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41|回覆: 0

[經濟考古] 尼雅遺址中國考古揭秘 精絕國農業考古資料搜括記述(一)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07-5-25 07: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尼雅遺址中國考古揭秘 精絕國農業考古資料搜括記述


提要:本文利用尼雅遺址考古發現的大量遺蹟、遺物和衣文資料,對精絕國時期尼雅河尾閭地帶的自然生態環境;農業種植結構狀況;農耕、收穫、糧食加工與紡織工具;水利灌溉與凌陰設施;精絕人的農時觀念與農田管理;以及精絕國的畜牧業及皇家牧群;土地的所有制形態;實物稅徵收制度等諸多方面進行了考察,大致勾勒出了古精絕國的農業經濟面貌。屬筆者對精絕國農業考古發現前期研究的學術報告。

來源:中國考古網

關鍵詞:農業種植 畜牧業 土地所有制 實物稅

尼雅遺址位於新疆自治區民豐縣北境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約150公裏的尼雅河尾閭地帶。據考古調查:尼雅河尾閭地帶的沙丘與沙嶺之間,南北約25公裏長,東西約7.2公裏寬、總面積約18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遍佈着寺院、官署、住宅群、種植園、冶鐵作坊和墓地等古代遺存⑴。1931年2月,斯坦因在這裏曾發現一枚漢簡上有地名『精絕』二字。該漢簡稱『……漢精絕王承書從……』⑵大意是:X年X月X日,負責西域事務的官吏向臣屬於漢朝的精絕國王下命令等等。從此漢簡得知,尼雅古城即是西域三十六國中的『精絕國』故址。
【漢書・西域傳】云:『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裏。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尉、左右將、譯長各一人。北至都護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裏,南至戎盧國四日行,地q狹,西通G彌四百六十裏』⑶。由此可見,這裏當年曾是西域絲綢之路南道上一個擁有近四千人的綠洲王國。這就是說,尼雅遺址,西漢時為精絕國故地,東漢時雖歸鄯善國統轄,但後來又度復國,即衣文書中所見的『凱度多州』之地。
從1901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首次進入尼雅遺址掠奪性挖掘算起,『尼雅考古』已走過了一個多世紀曆程。近20年來,大規模的科學考察和考古發掘,正在進一步打開歷史的封塵,為研究西域文明和絲綢之路提供新的依據。以至時至今日,人們把它稱為『東方的龐培』、『古代夢幻都市,本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本文打算就尼雅遺址考古發現的與農業有關的遺蹟、遺物,結合尼雅遺址出土的衣文殘卷中的相關記述,對精絕國的農業狀況作以探索。本文的副標題之所以為『精絕國農業考古資料搜括記述』,是因為限於資料,在目前的狀況下,我們還不能完全揭示出精絕國的農業經濟面貌,一些問題還只能就資料論資料,也就是說,現有資料本身並不具備拓展一些問題的研究空間的條件。故雖說是對尼雅遺址農業考古的揭秘,實際上不如說是對精絕國農業考古資料的搜括記述。

一、精絕國時期尼雅河尾閭地帶的自然生態環境


為了對精絕國農業狀況有一個比較直觀的了解,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精絕國時期尼雅河尾閭地帶的自然生態環境。尼雅河發源於崑崙山北麓的呂什塔格冰川,精絕國時期尼雅河的流量我們無從得知,尼雅河尾閭地帶的自然生態環境我們也不曾看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當時除了尼雅河的水量肯定比現在大,流經的距離肯定比現在遠以外,其自然地理環境與今天的塔裏木盆地南緣的『民豐綠洲』基本相似。我們不妨透過當今『民豐綠洲』的自然地理環境去尋找精絕國當年自然生態環境的影子。
所謂『民豐綠洲』即指生活在尼雅河水系範圍內的『民豐縣居民區』。民豐綠洲,背倚莽莽崑崙,面朝無垠沙漠。全境沙丘連綿,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向東傾斜。現在的尼雅河是民豐縣境內最大的一條季節性內陸河,河床平均寬度達一公裏,從呂什塔格冰川腳下奔流直瀉200餘公裏,年平均流量1.8億立方米,溢出泉水達0.36億立方米,最後消失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每年五到九月,尼雅河洪水佔全年的79%。其它時間,中游以下基本斷流,主要靠泉水補給。『民豐綠洲』現在近三萬居民,大部分生活在尼雅河水系範圍之內。現在尼雅河斷流處在卡巴克・阿斯喀爾小村(『卡巴克・阿斯喀爾』意為『吊葫蘆』),比起精絕國時期已經向南退縮了近50公裏。卡巴克・阿斯喀爾小村現有110戶人家,435口。種植小麥、玉米、棉花、蔓青、白菜、飼養羊、牛、駱駝、馬⑷。從卡巴克・阿斯喀爾小村往北,精絕國故址已經被遠遠的拋在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
從考古發現看,尼雅河的文明最早始於該河流出山口地帶的階地上,在那裏調查者曾發現了兩個打制石片和細石器遺存的地點:XNF―87地點:位於尼雅河兩主源匯合點以北約15公裏,納格日哈納西北第三級洪積扇地面,在此曾發現5件錘擊石片;XNM―87地點:位於尼雅河東源烏魯克薩依與西源匯合點以南的三角地帶,海拔2500米左右。此地有豐富的細石器遺存,調查者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範圍內,即採集到楔形細石核、細石葉、加工細石葉、石片等140餘件⑸。估計它們的時代有可能在距今7000―4000年這個範圍。這是人們最早進入尼雅河流域活動的證據,也是尼雅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發端。這些細石器的製造者不一定是精絕國人的祖先,但有可能他們的腳步也邁向過尼雅河下游。
據【漢書・西域傳】記載: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地區,在歷史時期曾是我國西北農業發達的地區之一。兩漢時期通往西域絲綢之路南道上的鄯善、且末、精絕、G彌、渠勒、于闐、莎車等及位於北道上的樓蘭、危須、犁、渠犁、龜茲、姑墨、溫宿、尉頭、疏勒等綠洲城國都有較發達的農業或畜牧業。這些綠洲城國都興建在河流的下游三角洲或沿岸地區,如精絕國就位於尼雅河下游三角洲,且末國就位於車爾臣河沿岸的沖積平原上等。這些綠洲城國的農業用水主要依靠河流的灌溉。相關資料顯示: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部邊緣和南部邊緣,均有地質時期形成的黃土層,黃土層的承水性較強,因而河流的尾閭多在黃土地區積聚為沼澤湖泊,形成綠洲。人類的聚落、城鎮在綠洲上的出現,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選擇和利用,同時也對這一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構成了破壞。因為人類所進行的各種生產活動都是在黃土層上進行的,沙漠邊緣的黃土層,一般都比較薄,經過人們長期的耕種以及其他各種生產活動,諸如修渠、植樹、建造房屋、城池,鑿墓等等。常常會使黃土層遭到破壞,使地表支離破碎,在黃土層下,是深厚達數百米以上的粉沙,當黃土層出現破壞以後,河水很容易出現滲漏現象,將大量的河水滲漏到地下的粉沙層中,從而減少河水的徑流量,致使河流退縮。黃土層破壞的另一個嚴重後果,是導致地下粉沙出露,在風力作用下飛揚移動,形成流動沙丘。歷史上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地區不少綠洲城國的消亡,除了人為的戰爭因素以外,無不與自然環境的變遷,即河流的消失、耕地的沙漠化有關。精絕國在尼雅河尾閭地帶的生存消亡過程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那麼,精絕國當時的自然生態環境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況呢?關於精絕國的自然生態環境,【漢書・西域傳】記述過於簡略。很難使我們了解到當時的情景。這裏我們引用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求法,途經尼雅河谷『尼壤城』時所看到的情景說的一句話:『澤地濕熱,難以履涉。蘆草荒茂,無復途徑。』⑹仍然與今天尼雅河谷的自然景象十分相像,尼雅河谷兩岸,胡楊、紅柳、蘆葦叢生,沙生植物遍野,紅柳深處,偶見民居二三,白羊點點,散落在綠草叢中。塔裏木兔不時從灌木、荒草叢中竄出。現在,過卡巴爾・阿斯喀爾小村,往北5公裏,是新疆和田地區久負盛名的宗教聖地――伊瑪目・迦法爾・薩迪克大麻扎(陵墓),這裏有一片綠洲,大抵可以還原1600年前點綴於尼雅河尾閭地帶的這個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綠洲小國――精絕國的自然景象。伊瑪目・迦法爾・薩迪克大麻扎坐落在一個高高隆起的沙丘之上,沙丘之下林木,一片蔥濃鬱郁景象。1911年,日本探險家桔瑞超在記錄伊瑪目・迦法爾・薩迪克大麻扎的景觀時這樣寫道:『以麻扎為中心,附近數英裏範圍內是樹木蒼翠的林帶……沿着尼雅河下游蘆葦茂密的地方,湧出許多滾滾清泉,麻扎山腳小有一個水平如鏡的聖池,清澈碧透架放一橋,漣漪動處漂浮着水禽,透過樹間空隙可見遠處流沙。』⑺據衛生遙感圖像,古尼雅河沖積扇作馬尾狀展開,有稠密的河道網,是一生態環境良好的綠洲。由此可見,精絕國時期尼雅河尾閭地帶的自然生態環境與當今尼雅河谷的生態環境大略相同,

二、精絕國的農業種植結構狀況


在這裏需要聲明一點:西域精絕古國,雖東漢時曾一度淪為鄯善王統治下的一個『凱度多州(或郡)』,但後來它又度復國,即『凱度多州』與『古精絕國』在地域上並無位移,在政體上並未改制,從事農業的主體仍然是精絕人,事情發生和發展仍然是在這塊土地上進行。故從本質上講,探索精絕國的農業,在這裏,只有時間上的延續性,而沒有空間上的拓展性。故本文在論證精絕國農業狀況時,仍然以一個西域小國連續的歷史來對待它。即引證精絕國屬『凱度多州』這一時期的、尼雅遺址出土的衣文書資料時,仍然以『精絕國』稱謂,並不以『凱度多州』代之。
按照史學家的稱謂:精絕國在漢晉時期屬於以農耕為主,畜牧業為輔的『居國』。『居國』是相對於以游牧業為主,『隨畜逐水草,不田作』的『游國』而言的⑻。那麼,精絕國的農業種植結構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1、糧食作物:
既然是以農耕為主,我們首先看一看精絕人當時種植的糧食作物是什麼?1901年,斯坦因在尼雅遺址發掘時,在一座編號為N.Ⅶ的住宅中,『發現大量保存良好的麥秸,以及一種經皇家植物園鑑定為稷的殼。』『這兒還放置着一淺平木碗,直徑8英寸,內有粟稷之類的糧食(Setauaitalua)。』『還發現一大楔形函底,它的外表還粘着一層麥秸和其他植物物質的混合物。』⑼1959年新疆自治區博物館考古隊在尼雅遺址調查中,曾發現麥和粟,並採集到一根較完整的麥穗。其中在十處房子的清理過程中,59MN001發現的小麥和粟類糧食作物是散落在地面的破碎氈片和小塊粗布』上的,59MN003發現的穀物是堆在屋內地面上的,『其中有麥粒,但大多數是粟類,已經壓成塊狀。』麥穗是在59MN008房間發現的,且『麥粒與芒俱全。』⑽另,同年2月史樹青先生在考察尼雅遺址時,從一幢20餘間的房舍西側一室內,『把積沙清除以後,在攪亂的灰層中,發現了麥子、青稞(燕麥)、糜谷、干羊肉羊蹄、雁爪、干蔓菁』等;『在這幢房舍附近的其他房舍內,也發現了一些糧食,其中有麥子、青稞(燕麥)、糜谷等』⑾。1991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調查尼雅遺址時,在中方編號Ⅰ(A斯坦因編號XXX)N37°57′52.4″;E82°43′24.8″的地方,發現並採集裏一包穀物標本⑿。在尼雅遺址編號為92B8(N4)的房屋遺址以北200米處的土坡上之畜欄內,發現存有30―40厘米厚的麥稈:另外,對92B4(N2)、93A27(N37)與93A5(N17)房屋遺址的清理過程中,發現房裏撒有許多小麥和糜子⒀。特別是95年發現的95MNl號墓地,編號為M3、M4、M8裏發現,為保持這些棺木的相對濕度,在棺木夾層裏放置有麥稈和糜稈以及摻在稈裏的麥穗和糜穗⒁。上述這種情況在該遺址其他區域裏的房屋建築和畜欄中亦可見到。尼雅遺址出土的鄯善王統治時期的衣文書中除『小麥』的名字在72號『小麥澆水記錄文書』與83號『瞿缽屍沒多致其連襟萊比耶的書信』中各出現過一次外⒂,其它糧食作物諸如:青稞、粟、糜在一些農事、稅收文書中多被籠統的稱作『穀物』。但這並不能掩蓋和否定精絕人在鄯善王統治時期在種植小麥的同時也種植青稞(燕麥)、粟、糜的事實。
小麥,起源於西亞。在西域種植的歷史比較早,隸屬新石器時代的孔雀河下游古墓溝的古墓葬中曾出土過小麥粒,經碳十四測年,距今約3800年左右⒃。可見,精絕人當時種植的普通小麥應該屬西域地區的一個古老品種。
青稞(Hordeumvulgare),又名稞大麥,或元麥。3―5月播種,7―9月收割。在西域的出現,最早見於新疆哈密五堡古墓,在這裏發掘出青稞的穗殼(原簡報中稱其為『大麥』)(17),五堡古墓的年代距今約3000年左右,青稞在精絕國時期,主要不是作為人的糧食來使用,而是作為牲口飼料,諸如馬、驢、駱駝的飼料來使用的。從尼雅遺址出土的衣文書中大量記載飼養駱駝、馬、牛的情況判斷,青稞在當時的種植面積應當是不小的。
粟、黍早在絲綢之路開通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由內地傳播到西域。新疆哈密五堡古墓中曾出土過一種小米餅,而且數量很多,這種小米餅多呈方形,長約20厘米,厚3――4厘米,由於粉碎不好,餅內的卵圓形小米粒仍清晰可見。糜子的碳化物在新疆和碩縣新塔拉石器文化遺址中曾有發現,其時代都在新石器時代⒅。尼雅遺址現已發現的粟類碳化物,其品種並不是來自於非洲幾內亞的分支粟或是來自於塞內加爾的珍珠粟。而是中國的穀子(Setariaitalica),即『粟』。粟起源於我國黃河流域的黃土丘陵地帶,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以至於稍後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中都有大量的粟的碳化物出土。黍(Panicummiliaceum)亦稱『黍子』、『糜子』、『稷』。同樣在我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廣泛種植,因為它在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址中常常伴隨粟一起出現。作為兩個古老的糧食品種,除小麥之外,無論是粟還是黍,這在當時,肯定是精絕國種植的主要糧食品種。
蔓菁即蕪菁(Brassicarapa)。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直根肥大,質較蘿蔔緻密,有甜味,呈球形或扁圓形;主要為白色,也有上部綠或紫而下部白色者,更有紫、黃等色。葉片全緣或有深缺刻,綠色或微帶紫色,有光澤。花黃色。性喜冷涼。依栽培及食用期不同分秋冬蔓菁和四季蔓菁。原產我國和歐洲北部,根和葉作蔬菜,鮮食或鹽醃,制干後食用,也可作飼料。
尼雅遺址發現的干蔓菁呈白色,根據精絕國當時氣候條件及所處的地理環境,此品種應為秋季種植,供人們冬季和來年春季,鮮食其葉或根莖的。尼雅遺址只所以發現干蔓菁,應該說,在當時的生產水平下,蔓菁除了作為蔬菜和糧食的補充物或牲畜飼料以外,極有可能是作為一種『救荒本草』來種植的。所以在這裏筆者不是把蔓菁歸為蔬菜類,而是把它作為糧食來看待。
2、經濟作物:
棉花,從考古出資料來看,精絕人當時已種植棉花,但它與現在新疆地區種植的棉花品種陸地棉(G.hirsutumL)不同。屬『草棉』(G.hirbaceumL.),即非洲棉,也稱小棉。也並非是原產印度的亞洲棉(G.arboreumL),即中棉。草棉原產非洲,最先傳播到阿拉伯一些地區種植,然後傳入中亞西亞(廣義的)的伊朗、巴基斯坦,再傳入我國西域地區。它產量比較低,纖維品質也較差。
有學者指出:今新疆和田地區在兩漢時期,『已使用來自印度的棉布。這一時期則已有棉花種植,並用棉線紋紡紗織布』。(19)1901年,斯坦因在尼雅遺址中曾發掘出一塊粉紅色優質棉平布;和一塊淡紫紅色粗棉布;及一塊類似印度的Kharna淡紅色粗棉布(20)。1959年新疆自治區博物館在尼雅遺址一座東漢古墓葬中發掘出一批棉織品:男褲一條,粗棉布作面;手帕一塊,白布製作,正方形、每邊長26厘米;臘纈花蘭布兩件;棉花團一個(21)。1995年在尼雅遺址一號墓地8號墓再次出土了一件棉布單和一塊棉布方巾(22)。
歷史上西域高昌人稱棉花為『白』,把棉布叫『布』;塔什庫爾干地區的人把棉花稱『吉貝』,把棉布叫『吉貝布』。不管是『白』,還是『吉貝』,都是梵語的音譯。『白』當梵語Bhardvdji,『吉貝』當梵語Karpasi,皆指棉花。在梵語中前者指野生棉,後者指栽培棉。為什麼說精絕國當時種植的是草棉而不是陸地棉、也不是中棉?因為直到清朝末年,新疆與甘肅河西地區仍種植草棉(23)。精絕人種植草棉和利用草棉紡紗織布等,其技術可能是從印度經塔什庫爾干地區傳入的,或者說是隨着精絕人祖先的腳步一同進入尼雅河流域的。
大麻(Cannabissativa),俗稱『火麻』。桑科。一年生草本。我國西域地區種植大麻、用麻纖維紡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甚至更遠。1987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和靜縣察吾呼溝四號墓地125號墓中發現了麻織物(24)。四號墓地的文化內涵與已發掘過的一號墓地十分相似。一號墓地的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2850±80――2525±80年,其時代屬於青銅器時代範疇(25)。也有學者報道:『距今四千年的孔雀河古墓地內,出土的草編植物中,經鑑定,使用了大麻纖維。同時,也使用着羅布麻(亦稱野麻)的莖、杆以編織日用器物』(26)。可見新疆地區使用麻纖維的歷史也是很悠久的。
199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尼雅遺址考察時,曾採集到麻繩兩段,『出自NA:3,殘長22,直徑0.15―0.3cm,兩股左捻。91NA:4,殘長64cm,余同NA:3』(27)。這是精絕人使用麻纖維的物證。儘管在以往的考古調查中,我們還沒有發現精絕人利用麻纖維紡織成布並加以利用的證據(可能是工作做得不夠),但從同處塔裏木盆地南緣的同期的其他綠洲國(于闐、且末、皮山)古墓葬中普遍發現麻織物的情況判斷,大麻也是精絕人種植的經濟作物之一。
大麻雌雄異株,雄曰,雌曰苴。就大麻的韌皮纖維而言,勝於苴,可織優質麻布,但苴的種籽可食,且營養豐富。在西域其他民族的早期歷史上曾經有過食用麻籽,用麻籽煮羹的記載(28)。現在,考古學雖尚不能提供精絕人當時已用麻纖維織布,或用麻籽煮羹的直接證據,但精絕國種植大麻是可以肯定的,麻纖維的用途精絕人是有足夠認識的。栽培大麻,以取纖維,紡紗織布,或擰成繩,這在內地新石器時代的居民生活中已相當普遍,過去內地發掘的這一時期的古墓葬中曾出過不少麻布或麻纖維碳化物。有學者研究指出:西域『大麻的種植與以麻纖維紡織的技術,應是自中國內地經由河西傳來』(29)。精絕人種植的大麻其品種應源於內地。
3、果品樹種:
桑(Morusspp),桑科。落葉喬木。葉可飼蠶,皮可造紙,果實聚花狀,名桑椹。桑椹成熟時呈紫黑或白色,味微酸而甜,肉厚、質油潤,富有糖性,每年4~6月成熟,屬入夏初期頗受歡迎的一種熱性水果。
精絕人植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1988―1997年中日聯合考察尼雅遺址,發現在大型聚落遺址N3『四周留存有一排排枯死多年的柳樹、榆樹、胡楊、楊樹、桑樹、沙棗樹,表明過去存在林帶、果園』。N4『房屋南面、西南一帶用籬笆相圍,其中桃樹、杏樹、桑樹、沙棗樹等樹幹清晰可辨,果園南面兩排籬笆標誌出一小段鄉間小道。』(30)由此來看,精絕人當年植桑一是為了防風固沙,綠化家園;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把桑樹當作果樹來栽培。不然的話,它是不會出現在籬笆相圍的果園裏的。無獨有偶,一位地理學家在考察尼雅遺址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後也這樣認為:他說:在尼雅遺址,『桑樹,零星分佈,全部都已枯死。主要分佈在聚落遺址周圍。屬人工栽培。在佛塔北面,桑樹極少分佈。在遺址群南部的古橋附近,特別是在古橋東部,則有較多數量的枯死桑樹分佈,這裏可能是桑樹園。許多枯死的桑樹縱橫各有一定間距,排列成許多排和行。桑樹的生長需要較好的水分條件,是不耐旱的屬於中性生態的植物。今天在民豐綠洲還有較多桑樹生長。據調查,直至1960年代,現代的民豐綠洲居民大量種植桑樹,以獲得桑椹(桑樹的果實),將其曬乾,作為一種食品。古代尼雅種植桑樹,除了用於養蠶,可能還用來收穫其果實――桑椹。』(31)
但是,1980年,和田地區文管所在尼雅遺址發現大量枯桑的同時還發現了一隻蠶繭。由此,有人認為:『當年這裏的蠶桑業很發達』,這隻蠶繭就是精絕國時期的遺物(32)。此外,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炳華先生也曾說過,尼雅遺址的『出土物中,還發現過一支陶蠶。』並指出:『這是當時綠洲農民曾經植桑育蠶的證明。蠶桑技術,自然也是來自當年的中原大地。』(33)對此,筆者是這樣認為的:儘管當時精絕人已大面積栽植桑樹,但桑樹起初主要是作為綠化樹種和果樹來栽植的,『植桑育蠶』處於次要地位,這與當時精絕人『養蠶不以為絲』,不懂繅絲技術有關。他們對蠶繭的利用,往往是待蠶蛾破繭,已成『蛾口繭』後才作以絲綿。
葡萄:VitisviniferaL.落葉木質藤本。漿果多為圓形和橢圓形,富汁液,熟時紫黑色或紅而帶青色,或黃白色、或粉紅色、或青綠色,外被蠟粉。色澤隨品種而異。花期6月,果期9―10月。種類很多,我國西域現在種植的葡萄有200多個品種。世界上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區是小亞細亞的裏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傳統的觀念認為:『公元前329年到323年,亞歷山大東征把希臘文化文明帶入中亞,從此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和酒神崇拜,開始在粟特人中流傳。』
最新考古資料表明,我國西域種植葡萄的歷史已突破公元前5世紀。精絕國人當時除了種植糧食作物之外,葡萄種植是農業的一項主導產業。1959年新疆自治區博物館,在民豐縣一座東漢時期的合葬墓裏發掘的毛織品中,有一種古代被稱作『Y』的毛布上,織繪有人獸葡萄圖案。『圖案中有深目高鼻的人像,有虎頭、鹿頭等獸形,有成串的葡萄和葉、藤以及小花朵等紋飾(34)。1995年10月在民豐尼雅遺址一號墓地一座男女合葬墓中,在女主人腳下成組的陶器、木器中,發現內置有羊腿、梨、葡萄、粟餅等(35)。這是精絕國人種植葡萄的直接證據。
尼雅遺址出土的簡牘衣文書中有許多與種植葡萄有關,諸如:【達摩娑與司書羅沒索磋買賣葡萄園契】(586號)、【菩地及善達耶賣葡萄園文書】(419號)、【kori牟羅德耶及羅沒索磋買賣耕地及葡萄園協議書】(574號)、【耶吠村人達摩^與司書羅沒索磋買賣葡萄園之協議】(581號)、【僧人僧迦尸羅將所屬耶缽笈之一所葡萄園及一塊耕地抵押給他人之文書】(473號)、【鳩伐耶、莫伽多、支莫及萊迷沒四人平分祖父和父親田園、葡萄園等遺產文書】(187號)等。這些雖然是鄯善王統治精絕國時期的文書,但是,它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精絕國原本固有的種植葡萄的技術與傳統。精絕國的葡萄種植業可以說是漢晉時期我國西域諸『居國』種植葡萄的一個縮影(36)。
精絕人當時食用的果品,除了葡萄、桑椹以外,尚有梨、杏、桃、沙棗、石榴等,品種還是比較豐富的。20世紀初,斯坦因在民豐縣尼雅遺址曾發掘出精絕人當年多座果園。這些果園都與精絕人住宅連在一起。諸如斯坦因編號的N.Ⅲ、N.Ⅳ、N.Ⅴ、N.Ⅷ、N.Ⅸ住宅遺址正面或側面,都有果園分佈。斯坦因這樣描述N.Ⅲ住宅遺址:『緊挨着房屋廢墟南面和西南一帶區域,用籬笆圍起來,儘管有些地方已被流沙掩蓋,但大部分籬笆完整。一些枯萎了的果樹樹幹,一小簇一小簇地從流沙層中露了出來,它表明這裏曾經是一處果園。它和此遺址已經描述過的建築物廢墟附近的其他古代果園一樣,其中殘存的果樹,我的那些挖掘工人,毫不費力的就辨認出它們是桃樹、杏樹、桑樹、沙棗等,因為這些都是他們家中所常見的樹木』(37)。正如沙比提・阿合買提在研究這一問題時指出的那樣:『在尼雅遺址的房屋院落附近,目前仍可清晰的看到各種果樹遺存。譬如:在編號為93A7(N16)的房屋遺址東北邊,有一編號為A4,長50米,寬30米,其周緣用籬笆牆圍起的葡萄園遺址,這裏目前還存有從東向西排列的九行已干化的葡萄根部,以及當時用以搭葡萄架的木樁。在編號為92B8(N4)、92B9(N3)的房屋遺址周圍的坡地及其它地方,亦可見到葡萄藤及其它已干化的果木。另外,在發掘和清理編號為93A27(N37)的房屋遺址時,在編號為F4的廚房裏,還發現了用葡萄藤編織而成,形狀呈圓形,用於放置鍋具的器皿。除此之外,在編號為93A24的橋址東南1公裏處的紅柳叢中,至今還存有十幾棵桑樹』(38)。新疆博物館曾陳列過尼雅遺址出土的桃核。尼雅遺址出土的衣文中多處提到石榴,其中第617號文書,就記有一筆石榴款帳。該文書云:『茲於偉大的國王、上天之子夷都伽・伐色摩那陛下在位之5年1月26日,在夷伐迷多羅屋內之石榴欠款皆以記下。拔多羅之石榴欠款為2vacari,等等……』(39)。由此可見,石榴是精絕國的主產水果之一,現在,民豐縣仍盛產石榴。梨、沙棗、石榴都是一些耐貯存的果品。尤其是石榴,保存條件好的話,可以貯存到來年春季。
4、牧草及材質樹種:
紫苜蓿:(Medicagosativa)亦稱『紫花苜蓿』、『苜蓿』。豆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系強大。莖直立或匍匐,光滑,多分枝。複葉,具三小葉,小葉倒卵狀長圓形。葉腋生總狀花序,花紫色。莢果螺旋形,無毛,黑褐色。種子腎形,黃褐色。喜溫暖,耐旱。莖、葉富含蛋白質,灰分和多種維生素。是當時西域各綠洲國廣泛種植的牧草品種。尼雅遺址出土的衣文書資料中曾有官方徵收紫苜蓿作為皇家牧群飼料的記載。(40)而根據目前筆者所掌握的資料,精絕國種植紫苜蓿土地的面積當不會小於他們種植糧食的土地面積,這是由於他們圈欄飼養大量的駱駝、馬、牛、驢等大牲畜所必須的。
精絕人栽植的木材樹種主要是白楊樹和柳樹。考古調查顯示的結果:尼雅河尾閭地區的自然植被主要是紅柳、胡楊和蘆葦。而白楊樹和柳樹則是人們為改善生活環境和建築用材所栽培的。已經枯死的、直徑達40至70厘米的白楊樹,在92B9(N3)、92B8(N4)、92A1(N9)諸遺址,整排的倒在古灌溉渠道的兩側,說明這些白楊樹是人工栽植的,它們是在失掉水源以後枯死的。柳樹現在尼雅遺址遺存下來的很少,在該遺址北部東漢墓葬地,曾發現一棵粗大柳樹樹幹被掏空作為棺材放置屍體(41)。柳樹的生長,同樣需要較好的水分條件,在現代民豐綠洲的水質條件較好的部位,仍可以見到栽植柳樹。毫無疑問,精絕人生活的年代,其水渠邊、澇壩旁都栽植有白楊樹和柳樹。國法律規定:將活樹連根砍斷,罰馬一匹,若砍斷樹枝,罰母牛一頭(42)。可見精絕國為防風固沙對林業保護是何等的重視,這也是殘酷的生存環境所逼迫的結果。
(未完,待續)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