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37|回覆: 0

[考古觀點與研究] 考古發現:滎經古嚴道文化與巴蜀文化的淵源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07-5-25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1]考古發現:滎經古嚴道文化與巴蜀文化的淵源[/h1]滎經歷史悠久,建制古遠,其歷史可以上溯到古史傳說中的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時代。滎經地域早在新石器時代便已有先民在此活動(這一點從滎經縣城嚴道同心村出土的大批磨製石器便足以印證)。據考證,古蜀國三大古族(蠶叢氏、柏灌氏和魚鳧氏)中的蠶叢氏和魚鳧氏便來源於夏商之際的岷江上游的滎經及其附近地區,其文化與黃帝、顓頊有關。相傳古蜀國的君主便是顓頊帝的後代支庶。【史記・夏本紀】記載:鯀之父曰帝顓頊。據考:黃帝二子昌意、玄囂。顓頊者,昌意之子;帝嚳者,玄囂之子也。厥後虞、夏皆顓頊後,殷、周皆帝嚳後。鯀乃禹之父。故,舜、禹皆顓頊後。
[h2]古蜀蠶叢佐證今滎經應為上古顓頊帝的出生地[/h2]
【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帝顓頊。』據考證『蜀山』、『若水』皆在滎經。據【中國歷代帝陵】(大連出版社)一書也載:『顓頊,姓姬,號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生於若水(今四川滎經縣),居於高陽……』。同時,我國近年來對古蜀蠶叢的考古研究也進一步佐證了滎經為顓頊帝故里。歷代蜀王(相當於王朝),有歷史記載的只有5位,即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鱉靈。但實際上的蜀王朝當不僅限於上述幾代。【蜀王本紀】:『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灌,後者名魚鳧。在商周時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隸制政權蜀國,可能便由蠶叢、柏灌、魚鳧相繼建立。
至於蠶叢氏的由來,目前學術界比較流行的觀點是,蠶叢氏來自邛崍山、岷山一帶的青藏高原的古羌族或古氐羌族,而滎經古時恰為氐羌地,且邛萊山(據考證,邛崍山即大相嶺)也在今滎經境內。加之從『蜀』的字面意思上看,『蜀』實指蠶,而滎經四季冬暖夏涼,氣候溫暖濕潤,比較適合蠶的繁殖。據【史記・五帝本紀】載云:『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宋代著名學者羅泌【路史】記載:『(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蠶,故祀先蠶。』而據清馬嘯【繹史】卷五引【黃帝內傳】稱:『黃帝斬蚩尤,蠶神獻絲,乃稱織維之功。』據史料,蠶叢族的主要特徵是養蠶,蠶叢的主要功績是改良蠶種和開拓絲產品貿易。據此似可表明,養蠶是由嫘祖最先開始,後蚩尤族(居住在今天的山西南部)發明了織絲技術,再由蠶叢對蠶種進行改良並開拓了絲產品貿易。開國蜀王蠶叢被封為『青衣神』(青衣即青衣縣,其地域原屬於嚴道縣,後分設立縣),歿葬瓦屋山。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也謂蠶神為『青衣神』,由此,『蜀』與滎經的淵源可見一斑,而瓦屋山自古均隸於滎經,瓦屋山謂之『蜀山』也就更為合理。
至於『若水』的位置,【索隱】云:『江水、若水皆在蜀』,而郭沫若也有沫、若之說,認為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而滎經位於青衣江的上游,也屬若水範疇。【史記・五帝本紀】稱『黃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同時又云『昌意居於旄牛徼外而娶於蜀山氏』(這裡的旄牛,即旄牛縣,在今漢源縣一帶)。可見,旄牛徼外應指今雅安市滎經縣一帶。這裡的『蜀山氏』應是指古蜀國的蠶叢或是在巴蜀大地上比蠶叢再早一些的部落首領。
[h2]滎經嚴道古城遺址文化具有舜文化的印記[/h2]
魚鳧氏是舜文化的繼承者。據考證,魚鳧氏來自夏商時期岷江上游地區,並約於殷商中葉建立了魚鳧王朝(古蜀王國)。所謂帝舜不傳位其子,而禪位於禹,其實,據【韓非子・說疑】稱:『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似可表明舜王朝最終也是一個失落王朝,其族人亦可能有入川者。【山海經・大荒南經】便有舜的後裔巫至民進入四川盆地的記載。舜的後裔巫至民入川前曾『以鹽立國』,以今巫溪河谷為中心的長江三峽一帶建立過『巫至國』。所謂『巫至民分姓,食谷;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穡,食也』,表明他們入川後已成為貴族統治階層。為此,筆者認為:既然顓頊出生於岷江上游『旄牛徼外』的滎經,那麼滎經在當時與中原文化的聯繫就應該比較緊密,加之,虞舜也為顓頊帝之後裔,因此,在舜死於南巡途中後(舜族是著名的南遷部落或王朝,相傳舜南巡而死在蒼梧,葬於九疑山),其族人便極有可能入川,並來到祖先(顓頊)的出生地滎經一帶。後來,他們逐步北移,在夏商之際,又從都江堰市灌口一帶遷徙至成都平原。舜文化的一個主要特徵是縱目(相傳只有虞舜的眼睛有兩個瞳孔),且崇拜數字七,舜族人也最早觀測日月五大行星(七曜)。而考古發現,滎經的嚴道古城遺址與古嚴道所屬的今雅安市雨城、天全、蘆山,以及川西廣漢三星堆遺址都有很多相似之處,特別是嚴道古城遺址和廣漢三星堆遺址都帶有舜文化的印記,如嚴道古城遺址發掘出的『巴蜀圖語』印章和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眾多凸目青銅面具(其造型源頭可追溯到舜目雙睛)。因此,筆者認為,滎經有可能是舜的後裔巫至民人入川後的第一站(目前,甚至還有人提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眾多青銅製品,其原料有可能也來自古時銅礦富集的滎經),後來舜族人演變為魚鳧王族,並逐步北遷,直至最終取代蠶叢王朝,而廣漢三星堆遺址則極有可能便是魚鳧王族建立的早蜀王國的都城。記載於西晉出土的【竹書紀年】,其文云:『後桀伐岷山,岷山莊王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愛二女』。此事約發生在公元前1600年之前(夏王朝末年)。這裡的岷山莊王應是指魚鳧氏。或許正是夏桀伐蜀,促成了魚鳧王朝的解體,並由後來的杜宇王朝所取代(有史記載,古蜀王國曾與商王朝發生或和或戰的多種關係,殷末協助周武王滅商,周初成為西周封國)。
[h2]西周時的蜀國已及滎經地域[/h2]
西周時代,來自朱提(今雲南昭通)並同江源(今祟州中西南)女酋長梁利結合,以教民務農的望帝杜宇(杜宇致力於發展稻作農耕,是最早開發成都平原的主要功臣,後世因之將杜宇奉為農神),取代了魚鳧氏族而稱王於蜀。杜宇又稱望帝,建都鄲邑(故址在今鄲縣城北,即民間傳說中的杜鵑城),又在翟上(今雙流縣牧馬山一帶)建立陪都。杜宇致力於耕戰,蜀國實力大幅度上升,開疆拓土,北達漢中,南至宜賓,東越涪水,西抵青衣江,成為西南泱泱大國。春秋初葉,來自長江中游荊楚地區的鱉靈,因治水的機遇被望帝杜宇委以重任,『任以為相』,後因治水有功,得到蜀人擁戴而掌握了蜀國大權,最後迫使杜宇將王位禪讓於他,自立為蜀王,建立了開明王朝(開明王朝傳12世後為秦惠王所滅)。開明王朝繼續擴張勢力範圍,國力雄厚,一度東伐楚國,並與西秦頑強抗爭,奪取了南鄭(今陝西漢中東)地區。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初(相當於春秋早期),開明王朝建都於廣都樊鄉(今雙流縣境)。約公元前4世紀前後(戰國初),九世開明帝開始仿效華夏禮樂制度而立宗廟,又把都城從廣都樊鄉遷到今天的成都。此後,成都成為全蜀的政治文化中心。從西周起,蜀國領域已及今滎經縣境。
[h2]嚴道的由來與古嚴道居民的構成[/h2]
滎經最初的居民是由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氐羌系統的徙、笮、青衣等族人及外來的楚人(也應該包括有舜的後裔,因楚文化也有舜文化的成分)構成。春秋戰國之際,楚莊王之後裔岷山莊王,約於公元前六世紀至四世紀,以滎經城為中心的楚人建立了附庸於楚國的岷山王國。滎經在岷山莊王管轄時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水、陸交通十分方便,所以成為楚國從麗水地區運送黃金的轉運站。岷山莊王以莊為氏,他是楚王派在滎經管理麗水地區黃金的代理人。至秦滅蜀後,岷山莊王族被迫『南遷滇池』,因而後來的滇王莊嬌也應是楚莊王之後裔。公元前六世紀時,滎經便已是蜀國開明王朝的銅冶基地,同時也是開明蜀國的銅器、氂牛、笮馬貿易的中心。為取得氂牛、笮馬和銅冶資源,秦國於公元前329年吞併蜀國,並從上郡(現陝北地區)遷來大批『嚴允』羌人,不久便以『嚴允』羌人和本地人『迎』部羌人(戰國時期南遷的羌部落之一部,該羌人部落酋長叫『迎』),修築了從臨邛(今邛崍市臨邛鎮)至今滎經的道路,秦時『嚴』與『迎』同音,故所修之路稱為『嚴道』(此路漢代時,從成都起經嚴道至雲南,可直達緬甸北部,再轉至印度,此路與通過各部落的民間商路合稱為古代『南方絲綢之路』。2004年發現於雅安滎經縣的東漢『何君尊楗閣』摩崖石刻便印證了此路的存在)。公元前316年,秦在此設置嚴道縣(治所就在今滎經縣嚴道鎮的近郊六合鄉古城坪),隸於蜀國守。公元前312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秦惠文王的異母兄弟樗里疾因戰功顯赫並從楚國奪取漢中而封爵於嚴道,號為『嚴君』,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三年),樗里疾被任為秦國相。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秦廢蜀國守,設蜀郡,嚴道隸之。公元前223年,秦滅楚,遷楚莊王(於公元前613―590年在位,為春秋五霸之一)之後於此,因而嚴道又名『莊道』,直至東漢因避漢明帝劉莊之諱而停用此名。漢文帝劉恆(公元前179-156年)時,賜幸臣鄧通於嚴道銅山冶銅鑄錢,隨即有『鄧氏錢,布天下』一說。直至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唐設『榮經縣』。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榮字改木從水,『榮經』設為『滎經』。
由此看來,滎經古嚴道文化應早於廣漢三星堆文化,滎經也是巴蜀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注釋:
1、嚴道:秦惠文王初設縣時,轄區包括今滎經、雨城、名山、蘆山各區(縣),天全縣東部及洪雅縣的部分地區,並遠及青衣羌國地(今寶興)、徙國(今天全西部及瀘定)。其範圍最大時,除包括今天的整個雅安市外,東可達名山以東,包括洪雅的全部或大部,西還包括今瀘定、康定、雅江、九龍一帶。
2、人皇:即『人帝』。傳說顓頊帝兼管天神、獄鬼、人間,所以被稱為『天帝』,在顓頊帝『通天絕地』之後,其以後的帝王便稱為『人帝』。
3、文中『迎』部羌人的『迎』字都應無『辶』部首。
參考文獻:【史記】、【竹書紀年】、【山海經】、【路史】、【繹史】、【滎經縣誌】、【氂牛道考古研究】、【中國歷代帝陵】等。

作者單位:滎經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原載:中國考古網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