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08|回覆: 0

禹會遺址2009-2010年發掘的新收穫和對相關問題的思考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0-12-17 06: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考古網
    在中華文明探源課題中,禹會遺址作爲淮河流域的重要遺址被先期列入了發掘研究的工作日程,從2006年的首次勘探、發掘以來,歷經了2007年、2008年的規模性發掘,獲得了在同類遺址中前所未有的重要資料,爲了解淮河流域文明化進程,解讀禹會遺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前期資料報導以後①,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爲進一步深化禹會遺址的發掘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又於2009年和2010年進行了規模性發掘,使學術界更加清楚的了解了禹會遺址豐富的遺蹟現象和所表現的獨特的文化內涵,顯現了位於淮河流域的禹會遺址在文明探源中的重要學術價值。
    2009年秋季和2010年春季的發掘成果令學術界矚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大型祭祀台基的全面揭露,爲考證遺址的性質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2009年度,對擁有2500多平方米的祭祀台基進行了全面揭露,從而揭示了龍山文化晚期淮河流域一處大型的祭祀場所。台基位於遺址的東北部,呈南北狹長形布局,爲南北長100米,東西寬25米-30米,略呈北寬南窄狀。該跡象從下而上是由灰土堆築,黃土鋪墊,白土覆蓋而成,最後形成了一處巨大的白土覆蓋面。從不同部位的剖面來看,灰土一般在80公分左右,而黃土、白土的厚度也不盡相同,北部最厚,白土爲30公分,黃土爲10公分(圖1);中部次之,白土爲7公分,黃土約9公分(圖2);南部較差,白土僅有2公分,黃土約5公分(圖3)。如此巨大的祭祀場所,顯然是經過了一定的規劃和設計而實施的一項工程。
    值得重視的是,在巨大的白土面之上,位於中軸線位置由北往南分布著眾多的跡象,構成了複雜的文化現象,並應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溝槽,在白土面分布的北端,環於火燒堆北側存在一條呈東北-西南向的不規則溝槽,溝口寬2-4米不等,對稱於火燒堆北側部位稍寬,就像一條彎曲的河流。溝壁多爲40°-60°(圖4),從溝壁到溝底的斜坡形剖面看,也同平面一樣,從上至下是由灰土、黃土、白土經過堆築、鋪墊而成。因此,該溝槽並不是地層塌陷或後人破壞的原因,而是人類有意識的行爲。
    第二,火燒堆,或叫燒祭面,位於台基的北部中央,爲東-西向呈橢圓形布局,面積近100平方米(圖5),其跡象是在白土面之上又鋪墊一層灰土進行平整,然後再進行燒祭,從燒烤的程度看,地面燒得平整、光滑、堅硬。應該經歷了一定的時間或進行了相當大的燒祭規模。從整體看,該燒祭面自然分爲兩個區域,東側爲光滑、平整的燒面,西側在燒面之上有五條溝槽(圖6),除一條較短外,其餘四條的長度均相等,同時,溝槽的寬度、深度……
 
全文閱讀下載
 
張  莉  蒙城縣文物局館員,研究方向:安徽史前考古  233500
趙蘭會  蚌埠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安徽史前考古 235000
王吉懷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中國史前考古 100710
 
原文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訊】第20期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