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18|回覆: 0

[庚子賠款] 李建國登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目的評析

[複製鏈接]
甫緯 發表於 2018-3-13 21: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義和團運動失敗以後,各國侵略者脅迫清朝政府簽訂了【辛丑和約】,攫取了政治、經濟諸方面的權益。其中之一就是向清政府勒索了巨額『賠款』——庚子賠款。西元一九零七年底,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向華退還部分『庚款』,充作清政府向美國派遣留學生的經費。西元一九零八年五月二十五日,美國國會正式通過了退款議案,規定從西元一九零九年起逐年退還部分庚款。此後的三十多年間,中國政府用美國所退的部分款額,向美國派遣和津貼了數以千計的中國留學生。

美國政府當時將退還庚子賠款吹噓為對華的友善舉動。實質上,美國退款興學及對『庚款留美教育』的控制,最終目的是為了維護在華的政治經濟權益。

將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義舉』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分析,可以深刻認識退款興學的文化侵略性質。

第一,退還庚款是美國維護對華『門戶開放』外交方針的措施之一,目的在於消弭中國人民的仇洋情緒和對清政府的反抗情緒。

西元十九世紀末葉,各國列強妄圖進一步從國土上瓜分中國。由於中國領土上的肥腴之地已被英、法等老牌帝國割據,美國感到其在華利益受到了威脅。於是,在西元一八九九年提出了對華『門戶開放』的外交方針,要求列強在各自的在華勢力範圍內,承認他國可以享有同等的關稅特權和通商航運等權益。特別強調美國政府決不承認『任何國家在中國任何部分有排他性的權利』、『切望美國公民的利益不因任何強國在其所控制的在華「勢力範圍」內之排他性待遇而受損害,並希望為世界商業保留一個公開市場。』①西元一九零零年美國政府重申:『保持中國的領土與行政完整,保護各友邦受條約與國際法所保障的一切權利,並維護各國在中國各地平等公正貿易之原則。』②可見,『門戶開放』方針的實質,是在保持中國領土形式上完整的條件下,美國能與其他列強分享在華權益。而退還庚子賠款,則是維護『門戶開放』外交方針的措施之一。

西元一九零四年,清政府駐美公使梁誠與美國國務卿、『門戶開放』方針倡導者海約翰的會晤中,就中國支付賠款問題說:『中國財政支絀,貴大臣所深知。現籌賠款已窮羅掘,一概還金須加增租稅。民間艱於負荷,仇洋之念益張,大局或有動搖,禍患何堪設想。貴大臣素主保全宗旨,當能為我籌策也』。梁誠所稱『保全宗旨』,即形式上保持中國領土的完整。此為海約翰主張的『門戶開放』方針的前提。海約翰聽了梁誠的話後,自認美國所收賠款實屬過多。梁誠隨之提出:『各國若將賠款核減,於我財政殊有補益。貴國如能首倡,義聲所播,興起聞風矣』。海約翰贊同道:『貴大臣所言確有至理,自當極力代謀總統。』③可見海約翰贊同退還庚款,是因為此舉與其素主之『保全宗旨』一致。消弭中國人民的仇洋情緒和對清政府的反抗情緒,在形式上保持中國領土的完整,維護願『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清政府,最終有利於美國的在華權益。而退還庚子賠款,將拔去的羊毛拋撒一些在羊身上,似乎便能『安撫』中國人民,實現美國的『保全宗旨』。

第二,退款興學目的在於補美國在華教會教育的不足。

美國在華開辦的教會教育是其對華文教侵略的主要內容之一。隨着帝國主義對華侵略方針的改變和中國人民對教會教育的打擊,美國在華教會教育不足以滿足其侵華需要。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義和團運動後,教會教育難以完全達到美國培養在華高級代理人的目的。義和團運動粉碎了列強妄圖瓜分中國的美夢。侵略者懾於中國人民的力量,改變了瓜分中國的政策,採取『以華治華』的侵略方針。為此,急需培養大批在華高級代理人。儘管許多教會中學被改辦為大學,仍不能滿足侵略者的需要。因此,大量吸引中國留學生,成為帝國主義者培養代理人的措施之一。美國捷足先登,採取了退款興學的措施。隨後,其他一些國家也紛紛效法。

二是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教會勢力,使教會教育一蹶不振。美國在華傳教士史密士宣稱,美國退還庚款,『不是完全退還這筆錢,而是要把這筆錢用在使類似的事件難以再生。』④英國傳教士巴本生西元一九零一年在一篇文章中說:『在我個人工作的地區,我特別注意到人們的態度和從前不一樣了,特別是學生們在三年一度的考試中所表現的態度,更使我預感到一種性質極為嚴重的危機。我們對這種情況應儆醒禱告,嚴加防範,不要忘記我們是在敵對的國土上作戰的。』⑤他的話反映了傳教士們的驚恐情緒。因此,很多傳教士都極力主張自己的政府吸引中國留學生,以補在華教會教育之不足。

三是教會學校畢業生不受中國政府重用。西元一九零六年清政府學部在【咨各省督撫為外人設學無庸立案文】中提出:『教育為富強之基,一國有一國之國民,即一國有一國之教育;匪特民性國俗各有不同,即教育宗旨亦有不能強同之處……至外國人在內地設立學堂,奏定章程並無允許之文;除已設各學堂暫聽設立,無庸立案外,嗣後如有外國人呈請在內地開設學堂者,亦均無庸立案,所有學生,概不給與獎勵。』⑥所謂『不給與獎勵』實際上就是不承認教會學校畢業生的學歷。西元一九一六年,郭秉文在【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書中指出,前清時畢業於教會學校者,無享受學位與實官的權利,各省規定官立學堂的畢業生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教會學生則無此權利。美國擬退庚款時,美國駐華公使代表團中文秘書威廉斯在致公使柔克義的信中說:『教會學校……從未得到官僚階級的多少支持,而它的畢業生極少可能找到官方任用的機會……難得有一個人會獲得重要的位置。』⑦在美國政府看來,通過退款興學,形式上由中國政府派遣留美學生,這些學生回國後能受到中國政府的重用,美國便能通過這些學生影響中國。傳教士史密士在進行退款遊說時就提出,庚子賠款『應歸還中國,不過可以規定必須用在選送優秀中國青年來美深造,同時更規定此項學生回國後,必須擔任公職,或從事於公眾福利事業。』⑧他的主張得到美國政府的贊同。當他晉見羅斯福總統,陳述其退款興學建議時,羅斯福立即表示同意。

第三,美國還妄圖通過退款興學與其他列強競爭。

帝國主義列強在華既互相勾結,共同掠奪中國的財富,又明爭暗鬥,都想在華多撈一把。於是,列強之間展開了勾心鬥角的競爭。在教育方面,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吸引中國留學生,是競爭內容之一。

美國是最早吸引中國留學生的國家。早在西元一八六八年的【中美續增條約】中就列入了優待中國留學生的條款。隨後從西元一八七二年始,清政府向美國派送了四批少年留學生。隨着這場留美運動在清政府內頑固派干擾下的夭折,西元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留美學生極少,而留歐學生增多。這種狀況引起了美國的憂慮。西元一九零六年美國伊里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在給美國總統的備忘錄中,認為中國學生湧向歐洲:『這就意味着,當這些中國人從歐洲回去後,將要使中國效法歐洲,效法英國、德國、法國,而不效法美國……這就意味着,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商品要被買去,而不買美國的商品。各種工業上的特權將給予歐洲,而不給予美國』,他由此提出為了擴展精神上的影響而花一些錢,即使從物質意義上說,也能夠比用別的方法獲得更多。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⑨從當時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分析,日俄戰爭前,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俄國。因此,極力支持日本去遏制沙俄向中國東北南部推進。日俄戰爭後,野心勃勃的日本引起了美國的擔心,美日矛盾上升為美國與其他列強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由於中國學生留學日本在經費、路程和語言方面的有利條件,以及日本政府對中國學生的吸引,大批學生浮槎東渡,形成規模較大的留日運動。因此,吸引留學生成為美日競爭的內容之一。西元一九零五年十一月,日本文部省發布了對中國留日學生進行嚴格管理的規則,引起留學生的強烈不滿。陳天華蹈海以圖激發中國學生的民族正義感,秋瑾號召全體留日學生歸國以示抗議。實騰惠秀指出:『各國對【清國學生取締規則】所引起的留日學生歸國風潮,無不鼓掌稱慶,認為是奪取日本獨占中國新教育權的大好時機。特別是美國,不單不滿足於在中國招收學生留學美國,更在日本國內努力展開同樣的工作……經過美國這番努力,留學日本之後,再去美國深造的學生似乎越來越多』,西元一九零七年,『美國有人發表了「中國人不要日本教習」的文章,討論有關中國教育問題,並向日本挑戰……西元一九零八年,老羅斯福總統在該年國會開幕儀式上提出咨文,聲言「不惜一切協助中國發展教育」,又率先把庚子賠款中的一千多萬元歸還中國,用以在中國開辦留學美國之前的預備教育。』⑩日本人對美國退款興學的評論,也從側面反映了美國退款興學的目的,是在與各國特別是日本爭奪在華的教育權。

美國退還庚款並非無條件的。為了保證所退的款額能為其對華文教侵略目的服務,它對退款用途、退款方式、經費管理、留美事務等方面,進行了種種干涉和控制,嚴重干涉了中國的主權和內政。

一,限定庚款用途。

西元一九零五年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在與清朝駐美公使梁誠的會晤中,曾試探清政府將怎樣使用庚款。梁誠回答:『減免之項,如何用法,則是我國內政,不能預為宣告』。梁誠隨後在致清政府外務部函中指出:『誠維今日列強環伺,莫不覘我措施,定其應付。不有非常舉動,無由戢彼奸謀。今美總統所言,無論是否有心干涉,均應預為之地,庶免為彼所持。』⑾梁誠在清政府中,算是一位精明的官員,他當時已經注意到在與列強打交道時,應預防其干涉中國內政。

當時中國方面對庚款用途有幾種意見。有的主張用於擴充海軍;有的主張作為京師大學堂經費;有的主張用以擔保向美國借款辦銀行。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主張先以庚款辦路礦,再以其盈利辦教育。

外務部將袁世凱的主張告訴梁誠,囑其在適當之時向美國表明,反映了袁氏的主張代表了清政府的意圖。由於當時正值中國向美國合興公司交涉收回粵漢鐵路主權,梁誠擔心向美國提出以庚款辦路礦,會牽掣庚款的退還,因此未向美國提出。

西元一九零七年,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我國宜實力援助中國厲行教育……援助之法,宜將庚子賠款退贈一半,俾中國政府得遣學生來美留學。』⑿這實際上為庚款用途定了基調。西元一九零八年柔克義公使照會清政府外務部,要求清政府聲明,美國所退庚款,系與派遣學生留美一事緊密相連,這樣,美國政府方可抵拒任何變更之事。⒀

在美國直接、間接的干涉和影響下,西元一九零八年清政府學部在咨外務部文中提出:『中國既收回此項巨款,允宜有以酬答其美意。近年美總統提倡中國學生赴美分授高等教育,裨益中國良非淺鮮。』⒁咨文還擬從西元一九零九年起向美國派送留學生。可見美國對庚款用途的限制、影響起了作用。

二,嚴定退款方式。

按退款規定:『美國減收賠款,先按減數購定匯票,請美領知照銀行退回若干,再由上海道備函作收,於宣統元年即西元一九零九年一月起實行,即自是年每月底由上海道照實付數目購定金價交付。』⒂照此辦法,每月須由清政府上海海關道按原賠款數,向美國設在上海的花旗銀行繳付賠款,然後再由美國領事通知銀行應退之數。實行這種先賠後退的手續,是為了有效地監督庚款用途。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協約國要求中國參戰。中國向美國等請求緩付庚款以供戰費。美國公使向中國外交部函稱,中國須向美國保證既定退還的庚款,仍照常作為留學經費,方可緩付其餘未退之庚款。西元一九二二年美國公使再度致函中國外交部:『本國政府之意見,對於該項賠款退還之一部分,仍由總稅務司轉交外交部,按照向訂辦法賡續辦理。』⒃這種退款方式一直實行到西元一九二八年二月。此時期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正向正規大學發展,不再招收留美預備學生,原有的留美預備生預定西元一九二九年派送完畢,以後將派送大學畢業生留美。因此美國從西元一九二八年三月起進一步嚴定了退款方式:『即自是月起,遵將該項退還部分賠款,改由海關按月撥交駐滬美領事,轉交美國公使退還中國政府。』⒄

三,控制庚款基金。

美國對已經退還的庚款中支付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的開支和留美費用以外留作基金的部分,也嚴格控制。

西元一九一七年,『清華學校基本金委員會』成立。據其章程規定,委員會以外交總長、次長和美國公使三人組成。清華學校的基金由委員會保管,『為他日美退庚款期滿時維持及發展清華校務及遊美學務之用……提用基金須經全數保管委員同意簽字,其用途僅限於清華。』⒅這樣,作為委員之一的美國公使,自然控制了庚款基金的提用。

西元一九二九年八月,在得到美國公使的同意後,南京政府行政院撤消了清華基金保管委員會,將基金移交『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簡稱『中基會』)保管。此會是為了管理西元一九二四年美國所退第二批庚款而成立的。中基會章程規定設董事十五人,其中美國人須占五人。西元一九二四年至西元一九三二年,先後任董事的美國人有孟祿、顧臨、貝諾德、貝克、杜威、韋羅貝、司徒雷登。孟祿一直任副董事長。該會規定,美國退款結束前,庚款基金不得動用。退款結束後,動用基金需由中基會向美國政府證明其用途,經同意後才能提用。西元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七日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呈教育部長文,證實了這個事實。此文稱:『呈為支用本校基金美金利息,請函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予以證明事。案查本校留美經費,自太平洋戰起,全賴本校在美基金利息撥充。惟每年度需向美國政府證明用途方能提用。』⒆

四,干涉清華學校校務。

清華學校籌設之初,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就通知清政府,派美使館漢務參贊丁家立為代表,參與對中國留學生的挑選事務。在主權平等的國家之間,可以互派人員協助對方辦理某些事務。但在當時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地位的狀況下,美國派員參與中國的留學事務,實際上是起監視作用,以保證清政府能按其意圖行事。此後,美國駐華使館均有專人負責庚款留美事務。

西元一九一七年一零月,北洋政府外交部公布【清華學校董事會章程】。規定董事會由外交部官員十人組成。如董事會的意見不符合美國公使之意時,還得聽命於美國公使⒇。西元一九二零年二月又規定董事會改由外交部部員二人和美國駐華使館官員一人組成。清華學校校務和留美事務中的重大問題,都由董事會裁決。董事會會議事項,以全體同意作為議決,『而董事會之實權,則操之於美國公使館之洋董事,中國董事承顏畫諾而已。』(21)西元一九二一年六月,清華學生因聲援北京一些學校的教師向政府索薪,進行了同情罷考。據參加罷考的潘光旦說,他們因此被罰留級一年,處分是美國公使和董事會決定的。中國董事有意撤消處分,但終受美國董事的牽掣而未成。西元一九二八年四月,又組成了新的九人董事會,美國人仍占三分之一。修正後的董事會章程所規定的董事會職權,幾乎包括了在清華的一切校務。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認為當時美國政府退款興學,並非出於對華的善意,而是對華文教侵略的組成部分。退款興學的最終目的,在於培養親美勢力,維護美國在華權益。在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與外國侵略者之間的矛盾,始終是主要矛盾之一。在民族存亡之際,庚款留美學生遠涉重洋、負笈萬里,是為了學習西方先進科技文化,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他們中除極少數外,大多數完成學業後都回到了貧窮落後的祖國。其中很多人為我囯的近代化和現代化作出了傑出貢獻。錢學森就是他們的代表之一。無庸諱言,美國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用於中國政府派遣留美學生,客觀上在某些方面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不無益處。但這並非美國政府當時退款的初衷。我們必須將美國政府主觀上的文教侵略目的,與庚款留美學生回國後客觀上所起的進步作用區別開。中國近代社會中華民族與外國侵略者之間的民族矛盾,決定了侵略者的主觀願望與實際結果往往是相反的。


①②【中美關係資料匯編】第一輯第四五零、四五二頁。世界知識出版社,西元一九五七年。

③清朝外務部檔案中美檔第三四七七號。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以下簡稱『中美檔』)。

④史密士【今日的美國與中國】。見【清華大學校史稿】第二頁,中華書局,西元一九八一年。

⑤張力等著【中國教案史】第五四二~五四三頁。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西元一九八七年。

⑥舒新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下冊第一零七七頁。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元一九八零年。

⑦⑨⒀⒇【清華大學校史稿】第三、三、五、一四頁。

⑧劉真主編【留學教育——中國留學教育史科】第一四一頁。台灣國立編譯館,西元一九八零年,

⑩實騰惠秀著【中國人留學日本史】中譯本第八四~八五、七八頁。三聯書店,西元一九八三年。

⑾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六十八輯】第二一頁。台灣文海有限股份公司印行。

⑿羅斯福【關於一九零八年的施政方針】。見【清華周刊】第七次增刊,西元一九二一年六月。

⒁中美檔三五二二號

⒂⒃⒄【中國海關與庚子賠款】第一六零、一六三、一七九頁。中華書局,西元一九八三年。

⒅【清華周刊】第三七四期,『新聞』第一頁。

⒆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第五全宗。

(21)【清華周刊】第二二三期第二四頁。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