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74|回覆: 0

[漢語教育] 關於語用預設作用探討(2)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3-8-8 21: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漢學網
(2)The tall man and the woman left.
  從語義角度看,這是一個歧義句,tall只修飾man呢還是修飾兩者man和woman?事實上雙方都明白當時在場的只有man是高個子,因此不可能產生理解上的歧義,也就不需要刻意的解釋和說明了。可見,正因為說話人預設了這一相關背景知識,他才如此『模糊』、『簡略』地說且確信對方不會產生歧義理解。因此,語用預設可解釋語句歧義是如何消失的。
  3.提供話語連貫的紐帶。
  許多語句從語義角度來看是互不關聯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卻頻頻出現,且交際雙方都能順利進行交流,這是因為雙方都擁有對此話語合適性條件的語用預設,正是這些預設為看似互不相干的語句提供了聯繫紐帶。如:
  (3)John:What’s the time?
  Mary:The postman just arrived.
  表面看,Mary的回答與John的發問風馬牛不相及,但John卻得到了答案:郵遞員每天10點來學校取郵件,因此大概是10鐘左右。此例中,Mary預設了相關背景知識,並認為John也擁有此知識並能據此作出相應的推理而得到答案。因此對共同擁有的背景知識的預設保證了話語『意義』上的連貫,使交際順利完成。
  關聯理論認為交際雙方基於相同或相似的認識環境,包括語境知識、背景知識和常規關係等,在交流時會尋找最佳關聯點。為了尋找這個最佳關聯點,說話人會對聽話人的認識狀態作一番充分的估計,並根據所做估計對可以進入話語信息流的事實或事態作恰當判斷和選擇,斷定哪些是對方熟悉的、已知的背景信息,哪些是有待對方了解的斷言信息。對已知背景信息作為預設,大大精簡了話語,又保證了最佳關聯性,確保了交流順利進行。因此恰當預設不僅可以解釋話語表面的語義歧義為何在實際交流中不會引起歧義,還解釋了表面上互不相干的話語為何是內在連貫的。
  4.產生幽默等特殊效果。
  如上所述,語用預設具有合適性和共知性,說話人會根據不同交際語境進行合理預設,並認為對方能理解、順應自己的預設,從而達到良好的交際合作效果。可有時候,交際對方明明懂得說話人的預設,卻故意曲解或置之不理,由此產生一些特殊的效果,如幽默。
  (4)Girl:If we become engaged,will you give me a ring?
  Boy:Sure.What’s your phone number?
  上例中,女孩鍾情於男孩,希望男孩送她一枚訂婚戒指(ring)。女孩的這點預設任何人都能懂,男孩自然明白女孩的心思。可是他卻對其故意曲解,把ring當作電話,把女孩的預設扔在了一邊,言外之意他根本就不想談論此話題或者甚至對對方不感興趣。
  也有的時候,說話人對對方的共享知識作了錯誤的估計,致使聽話人作出錯誤的預設推理,從而製造出幽默效果,如:
  (5)Mother:please go to the store and buy me some tomato paste.
  Son:Why,are the tomatoes broken?
  母親的意思是讓兒子買番茄醬,兒子卻把『paste』理解成了漿糊。母親高估了兒子的理解能力,使得兒子錯誤地認為是番茄破了需要漿糊,兒子推理的預設與母親的預設完全對不上,幽默效果因此產生。因此,有時候說話人自認為作出了合理的語用預設,偏偏聽話人不理解或故意曲解,有意無意地改變了說話人的預設,與說話人的預設『牛頭不對馬嘴』,語言就變得滑稽可笑,幽默就產生了。
  
  四、結語
  
  話語交際受眾多因素制約,從語用預設的角度進行研究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總的說來,語用預設對話語交際起到制約和引導作用,是話語理解的先決條件和推導會話含義的基本依據,巧妙運用語用預設能起到幽默等特殊的效果。鑑於預設本身的複雜性,筆者主張預設研究應是多角度、多學科的全面綜合研究,期待與廣大同仁一起努力。 (作者:俞燕明 )
  
  參考文獻:
  [1]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