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9|回复: 0

[狭义文字学] 指事字及相关问题讨论

[复制链接]
开元之治 发表于 2012-3-2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四讲

  指事

  14-1 指事之意义

  所谓指事,就是以符号表示事物的意思。因为没有具体之形可象,只能用抽象射号表示事情的通象来指明其事。使人看见它可以识得它的事象;观察它可以发现它的意思。由于传统六书中的‘指事’定义不明确,阐释者或偏于‘指’,或偏于‘事’。偏于‘指’的那种理解,把它称为‘指示’(意指在象形符号{极少数可能是抽象符号}上加比较抽象的指示符号来表现字义);偏于‘事’的那种理解,有人把它归入会‘象事’(而所谓的象事,是指描绘事物的动态的造字法。也就是语言里有这样的一些词,它所反映的不是静止之物,它反映的人或动物的行为、活动,或者自然物的变化、运动历程;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象事造字法就是图解这类词的。这些行为、运动、变化、过程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几种物相关而成的,所以象事字很少单独的图形,多数是两个以上图形的复合,必须从‘画面’上看出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字义’显豁,联想,到它所代表的词。)。也有将‘抽象字’另立一类的,如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说》。

  历来文字学者对于指事的定义和界说的解释,颇为分歧。如刘歆所定的‘象事’之名和郑众的‘处事’、许慎的‘指事’内涵就不尽相同。以下将历代对‘指事’的界说简述之:

  汉、许慎《说文‧叙》曰:‘指事者,视而可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唐、贾公彦曰:‘处事者上下之类是也。人在一上为上,人在一下为下,各有其处,事得其宜,故名曰处事也。’按:误以上下字从人,故有此说。

  南唐、徐锴曰:‘无形可载,有势可见,则为指事。上下之别,起于互对,而上下引之,以见指归。’按徐氏以上下互对为言,段氏谓其误认会意为指事者,即由此而生。

  宋、张有曰:‘事犹物也,指事者加物于象形之文,直著其事,指而可识者也,如本末之类。’按所言差近矣,然其所举本末之类,为指事之一端,不足为指事全体之例。

  元、戴侗曰:‘何谓指事,指事之实以立文,一二上下之类是也。’

  明、吴元满曰:‘形不可象,则属诸事,始以象形易位为增减,次以象形变体为差别,三以象形加物为指事,其文有加,既不可谓为象形,而所加之画,又不可成字,亦不可谓之会意,居文字之间,故曰指事。’按加物为指事说,本之张有,谓所加画,又不成字,此语颇精,所以不会与会意相混。

  清、王筠曰:‘所谓视而可识,则近于象形,察而见意,则近于会意。然物有形也,而事无形,会两字之义,以为一字之义,而后可会。而上下之两体,固非古本切之 ,于悉切之一也。明于此,指事不得混于象形,更不得混于会意矣。据此以论,有形者物也,无形者事也,凡独体文非象有形之物者,指事也。其合两体三体而成字,其体各自成文者,会意也,非指事也。其体或俱不成文,或一成文一不成文者,指事也。视此则指事之界说可以定矣。(《六书旧义》)

  徐绍桢说:‘大抵指事之文,视而可识类于象形,察而见意则类于会意。’(《六书辨》)

   

  指事不容易和象形与会意二书分辨,因为这种种问题,文字学上对指事的解说,从来是很参差的。就‘现而可识,察而见意’的定义来说,见仁见智,衍成很多不同的看法,从下引资料即可看出:

  廖平曰:象事与象形实同,特单象物者为察形,兼有功用者为象事。凡画图半为象形、半岛象事,如画山水草木,此象形而不关事者也,有人物则为象事矣。如钓鱼图,鱼与竿钩为象形,持以钓鱼则为象事:伏虎图,腾虎为象形,以人伏虎则为象事,单画 为象形,有所持执则为象事,此形、事之分也。(《六书旧义》)

  廖平曰:论语云:‘视其所以,观线所由,察其所安。’视为初见,察为细察。象事字如画之钓鱼、伏虎图,初见已知为竿往鱼,为人为虎,此视而可识也:细祭乃知以手持竿,以饵钓鱼,以人伏虎,此察而见意也。象事半实半虚,视而知其实形,察而知其虚意。(《六书旧义》)

  马叙伦曰:指事异于象形者,其字一部分或一部分以上,必为象形之文,其一部分则不成字而为标樴,以指示此象形之文发生何种现象,故名指事也。(参见《说文解字六研究法‧指事条》)

  马叙伦曰:按视而可识谓象形之部分,察而见意谓符号式之部分。视而可识则形自分明,察而见意则意须默会。如甘为舍之初文,视囗即识其为囗,察一在囗中,乃见囗中有物,所以为舍也。刃为刀鋻,视刀即识其为刀,察一在刀囗,见见此为鋻处,所以为又也。(参见《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说文叙指事条》)

  顾实曰:指事者,出自符号者也。班曰象事,郑曰处事,其义一也。故指者指画也,处者处理也,指画处理其事者,不役于外形而存其本质,庶分理之可相别异也。是所事者,在物之理也。故曰‘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可者仅辞,识者记也,读如檀弓云‘小子识之’之识。说文|下云:‘钩识也。’ 下云:‘槎识也。’尺下云:‘乙所识也。’卒下云:‘衣有题识也。’即皆此之所谓识也。而|尺卒三字,尤指事文之例证也。盖古曰表识,今曰符号,指事本即表识,从而仅可识之,故曰‘视而可识’也。然表识虽简而意则深远矣,故曰‘察而见意’也。(《中国文字学》)

  江国镇也认为指事为符号之变:未有文字,先有符号,结绳画卦,均造字以前之单简符号也。指事即此种符号之变相:例如上下二字在古文为‘ ’‘ ’,在金石文为‘ ’‘ ’,在大篆文为‘ ’‘ ’,即由古代符号转变而成。又如‘|’为上下通之符号,‘ ’为截止之符号,即今之‘乙’字也。其有似象形而实非象形者,亦为符号之变。如‘回’,古文为‘ ’,即‘回转’之符号:‘合’字为‘ ’即‘集合’之符号:‘中’字为‘ ’,即任何事物介在居中间之符号。其他甚多,不烦具举。总之,指事之字,在说文中虽仅占最少之数,然大抵皆为符号之变形也。(《文字学概说》)

   

  关于指事字的内涵,历代学者的说法不一;或以为指事字是指以形象指明抽象的事象者属之,不必另外再去加上点画来表明。

  如孔广居云:事者,人事也。指事指此事也。指事、象事其义一也。如上下两物相等,从下视上,则上物必小于下;从上视下,则下物必小于上,故二一字象之。指人之视上视下,而制上下字,故谓之指事,非加点画以指其处之谓。至于本末者,木之本末,非人事也。本,从木从下;末,从木从上。木下为本,木上为末,会意也。(《说文疑疑论‧象事》)

  如廖登廷云:按指如指画之指,所谓记识是也。一为形,指其上则为上,指其下则为下。他如指马之足为马马,指木之上中下为末朱本,皆此义也。指事之字,多由象形字生出,盖以是字象形,而物有别义,不能即其字而见,则就其字加一二点画以见义。(《六书说》)

  叶德辉云:大抵指事之书,当分文与字为二;文则画少,本记事而成,故亦名象事:字则画多,或在形意之间,故直名为指事。(《六书古微》)

  高鸿缙曰:指事之符号凡有二端:一指部位,二表意象。指部位者,如本末之字,系以点画之符号指明木之根杪处。表意象者,凡声、气、思想之概念,不得其形以绘之者,俱以符号表之,如乃牟一二八入之属是也。(参见《谢云飞《中国文字学通论》)

  弓英德曰:凡独体之文,因字见事,视而可识者,乃合体之字,一二画不成字,且系以一意成一字,察而可见其所指之意者,皆为指事。(《六书辨正‧指事之界说》)

   

  14-2‘指’的方法与‘事’的内涵及其检讨

  14-2-1 指的方法

  14-2-2 事的内涵

  14-2-3 检讨

  14-3 指事分类

  以下分独体指事、合体指事、变体指事类来加以说明:

  14-3-1 独体指事

  凡是独体的文,在形体上没有经过后来的增减或变更,用来表示抽象事类的叫作独体指事,也就是指事正例。这类独体的文,通常都是以线条符号来指明抽象事物的意象。

  14-3-2 合体指事

  当已有的文字形象或符号,不足以表达抽象概念时,就在这成文的形象上,加些点画以引出概念的方法,亦即以一个文为主体,附加不成文的符号,二者相合而成的文字,叫做合体指事。

  14-3-3 变体指事

  为了要表达抽象的意念,往往把一个成文的形象加以变化或减省一个成文形象的部分笔划,透过这种变化,使人领悟到另一层相关的概念。这种变易,通常是指位置上的变易,如有的左右相反,有的上下相倒。

  14-4 附说:标示字

  一些从契刻、结绳中吸收而来的记号,有些人称为‘标示字’。这类所谓的‘标示字’数量不多,形式简单,主要是表数目、表方位、表形状、表附加特征的。这些字的形式不来自于客观物象,仍保留着提示的特点,是标志记号,人们是由约定俗的习惯使它们和某些词连结在一起的。这类标示字可以分为两类:

  一、独立使用的标示记号:

  这类标标示记号和其他字一样和语言中的词结合,只是来源于记号。如:一、二、三、十、入、上、下、方、圆等字。

  二、依附于其他字形的标示记号:

  这类标示有的不独立使用,但参与构字。在构字中有的起指示作用,有的表示附带的特征。如‧、。

  14-5

  附录:指事字举例

  14-5-1

  独体指事字例

  1 上(页1下)

  2 一(页1上)

  3 二(页1下)

  4 下(页2上)

  5 │(页20下上)

  6 八(页48下)

  7 小(页48下)

  8 ㄔ(页76上)

  9 ㄐ(页88下)

  10 爻(页128下)

  11 乃(页203上)

  12 v(页214下)

  13 入(页224上)

  14 ㄇ(页228上)

  15 出(页276下)

  16 回(页277上)

  17 克(页320上)

  18 凶(页334下)

  19 文(页425上)

  20 ㄙ(页436下)

  21 曲(页637下)

  22 / (页627上)

  23 \ (页627下)

  24 氶]页627下)

  25 ㄟ(页627下)

  26 y(页633下)

  27 ㄈ(页635下)

  28 缀(页738上)

  29 X (页738上)

  30 乙(页740上)

  31 己(页741上)

  14-5-2

  合体指事字例

  1 元(页1上)

  2 示(页2下)

  3 王(页9下)

  4 中(页20下)

  5 屯(页21下)

  6 牟(页51下)

  7 牵(页52上)

  8 土(页62上)

  9 喦(页85上)

  10 只(页87下)

  11 音(页102上)

  12 恁]页115上)

  13 尹(页115上)

  14 父(页115上)

  15 恁]页115上)

  16 聿(页117上)

  17 寸(页121上)

  18 羊n(页145下)

  19 謘]页159上)ㄓˋ

  20 争(页160下)

  21 礡]页160下)

  22 L(页183上)

  23 刃(页183上)

  24 曰(页202上)

  25 甘(页202下)

  26 曶(页202下)

  27 ㄎ(页203下)

  28 兮(页204上)

  29 乎(页204上)

  30 血(页213下)

  31 京(页229上)

  32 (页229下)

  33 a(页230下)ㄅ一

  34 今(页233上)

  35 久(页237上)

  36 本(页248上)

  37 末(页248下)

  38 朱(页248下)

  39 亘(页270上)

  40 才(页272上)

  41 之(页272下)

  42 乇(页274下)

  43 禲]页274上)

  44 束(页276上)

  45 旦(页308下)

  46 毌(页316上)

  47 韭(页336下)

  48 耑(页336下)

  49 (页340下)

  50 敝(页364上)

  51 卒(页397上)

  52 尺(页401下)

  53 兀(页405下)

  54 丏(页423上)

  55 欠(页410上)

  56 而(页454上)

  57 豖(页454下)

  58 马(页460下)

  59 马(页462下)

  60 (页475下)

  61 亦(页493下)

  62 夹(页493下)ㄕㄢˇ

  63 夫(页499下)

  64 立(页500上)

  65 (页569下)

  66 耴(页591上)

  67 西(页585下)

  68 脊(页611上)

  69 毋(页626下)

  70 弗(页627下)

  71 弋(页627上)

  72 氐(页628下)

  73 或(页631上)

  74 引(页640下)

  75 彊(页698上)

  76 勺(页715上)

  77 且(页726下)

  78 丑(页744下)

  79 卯(页745上)

  80 亥(页752下)

  14-5-3

  变体指事字例

  1 ㄩ(页62下)

  2 乏(页69下)

  3 廷(页77下)

  4 逆(页87上)

  5 世(页89下)

  6 (页104下)

  7 臣(页118下)

  8 幻(页160上)

  9 夏(页232下.237上)

  10 巾(页273上)

  11 禾(页275上)

  12 夕(页315上)

  13 片(页318上)

  14 匕(页384下)

  15 殷(页388下)

  16 县(页423下)ㄒㄧㄠ

  17 司(页429下)

  18 ㄗ(页430下)

  19 抑(页431下)

  20 ㄅ(页432下)

  21 永(页569下)

  22 派(页570上)

  23 迅(页583上)

  24 非(页583上)

  25 不(页584下)

  26 至(页584上)

  27 ㄤ(页634下)

  28 继(页645下)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