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39|回覆: 0

誰來『拾』道德的『荒』?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2-2-2 13: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悅悅事件』中,18路人面對生命的冷漠引發熱議――
2 j5 f( n8 Z; P4 d5 [  兩歲的悅悅靜靜躺在冰冷的地面上,在冷漠路人的眼中,她的生命力緩慢流逝。一個、兩個、三個……前後共十八個。最終,一位拾荒阿姨扶起了小悅悅,也同時扶起了最後一點良心。從不敢扶的老人,到不願救的孩子,網友雖義憤卻無奈反問,誰來『拾』起社會道德的『荒』!$ p+ H. |( F4 T8 x4 v
  痛斥
8 [" o. i4 k8 O% r) l  路人冷漠得『觸目驚心』4 y, q( D$ {* ^+ u! {" b
  昨天凌晨,一段『18名路人漠視被撞倒地女孩』的視頻被放上華韻國學教育微博,一天內,該內容被博友轉發了近3萬次,跟評近萬條。
! Q4 c' [  Z8 s! b  眾多網友在看過視頻後,都寫下了『心酸』、『心寒』、『心痛』,目不忍視,心猶在顫之類的感受。罪魁禍首的肇事司機,自有法律對他們進行審判,而對倒地女童熟視無睹的十餘路人,則受到了網友嚴厲的譴責,被痛斥『冷漠』、『冷血』、『沒良心』、『沒人性』,以及『道德淪喪』等等。
- G7 G4 J# a! y" e  網友『Vinta欷媛』用『觸目驚心』表達了她的不能理解,『怎麼可以如此冷漠!18個人的良心都哪去了!你們怎麼可以,就這麼若無其事地走過倒在血泊中孩子的身旁……我的天啊!我真的沒有辦法形容我的憤怒了!』更讓人不能容忍的是,從小悅悅身邊冷漠走過行人中,還有一位帶着孩子的家長。很多網友難過地一遍遍反問,我們的社會到底怎麼了?我們的人心到底怎麼了?8 t3 U& _7 Y5 E8 Z
  萬幸的是,還有一個拾荒阿姨『拾』起了最後的良心。正如網友『Van-stephen』說,『拾荒阿姨估計沒想到,她比我們要富有。而我們,該是拾荒者,拾的是丟掉的良知和人性。』
* G4 E/ s% A* M' `8 G& c' Y: o  質疑
8 p2 j0 y/ }2 t% O- N  家長對孩子疏忽照顧2 }( I1 l! L+ W1 E" K
  『怎麼可以讓BB自己行出馬路不看管好!』網友『ivylee24媽媽』在得知小悅悅被撞的事後,第一反應是指出家長看護不利。『2歲的小孩,父母竟然任她在人來人往,還有貨車經過的市場內離開視線到處玩』,不少網友認為,家長也有責。8 u' a- x% W' F5 U# m6 w
  網友『陳涵-Grace』指出,拾荒者呼救時孩子母親很快就跑過來了,可見離孩子並不遠,但她卻沒有看住女兒,孩子躺路中間被輛車碾過她都不知道,『父母無論如何不應讓這麼小的孩子獨自走開』。『小孩身邊怎麼一個大人都沒有?』網友『小翠兒nan』認為,監護人難逃責任,這麼小的孩子絕對不能任她自己在行車的道上玩。4 g& E. r6 T  f) @4 H8 X, }
  父母太疏忽,路人太冷漠,網友『Maylam_Uh麻麻』表示『感覺太憤怒了』。3 `. ^+ c4 b, z& K( d. |0 l: y
  這個悲劇也再次提醒各位父母,『不敢扶』『不敢救』已是現實,對孩子的看護就應該更加用心。『社會就這樣,誰都不願意負起責任,那自己就要給自己負起責任才行!』網友『點解我叫唐伯虎』說。
! c* ?- }3 T5 i; {0 i, ?  反思0 T8 }; h/ @, X! S1 R
  若自己在現場你會救嗎?. W& @2 M6 c; n& ?$ d8 f
  如果『一個人不扶,是品德敗壞;一群人不扶,是社會的悲哀』!網友『暨大張志迎』這樣評論道。( B" v4 a& l" X! j8 |  B6 b6 }+ h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冷漠的心不是一朝一夕,一兩件事形成的。從『學習雷鋒好榜樣』到全民爭議『跌倒老人該不該扶』的轉變,似乎已經『預示』了今日的苦果。
! P+ z4 l: v6 w' E! j6 J4 p  『見死不救』的18個路人雖然備受指責,但網友『繽紛撒哈拉』直接地問出,『在網上抱怨社會道德淪喪,人情冷漠的人,若自己在現場又會反應多快?出手多快?』# g- T7 B' {( V' g0 j
  在數萬條的網上評論中,新快報記者看到,依舊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伸手救人』心存疑慮,害怕『被家長咬定是我的責任』。而每次道德底線被碰觸的時候,『南京彭宇案』就會一再被提及,這個『潘多拉』盒中竄出的『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救』、『救人反被訛傷人』等,似已成為『救』的原罪。, D: c% e1 X3 J' u
  在網友看來,人心雖冷漠,但並不是根本。網友『棍棍兒的空間』認為,『是社會環境尤其是法制環境遭到了污染和破壞,法律解決不了道德,但是最終保障道德環境卻只有法律。』最本質的是我們的社會『法制懦弱、規則不守、腐敗盛行,導致平民心寒也學會僅顧小家而棄道德』。當法律不能保護行善者,當政府不能保障見義勇為者,當人們不能信任他人的友善,又豈可讓路人來背負所有的指責。
( b* _5 P' J" V: K7 M- q" x  網友『熱檸奶加冰走檸』感嘆說,『一個無辜者的死亡,等同於全社會的罪惡,我們每個人都是兇手。』! S3 L. L4 ]0 v* _. q4 f! }( I
  人大代表1 s/ p  y& F7 V/ N0 I3 S
  社會缺乏公平正義精神) |* r5 Q3 \+ F" G* g3 q* S9 V  ]
  若大多數人因沒安全感而自保,勢必出現無公義的現象6 d6 g" [; j0 z
  『面對小悅悅的情況,跟大家關心的老人倒地路人不敢扶的情況相似,事情的根源還是在於社會缺乏公平正義的精神,公平正義沒有成為社會的主導價值與力量。』
* ^1 b( U* n4 ~2 ^( |" y  ――市人大代表曾德雄
) Y3 _% Q. h5 N. c4 Q, t  為何有人冷漠見死不救,是社會的冷漠,還是缺乏施救的勇氣?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哲文所所長曾德雄博士認為,面對小悅悅的情況,跟大家關心的老人倒地路人不敢扶的情況相似,事情的根源還是在於社會缺乏公平正義的精神,公平正義沒有成為社會的主導價值與力量。
; O/ g0 r' }/ H; O" A( c- F  事件中拾荒阿姨的救人之舉,給整個社會增添一份暖意,也得到了社會讚揚。曾德雄認為,對於救人的阿姨,我們應該把她當成社會上的一個人、社會上的一分子,不要刻意突出她的身份。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自己,面對此類事,我們可以捫心自問一下會不會挺身而出?而那些見死不救的路人,曾德雄表示,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譴責或許很容易』。但首先應該被譴責不是這類人群,而是要譴責撞人肇事的那些逃逸司機。: ?6 l& m4 D* R/ i& a. O' y+ B
  曾德雄指出,對於社會的冷漠,不能一概而論,畢竟中國人都希望做有德之人。或許這些路人當時也處於一種糾結狀態,救起這個小孩,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麻煩,腦海會不時浮現『好人卻沒好報』新聞。
# a5 F" a$ {( w; B/ ]" J2 g/ b  他說,出現這樣的事情其根源還是在於社會缺乏公平正義的精神,公平正義沒有成為社會的主導價值與力量。曾德雄擔心,若缺乏公平正義的價值觀,大多數人會因沒有安全感而自保,勢必會出現個人無公德、社會無公義的現象。4 ~$ e7 R5 k$ B0 U- [
  律師說法* C: u( V4 o0 k  j1 _  r0 Z) t
  肇事司機最高面臨7年刑
* u* |  M  Y2 ~0 ]$ j+ |6 k  司機逃逸後家長免責,路人未施援手只能譴責% u1 {9 ]' W, u" v/ s$ @
  肇事司機先碾壓後逃逸,小悅悅父母也有看護不利,究竟誰要為這場悲劇負責?廣東東方崑崙律師事務所的黃金松律師表示,兩名肇事司機將承擔全部責任,其中第一輛肇事逃逸車的司機承擔主要責任,最高或面臨7年刑罰。而對於那些路過卻未施以援手的路人,只能從道德上進行譴責。" V0 q2 o9 [; i4 K, Z
  黃金松稱,作為監護人,小悅悅的父母沒有盡到看管孩子的責任,本應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因兩車的司機肇事後繼續逃逸,故由兩車司機負全部責任。黃律師稱,第一輛肇事車的司機將負主要責任,『他已涉嫌觸犯交通肇事罪,最高可能面臨7年刑期』。而第二輛肇事車在可以看到女童的情況下,未作停車或減速處理,因此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e! c1 n+ @! V% Z) R6 t5 u' U1 o  對於路過寧願繞開而不施援手的路人,黃金松坦言,『以現在的法律來說,很無奈』。他說,依照我國現行的法律,路人並沒有實施救助的義務。同時,由於各地發生多起助人後卻遭反咬一口的事件,也讓大家變得過度自我保護,『這是一個道德問題,只能從道德上去譴責』。/ ~# E! z: W2 b+ f5 n  c. d: n
  他山之石・德國
+ F5 v- b. }( }) G  見死不救可判1年
( ^5 G: `# o# l, d. z4 O7 q  在國外,一些國家針對看到他人陷入困境而不施救的行為,專門設定了『見死不救罪』。比如德國刑法典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節中就明確規定:困境發生時,行為人在有能力救助,同時對自己無重大危險又不違反其他重要義務的情況下,不進行施救的,處一年以下自由刑或罰金。事實證明,這樣明確的規定,確實大大減少了見死不救事件的發生。據悉,法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規定。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