子參加揭幕儀式和溯源歸宗活動。這是蔡李佛拳術開創165年來,參加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2002年,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再次組織了大型國際性武術文化交流活動。2006年12月,在紀念蔡李佛創立170周年和陳享誕辰200周年之際,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蔡李佛洋弟子再次聚集在新會。
  採訪中,陳忠傑多次強調『蔡李佛文化』的理念。在他看來,蔡李佛武術不僅僅是一種拳術,更是一種傳統文化。『雖然陳享家族一直有一代傳一代手抄拳譜的傳統,但京梅村以前並沒有人對蔡李佛拳發源的史料進行過完整記載和整理。』今年48歲的陳忠傑研究蔡李佛武術文化至今已有20多年,整理編寫了近10萬字的蔡李佛曆史及功法原理資料,這對於研習和傳承蔡李佛文化是大有作用的。
  從2001年起,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陸續註冊了教育培訓、音像圖書等6項蔡李佛專利。近期,陳忠傑為即將於6月份開拍的動作喜劇電影【蔡李佛拳——2010】協助編劇和設計武打動作。該電影將在廣州亞運會開幕前後在全國上演。
  『等我退休了,將把精力都投到蔡李佛武術的推廣和傳承中,讓更多人領會到中國武術的精神內涵。蔡李佛屬於中國,更屬於世界。』陳忠傑說。
  ●問策專家
  利用特殊資源營造『影視效應』
  『應充分利用蔡李佛武術文化的可開發資源,打造獨特的傳統文化品牌,提高新會的國際知名度,促進文化、旅遊等產業的發展。』前廣東省武術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武術協會傳統拳委員會副主任董德強在接受採訪時說。
  董德強說,目前,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所租用的體育場地,只能容納50人練習。拳會常年還接待國內外的武術愛好者到此參觀交流,作為一種本土武術文化的傳承基地,其形象難免顯得侷促。當地政府可築巢引鳳,引入各種資金投入,大手筆、高起點、有規模地打造國際性的蔡李佛武術文化基地,樹立特色的傳統文化品牌,以其作為一個支撐點,對外宣傳推介新會;還可以利用蔡李佛武術的特殊資源,營造『影視效應』。
  ●政府思路
  固本培源 推廣品牌
  近年,各級部門日益認識到蔡李佛是世界上獨特的文化品牌,是新會的一筆無形資產,必須固本培源,保護、推廣和利用好蔡李佛品牌。
  記者從新會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悉,各級部門為此做了不少富有成效的工作,如,多次舉辦大型的國際性武術文化交流活動,多次組隊參加全國、省、市傳統武術比賽和運動會,努力促成了蔡李佛拳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外,新會區政府投入100萬元,擴充從京梅村村口到始祖館的道路;出版蔡李佛長篇小說【洪聖蔡李佛】、攝影集【新會蔡李佛】。在崖門黃沖小學掛『新會區蔡李佛武術學校』的牌子,利用體育課對小學生進行蔡李佛武術教學,並逐步輻射到全區中小學校。
  為了加大對蔡李佛武術的保護力度,新會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制訂了一系列保護計劃:包括對蔡李佛拳術進行專項普查,建立系統的檔案;對蔡李佛拳術傳人實行保護、鼓勵,建立傳承機制;舉辦蔡李佛拳術培訓班;把京梅村洪聖始祖館作為蔡李佛拳術推廣的重要基地,做好蔡李佛拳術發源地的保護和發展規劃;組織專家學者和各武術流派名家,對蔡李佛拳術進行專題探討研究;定期組織大型的國際武術交流活動,進一步提高蔡李佛拳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等。
  ●記者手記
  只有傳承才能繼往開來
  『呼-哈-呼-哈』,不少像記者這樣的80後青年,都曾經喜歡照着電影裡的『招式』打拳,也曾經為少林功夫而痴迷。兒時的我,還一度準備棄學到少林寺習武,可惜父親不給路費。
  大學畢業來到新會工作後,了解到原來距離家鄉不到300公里的新會還有蔡李佛拳。兒時的我,怎麼不早早知道蔡李佛拳呢?至少,到新會的路費自己還是有的。
  自小喜歡功夫的我,通過了解,得知『蔡李佛』三個字並不那麼簡單,字面之外還承載了太多的文化底蘊,不但拳法出自『蔡』、『李』、『佛』三家,更形成了一整套富有地域特色和生命力的武術文化體系,是新會揚威寰宇不可多得的文化招牌。
  通過蔡李佛弟子們多年的堅持和新會政府部門的努力,在短短幾年內,蔡李佛改變了『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現狀,很多市民開始認識蔡李佛,但僅僅停留地認識這個階段顯然是不夠的。
  據介紹,蔡李佛在東南亞、美洲、歐洲的武術界享有盛譽,海外蔡李佛弟子不計其數。我們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活招牌,促進當地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盤活相關產業經濟呢?文化保護『避世就是自取滅亡』,下一步,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好好利用祖先留下來的這一珍貴遺產。
  莫忘京梅村,這裡走出了陳享公,走出了蔡李佛。莫忘『避世就是自取滅亡』,保護的同時要傳承,因為只有傳承才能夠繼往開來,才能夠生生不息。
 
imagesEE_20100513_022425_30511.jpg

陳忠傑

imagesEE_20100513_022425_7175.jpg

在新會京梅村表演蔡李佛武術。

imagesEE_20100513_022426_83840.jpg

蔡李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掛牌儀式暨【蔡李佛——2010】電影啟動儀式。

imagesEE_20100513_022426_40986.jpg

洋弟子學習蔡李佛武術。

imagesEE_20100513_022427_62252.jpg

香港電影功夫明星劉家輝(穿綠背心者)等人學習蔡李佛武術。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