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05|回覆: 0

[時空整理公約] 重回周易歷史現場甲骨文時代,譙皓中解師卦和比卦

[複製連結]
譙皓中 發表於 2018-1-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d7e21694c0ca780519b99d87aa84148.jpg

1、師卦比卦爻辭原文:

f2f4b97155f7374fe3371f280750cfe2.jpg

2、象與占辭分析:

76f0e6ae75169bd790276377a37ef57b.png

3、師卦斷句與大天下之文意:

在訟卦上爭訟不成,就演變爲群體性的對抗和戰爭,即軍事方略。經過師卦的戰爭,勝者王侯敗者寇,要重新劃分勢力範圍,於內部要跟隨自己信任的領導,於外,小諸侯要結成聯盟選出首領,是爲部落聯盟的團結親附。

■師,貞丈人,吉,無咎

師:【說文】『師,二千五百人爲師』。『丈人』就是持杖之人,受到大家尊重的人。軍隊的『丈人』指統帥。

【譯文】:軍隊的組建,有益尋找英明的統帥,吉,好的統帥不會犯明顯的過錯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譯文】:軍隊出征,要以良好的紀律作爲勝利的保證。如果沒有良好的紀律,或者有紀律而不遵守,必打敗仗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xi命

【譯文】:君王親臨前線,與自己的軍隊在一起,勝利信心倍增,行爲沒有過錯。因爲君王在前線可以及時地頒發嘉獎的命令,鼓舞軍隊士氣

■六三:師或,輿屍,凶

【譯文】:戰場上如不果決,就會有造成重大的傷亡,從而帶來兇險

■六四:師左次,無咎

左:通佐字。輔佐、幫助。次:次字從二從欠。二在順序中是較一要靠後的數,因此,次字的本義應爲次等的、較差的、副的等義。

【譯文】:出師要有合適的理由,幫助弱者,無咎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凶

直譯大意爲:農田裡面有飛鳥,利於將其捕獲後教訓它們。長兄統帥著軍隊,小兄弟搬運屍體有危險。根據四爻和六爻的意思,以此爲借代,強調的是合法性問題。

【譯文】:如田裡來了害鳥要驅逐一樣,對待破壞社會秩序的強者,也要將其繩之於法。出師要具有合法性,戰爭只能由君王遵天行道而發動,若以臣子爭權奪利之舉擅自發動,是兇險的發展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譯文】:偉大的君主取得了上天授予的使命,而開創一個新的國家,承擔起讓家族發達興旺的責任,那麼一定是得到民眾擁護的結果

4、比卦斷句與大天下之文意: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比:兩人並肩挨著。原筮:原是爲同出一源,本爲一家人。筮作爲拿不定主意時卜筮問神靈的方式來作決定,實質也是相互商量。元是開始,可作爲比附的初心。

【譯文】:眾人比附團結,自然吉祥。以一家人的姿態相互商量,是保持初心長久的徵兆,沒有過錯。那些勢單力薄、外有強盜的不安寧地區都會來親附,遲遲不來的諸侯將會陷入險境

■初六:有複比之,無咎。有復盈缶fou,終來有它,吉

復:返還。盈:本義當充滿,引申爲豐滿、足夠、溢出等義。缶:瓦器,爲古代的一種酒具。有復盈缶:用瓦缶盛滿酒,此表示敬意,是對重返的人。它:帛書版爲「沱」,孔穎達【正義】:『非惟一人而已,更有他人並來得吉,故云「終有來他,吉」也。』

【譯文】:重新返還與之親附,沒有過錯。對重返的表達了敬意,更有很多人前來,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自:【說文】:『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屬皆從自。』

【譯文】:親比之時,既不分親疏一視同仁,又像鼻子一樣顯而易見,接受大家的監督,是祥和的發展

■六三:比之匪人

【譯文】:沒有比附對象也會沒人願意與之親比

■六四:外比之,貞吉

【譯文】:萬國外邦的親附,是祥和的發展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王用三驅,失前禽:源於政治典故。【史記·殷本記】上的一個記載。說的是商朝的開國之君成湯取代夏朝時的事。說他出遊時,看見獵人捕鳥的方法是四面張網,欲一網打盡網中之鳥。他就讓獵人去掉三面之網,只留一面,並說:欲往左面跑的就往左面跑,欲往右邊逃的就往右邊逃,實在是不要命的就來撞網。

【譯文】:效法成湯網開三面的捕鳥方式一般行事,讓民眾感受其仁義之心,以顯示廣泛的親民親善。萬民相信君王的仁義而不產生戒備警惕,天下吉祥

■上六:比之無首,凶

【譯文】:那些自絕團結的諸侯成爲了獨夫,結局兇險

78a705c3fb9af1bd5462300015ea09e6.jpg

譙皓中,號通異.男,漢族,四川人,時空整理公約起草者,記憶工程師!通遠書院山長,授道史禮易數.人文游娛設計師,仁貴美華服負責人.著作【解易釋爻】,執筆【變衡.萬物數易】、【理平治-泛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之整合】!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