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539|回覆: 3

[漢語詞典] 甲骨文篆體識漢字之利色刪創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8-31 18: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該文摘自漢典  作者 xshz

利字甲骨文到篆體的演變

  這是『風滿利劍平胡虜』的『利』字。這個字是個會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寫法,其左是成熟了的莊稼,穗子向左邊下垂;右邊是一把『刀』,就是用刀割莊稼;『禾』、『刀』之間的三個點兒,就是在收割時穀粒脫落的樣子,用『刀』割『禾』,說明『刀』的鋒利。可見『鋒利』之義也正是『利』字的本義。金文②左邊的『禾』右邊的『刀』均未變,只是掉下來的穀粒排列得更規整了。小篆⑧同於金文的形體,僅把金文中的兩個點兒去掉了。楷書④把『刀』字變為『立刀旁』了,這也是符合漢字結構合理的要求。

  『利』在上古作『鋒利』義用較多,如【韓非子·難一】:『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這就是說:『矛的銳利,任何東西都能被戳穿。』當你讀王充【論衡·物勢】時,就會見到『辯口利舌』的話,『舌頭』也能『鋒利』嗎?這就講不通了。這裏的『利』字是指說話乾淨利落、語言『鋒利』,使對方無法招架。當然,這也是從『槍刀』之『鋒利』引申出來的。至於『利益』之『利』,那是從『收禾而得利』中引申出來的,如【商君書·算地】:『利出於地,則民盡力。』此『利』即指『利益』。那麼【史記·越世家】中『逐什一之利』的『利『也當『利益』講嗎?不對了,這個『利』當『利潤』講。這句話是說:『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潤。』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8-31 18:55 | 顯示全部樓層
色字甲骨文到篆體的演變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個『色』字本為會意字。甲骨文①的左邊是『刀』,右邊是一個跪着的人。唐蘭先生認為『色』是『斷絕之義也』。②是小篆的形體,『刀』訛為『人』。③是楷書的寫法。
  【說文>『色,顏氣也。』恐不妥。『色』的本義為『斷絕』,實際上也正是『絕』字的初文。  【說文】釋『絕』為『斷絲也』。後世『色』字的本義由『絕』字來代替,而『色』被借為『顏色』義,如【後漢書·仲長統傳】:『目能辨色。』由『顏色』引申為『怒色』,如【戰國策·趙策四】:『太后之色少解。』也就是說:趙太后的怒色稍稍緩解了一些。至於『去聲色,禁嗜欲』(【淮南子·時則訓】)中的『色』,那是指『女色』。原話的大意是:要遠離音樂和女色,禁止嗜好和貪慾。
  請注意:在現代漢語裏,『色』有時也可以讀為shǎi。如:掉色、退色。另外,有一種賭具叫『色子』,如『擲色子』、『打色子』等,也應讀作shǎi。[出處:左民安·細說漢字]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8-31 18:56 | 顯示全部樓層
刪字甲骨文到篆體的演變

  這是『刪除』的『刪』字,是個會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形體,其上部為『冊』,下部為『口』(在甲骨文中,『口』常作裝飾符號)。在卜辭中,該字常用為『砍』義,也就是『除掉』的意思。②是小篆的形體,其右增『刀』,表示用『刀』刪除。③是楷書異體字,現已廢除。④為楷書的寫法。
  【說文】:『刪,剟(duō)也。』『剟』為『刊』義,也就是『砍除』、『刪除』的意思,如【漢書·律曆志上】:『刪其偽辭,取正義,著於篇。』凡有『刪除』,必有『節取』,所以『刪』又可以引申為『節取』的意思,如【漢書·藝文志】:『今刪其要,以備篇籍。』所謂『刪其要』,就是『節取其要』的意思,若理解為將重要的東西都刪掉那就錯了。
  請注意:『芟(shān)』本為『割草』的意思,『芟夷』就是削除。可是後世也將『芟夷』寫作『刪夷』,如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這也是生活』……】:『刪夷枝葉的人,決定得不到花果。』[出處:左民安·細說漢字]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8-31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創字甲骨文到篆體的演變

  這是『創巨痛深』的『創』字,本為象形字。①是金文的形體,馬敘倫認為『象傷物所著之血』。這是指『刀』割過後,刀上還沾了兩滴血。②是小篆的寫法,基本上同於金文。③是楷書繁體字,是由原來的象形字變為左聲右形的形聲字了。④為簡化字。
  【說文】:『創,傷也。』其實,『創』的本義應為『割』,而『傷』只能算是引申義,如【後漢書·華佗傳】:『四五日創愈。』這是說:四五天傷口就好了。『創』有『突破』義,所以凡事有所突破也可以稱為『創』,比如『創舉』、『開創』等。不過這些詞中的『創』字必須讀為chuàng,而不應讀作chuāng。
  請注意:王充【論衡·書虛】中有『吾君背有疽創』句,這裏的『疽(jū)』是一種毒瘡,所以『疽創』也就是『疽瘡』。可見,『創』字是『瘡』字的假借字,在『瘡癤』、『生瘡』等意義上可代『瘡』而用。[出處:左民安·細說漢字]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