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2|回覆: 0

茶馬古道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1-10-14 08: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茶道百科 

茶馬古道
四千餘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是古代西藏和內地聯繫必不可少的橋梁和紐帶。
滇藏茶馬古道大約形成
茶馬古道
於公元六世紀後期,它南起雲南茶葉主產區思茅、普洱,中間經過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麗江市、香格里拉進入西藏,直達拉薩。有的還從西藏轉口印度、尼泊爾,是古代中國與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普洱是茶馬古道上獨具優勢的貨物產地和中轉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歷史。
  『茶馬古道』的命名人木霽弘以及雲南大學茶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周重林,聯名發表文章,【茶馬古道研究模式以及意義】,他們以為:
 第一、茶馬古道是當今世界上地勢最高的貿易通道。
  第二、茶馬古道從來都是民族融合與和諧之道,它見證着中國乃至亞洲各民族間千百來因茶而締結的血肉情感。藏族史詩【格薩爾】說『漢地的貨物運到藏區,是我們這裡不產這些東西嗎?不是的,不過是要把藏漢兩地人民的心連在一起罷了』,這是藏族人民對茶以及茶馬古道最深刻的理解。西北游牧民族同樣如此。
  第三、茶馬古道是民族遷徙的走廊,它為人類尋找永恆的家園提供了許多實證。發源於青海的瀾滄江,流經西藏,入雲南,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最後從越南奔向南
茶馬古道之路
海。正是在瀾滄江流域出產的雲南大葉種茶葉的遠征,聯動了中外民族之間的經濟以及文化交流,我們可以從中找到諸多文化的淵源。儘管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茶馬古道上有眾多的民族,但這些民族的第二語言統一在西南官話下,這是世界文明傳播史上罕見的實例,無疑是茶馬古道又一大貢獻。
  第四、茶馬古道是佛教東傳之路,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通道,在茶馬古道上,多元文化開始融合。商品承載着文化,茶馬古道同時也是一條宗教道路,教徒與商人相伴而行,為這些區域帶來了不同的信仰。比如通過藏傳佛教在滇西北的傳播,進一步促進了納西族、白族和藏族的經濟及文化交流,增進了幾個民族之間的友誼。
  在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帶的叢林草莽之中,綿延盤旋着一條神秘的古道,
這就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文明文化傳播古道之一的『茶馬古道』。 其中麗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大理州劍川縣的沙溪古鎮、祥雲縣的雲南驛、普洱市的那柯里是保存較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
  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因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區,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故藏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但藏區不產茶。而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但供不應求,而藏區和川、滇邊地則產良馬。於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這樣,藏區和川、滇邊地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川滇及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並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形成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一個有着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具體說來,茶馬古道主要分南、北兩條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雲南西部洱海一帶產茶區,經麗江、中甸(今天的香格里拉縣)、德欽、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衛藏地區。川藏道則以今四川雅安一帶產茶區為起點,首先進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兩條支線:北線是從康定向北,經道孚、爐霍、甘孜、德格、江達、抵達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線),再由昌都通往衛藏地區;南線則是從康定向南,經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線),再由昌都通向衛藏地區。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馬古道的主要幹線,也是長期以來人們對茶馬古道的一種約定成俗的理解與認識。事實上,除以上主幹線外,茶馬古道還包括了若干支線,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連通甘南的支線;由川藏道北部支線經原鄧柯縣(今四川德格縣境)通向青海玉樹、西寧乃至旁通洮州(臨潭)的支線;由昌都向北經類烏齊、丁青通往藏北地區的支線,等等。正因為如此,有的學者認為歷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線)也應包括在茶馬古道範圍內。也有的學者認為,雖然甘、青藏區同樣是由茶馬古道向藏區輸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馬古道與"唐蕃古道"確有交叉,但"唐蕃古道"畢竟是另一個特定概念,其內涵與『茶馬古道』是有所區別的。而且甘、青藏區歷史上並不處於茶馬古道的主幹線上,它僅是茶葉輸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馬古道』與『唐蕃古道』這兩個概念的同時存在,足以說明兩者在歷史上的功能與作用是不相同的。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