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947|回覆: 5

[道學研究] 老子的辯證邏輯:正言若反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4-11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載  洛陽老子學會   作者 孫中原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北京100872)
[摘要] 本文論述老子的辯證邏輯思想,即『正言若反』的思維表達方式,並聯繫其後學莊子和儒家以及西方哲學家黑格爾和毛澤東對『正言若反』思維表達方式的應用,說明『正言若反』是中國古代辯證法和辯證邏輯思維表達技藝的極致,對今人有重要的啟發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 老子;辯證邏輯;正言若反;莊子;儒家;黑格爾;毛澤東

[作者簡介]孫中原(1938-),河南鄭州人,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邏輯和中國哲學的研究。

一、老子的『正言若反』


【老子】第45章說:『大巧若拙。』即最靈巧好,卻好似笨拙。魏王弼【老子道徳經注】解釋說:『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為異端,故若拙也。』宋蘇轍【老子解】解釋說:『巧而不拙,其巧必勞。付物自然,雖拙而巧。』清張爾岐【老子說略】解釋說:『知之大巧者,行所無事,不為雕琢,故若拙。』宋葛長庚【道徳寶章】『大巧若拙』句注說:『無為。』即最高明的技巧,依據自然規律,製成器物,不附加人為的雕琢。

邏輯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如果斷定『A是A,又是非A』,或者斷定『A是非A』,則構成邏輯矛盾、自相矛盾。『大巧若拙』的命題形式是:『某種特定的A是非A』。『某種特定的A』,即『大巧』(最巧)。『非A』即『拙』。『巧』和『拙』是對立概念,按照邏輯的同一律,巧是巧,拙是拙,巧不是拙,拙不是巧。巧和拙是不同的概念,需要分別定義,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

『巧』是技巧、技藝。【說文】:『巧,技也。』【廣韻】:『巧,能也,善也。』【韻會】:『巧,機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工有巧。』【増韻】:『巧,拙之反。』【韻會】:『巧,黠慧也。』【孟子·離婁上】:『公輸子之巧。』【荀子·榮辱】:『百工以巧盡械器。』拙是笨拙,與『巧』相對。

老子『大巧若拙』命題的意義,不是表達同一律,不是說『巧是巧,拙是拙,巧不是拙,拙不是巧』的意思,是說有一種特定的『巧』,即『大巧』(最巧),它『若拙』,即像是『拙』。這是把對立概念『巧』和『拙』,附予特定的語義,用肯定語氣,構造肯定命題。中國語言,特別是古漢語,常省略肯定聯項。斷定『大巧』和『拙』的對立概念,有某種具體的同一性。『某種特定的A是非A』,或『大A若非A』,詞項『大A』、『非A』和整個命題,都有具體的意義,特定的內涵,與邏輯同一律『A是A』和『巧是巧,拙是拙,巧不是拙,拙不是巧』的意義,不構成矛盾,二者是運用不同的邏輯方法,從不同角度思考的結果,構成不同的邏輯領域。老子的『正言若反』,是中國古代的辯證邏輯,它是與形式邏輯相容並存、而不互相牴牾衝突的另一種邏輯。

在老子的一系列辯證命題中,『大巧若拙』是其中典型案例之一,『正言若反』是一般公式的概括。『大巧』是『正言』,『若拙』是『若反(言)』。【說文】:『正,是也。』從一、止或一、足會意,原為用足一直前進,引申為正面或肯定。矛盾一方為『正』,對方為『反』。『正』為肯定,『反』為否定。『言』,即言詞。『正言若反(言)』式的辯證命題,主、謂項是對立概念。『正言若反(言)』:正面、肯定的言詞,好像反面、否定的言詞。漢劉熙【釋名·釋言語】:『巧,考也,考合異類,共成一體也。』老子『大巧若拙』一類『正言若反』式的辯證命題,反映事物本性內在的對立統一,是極為巧妙的思維表達技藝。

『大巧若拙』命題的上下文,還有如下陳述:『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第45章)『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徳若谷。大白若辱。廣徳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第41章)以上共17個命題,是『大巧若拙』的上下文語境。大巧若拙相關命題對照,見表1。


表1  大巧若拙相關命題對照
序號原文語譯所在篇章
1大成若缺最成功好似欠缺22
2大盈若沖最充實好似空虛22
3大直若屈最正直好似枉屈22
4大巧若拙最靈巧好似笨拙22
5大辯若訥最高超的辯論好似不會說22
6明道若昧明顯的大道好似黯昧41
7進道若退前進的大道好似後退41
8夷道若纇平坦的大道好似崎嶇41
9上徳若谷崇高的大德好似山谷41
10大白若辱最光彩好似卑辱41
11廣徳若不足寬宏的大德好似不足41
12建德若偷剛健的大德好似怠惰41
13質真若渝質樸真純好似不能堅持41
14大方無隅最方正好似沒有稜角41
15大器晚成最貴重的器物最後才製成41
16大音希聲最大的聲音好似稀薄41
17大象無形最偉大的形象好似無形41

參考歷代先哲的詮釋、發揮,有助於加深對『大巧若拙』命題及其語境的理解:

(1)『大成若缺。』最成功,卻好似欠缺。宋葛長庚【道徳寶章】注說:『自晦。』最成功者不居功自傲,韜光養晦,自隱其能。

(2)『大盈若沖。』最充實,卻好似空虛。宋葛長庚【道徳寶章】注說:『自然。』【論語·泰伯】說:『有若無,實若虛。』唐吳兢【貞觀政要】卷6引孔穎達答唐太宗問說:『已之雖有,其狀若無。已之雖實,其容若虛。』真正的飽學之士,虛懷若谷。

(3)『大直若屈。』最正直,卻好似枉屈。宋蘇轍【老子解】說:『直而不屈,其直必折。循理而行,雖曲而直。』宋葛長庚【道徳寶章】注說:『順適。』順遂適應自然規律,雖若屈枉,實為大直(最正直)。清張爾岐【老子說略】說:『行之大直者,循理而動,不與物競,故若屈。』清成克鞏【道徳經】注說:『大直若屈:循理而行,委曲皆直。』清紀昀評其注說:『簡要明暢,真足以益心智,閎治理。』

(4)『大巧若拙。』

(5)『大辯若訥。』最高超的辯論,卻好似不會說。魏王弼【老子道徳經注】說:『大辯因物而言,己無所造,故若訥也。』宋蘇轍【老子解】說:『辯而不訥,其辯必窮。因理而言,雖訥而辯。』清成克鞏【道徳經】注說:『大辨若訥:訥者若不出口也,因理而言,雖訥而辯。』清張爾岐【老子說略】說:『言之大辯者,理有固然,不以口爭,故若訥。』宋葛長庚【道徳寶章】注說:『忘言。』陶淵明【飲酒】詩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言以達理,重物理,不重多言。

(6)『明道若昧。』明顯的大道,卻好似黯昧。唐馬總【意林】卷1注說:『明道之人,若暗昧無所見也。』

(7)『進道若退。』前進的大道,缺好似後退。【意林】注說:『進取道者,若退不及。』

(8)『夷道若纇。』平坦的大道,卻好似崎嶇。

(9)『上德若谷。』崇高的大德,卻好似山谷。舊題河上公【老子道德經】注說:『上德之人,若深谷不恥垢濁也。』

(10)『大白苦辱。』最光彩,卻好似卑辱。【老子道德經】注說:『大潔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顯。』

(11)『廣德若不足。』寬宏的大德,卻好似不足。【老子道德經】注說:『德行廣大之人,若愚須不足也。』

(12)『建德若偷。』剛健的大德,卻好似怠惰。【老子道德經】注說:『建設道德之人,若可偷引使空虛也。』

(13)『質真若渝。』質樸真純,卻好似不能堅持。【老子道德經】注說:『質樸之人,若五色有渝淺不明。』

(14)『大方無隅。』最方正好,卻似沒有稜角。【老子道德經】注說:『大方正之人,無委曲廉隅。』

(15)『大器晚成』,即最貴重的器物,卻最後才製成。【老子道德經】注說:『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璉,不可卒成也。』

(16)『大音希聲。』最偉大的聲音,卻好似稀薄。【老子道德經】注說:『大音猶雷霆,待時而動,喻常愛氣希言也。』

(17)『大象無形。』最偉大的形象好似無形。【老子道德經】注說:『大法象之人,質樸無形容。』

以上『正言若反』式的辯證命題,表達『理性在他物中認識到此物,認識到在此物中包含着此物的對方』,即事物的對立統一。[1]【老子】第36章說:

(1)『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要收縮它,必須先擴張它。』【意林】注說:『先開張之,欲令極其奢淫。』

(2)『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要削弱它,必須先增強它。』【意林】注說:『先強大之,欲使遇害。』

(3)『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要廢棄它,必須先興盛它。』【意林】注說:『先興之,使驕危。』

(4)『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將要奪取它,必須先給予它。』【韓非子·喻老】說:『越王入宦於吳,而勸之伐齊以弊吳。吳兵既勝齊人於艾陵,張之於江濟,強之於黃池,故可制於五湖。故曰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晉獻公將欲襲虞,遺之以璧馬。知伯將襲仇由,遺之以廣車。故曰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意林】注說:『先與之者,欲極其貪心也。』宋蘇轍【老子解】說:『未嘗與之而遽奪,則勢有所不極,理有所不足。勢不極則取之難,理不足則物不服。』事物的質變,有賴於量變的累積。以上命題,表達目的和手段的對立統一。目的和手段正言若反對照,見表2。


表2  目的和手段正言若反對照
序號原文語譯所屬範疇所在篇章
1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要收縮它,必須先擴張它目的手段36
2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要削弱它,必須先增強它目的手段36
3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要廢棄它,必須先興盛它目的手段36
4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將要奪取它,必須先給予它目的手段36

明焦竑【老子翼】說:『將欲雲者,將然之辭也。必固雲者,已然之辭也。造化有消息盈虛之運,人事有吉凶倚伏之理,故物之將欲如彼者,必其已嘗如此者也。將然者雖未形,已然者則可見。能據其已然,而逆睹其將然,則雖若幽隱,而實至明白矣。』

焦竑說『將欲雲者,將然之辭也』,即上文『將欲歙之』、『將欲弱之』、『將欲廢之』和『將欲奪之』,是主體的預期目的,用將來時的時間模態命題『我將要如何』表示。『必固雲者,已然之辭也』,即上文『必固張之』、『必固強之』、『必固興之』和『必固與之』,是主體採用的手段,用現在時的時間模態命題『我現在如何』表示。『將然者雖未形』:目的是尚未實現的可能性。『已然者則可見』:手段是可見可感的現實性。『能據其已然,而逆睹其將然』:以所採取的現實手段為論據,推論未來將實現的目標。

清張爾岐【老子說略】說:『天道之盈虛,人事之倚伏,皆有自然必至之勢。』『此其理至微也,而實至明。』肯定自然、社會的必然規律可認知。

【老子】第22、78章說:

(1)『曲則全。』委曲反能保全。元吳澄【道徳真經注】卷2說:『曲,一偏也。【易】、【禮】、【中庸】、【莊子】所言「曲」字,皆以偏而不全為曲。曲者,不全也。然能專攻其所偏,致精乎此,旁達乎彼,舉一反三,通一畢萬,久必會其全也。自初即欲求全,則志大心勞,分而不專,終不能全矣。』

(2)『枉則直』,即屈枉反能伸直。吳澄說:『枉者,不直也。尺蠖之屈,而枉所以能伸而直。』

(3)『窪則盈。』卑下反能充盈。吳澄說:『窪者,不盈也。科坎之陷而窪,所以能受水而盈。』

(4)『敝則新。』敝舊反能新奇。吳澄說:『敝者,不新也。秋冬之凋而敝,所以能逢春而新。』

(5)『少則得。』少反有所得。吳澄說:『少則易於有得,所以能積累而多。』

(6)『多則惑。』多反而迷惑。吳澄說:『貪多則雜而生惑,於一旦無所得,豈能多乎?』

(7)『不自見故明。』不專靠眼睛才看得分明。

(8)『不自是故彰。』不自以為是才是非昭彰。

(9)『不自伐故有功。』不自己誇耀才有功勞。

(10)『不自矜故長。』不自高自大才能率領。

(11)『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承擔全國屈辱才算社稷主導。明焦竑【老子翼】卷2注說:『湯武之言曰:「萬方有罪,在予一人。」此知以國之垢與不祥而受之者也。』

(12)『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承擔全國災殃才算天下王者。清成克鞏【道徳經注】說:『夫垢與不祥,世人之所惡也,而謂王者受之,此正言若反之妙也。』

(1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它的。明焦竑【老子翼】卷2注說:『天下之物,唯水為能因物之曲直、方圓而從之,則是柔弱莫過於水者也,而流大物,轉大石,穿突陵谷,浮載天地,唯水為能,則是攻堅強者無以先之也。所以然者,以其雖曲折萬變,而終不失其所以為水,是其無以易之也。夫水之為柔弱,而柔弱之勝剛強,天下莫不知,而老子數數稱之,何也?以天下雖莫不知,而莫能行也。』

(14)『正言若反。』『正言若反』相關命題對照,見表3。


表3  正言若反相關命題對照
序號原文語譯所屬範疇所在篇章
1曲則全委曲反能保全因果22
2枉則直屈枉反能伸直因果22
3窪則盈卑下反能充盈因果22
4敝則新敝舊反能新奇因果22
5少則得少反有所得因果22
6多則惑多反而迷惑因果22
7不自見故明不專靠眼睛才看得分明因果22
8不自是故彰不自以為是才是非昭彰因果22
9不自伐故有功不自己誇耀才有功勞因果22
10不自矜故長不自高自大才能率領因果22
11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承擔全國屈辱才算社稷主導因果78
12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承擔全國災殃才算天下王者因果78
1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它的現象本質78
14正言若反正說像反說總概括78

以上第1至12個命題,用『則』、『故』、『是謂(是為)』為聯結詞,表達因果或條件和結果的關係。這些聯結詞前面的支命題,表達事物的一種性質、狀態、原因或條件,聯結詞後面的支命題,表達前者引起的結果,整個命題表達條件和結果的對立統一。第13個命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用轉折聯詞『而』,其前的支命題,表達水的表面現象『柔弱』,但『柔弱』現象背後,蘊藏着『攻擊堅強,不可戰勝』的本質,是現象和本質的對立統一。

第14個命題『正言若反』,是老子對這一類命題表達方式的總概括,表現中華先哲巧妙的思維和語言藝術,極有啟發,深受世人關注。【四庫全書】『正言若反』一語的用例33次,【四部叢刊】3次。先賢對『正言若反』闡發說:

(1)【老子道德經】『正言若反』句注說:『此乃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為反言。』

(2)宋禇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卷3說:『雖語若乖宜(異),而理實精到,所謂正言若反,可與知者道也。』卷74說:『此皆與世之名相反,而實相順,老子云正言若反,此有道者所以異於俗。』

(3)元吳澄【道徳真經注】卷3說:『【老子】一書,皆是此意,大抵相反而相為用。』卷4『正言若反』句注說:『老子以反為道之動』,『故雖正言之,每若反於正。正而若反,亦如明而若昧,進而若退,直而若屈,巧而若拙之類,蓋若昧乃所以為明,若退乃所以為進,若屈乃所以為直,若拙乃所以為巧,若反乃所以為正。』

(4)明焦竑【老子翼】卷2『正言若反』句注說:『正言合道而反俗。』『此葢若反於正言,其實天下之正言也。』

(5)清成克鞏【道徳經注】說:『正言若反,似反一世之常言,其實正論。』

(6)清張爾岐【老子說略】說:『正言若反』句註:『斯言也,是合道之正言也,世俗視之,若以為反正之言。』

(7)清徐大椿【道徳經注】說:『正言若反,此言確然不可易,乃正道也。然驟聞之,若反背者。』

(8)清魏源【老子本義】解『正言若反』 說:『此言若反乎俗情,而實含乎正道。』

(9)清高延第【老子證義】解『正言若反』 說:『此語並發明上、下篇玄言之旨。凡篇中所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柔弱勝強堅,不益生則久生,無為則有為,不爭莫與爭,知不言,言不知,損而益,益而損,言相反而理相成,皆正言(若反)也。』把『正言若反』看作【老子】相反相成之言的總概括,頗有見地。

(10)任繼愈【老子新譯】(1985年版)譯『正言若反』為:『正面的話恰像是反面的。』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1984年版)解為:『這些道理是跟一般人的常識相違反的』,『似乎是反,而卻真正是正確的。』【中國哲學史教學資料匯編】(中華書局l962年版)釋為:『正面的話恰像反面的,真理好像違反常識。』

以上10項資料,都說明『正言若反』的含義,是『似非而是』,真正言論(『正言』),看來像是『反論』(『若反』)。與此對應的西方術語,英文為paradox,拉丁文為paradoxum,希臘文為paradoxos。即與通常見解對立、違反常識、超脫塵俗、『似非而是』的論點,譯為『反論』、『異論』、『佯謬』、『悖論』等,與老子『正言若反』切近。該術語的另一意義,是『自相矛盾的議論』、『謬論』。

老子『正言若反』的概括,以概念的辯證理解為前提。老子作過周朝守藏室的史官(相當於今國家圖書館館長)。[1]通曉古代文化,後隱居鄉村,熟悉民情、民意和民間文化。上述『明道若昧』至『大象無形』等12個命題,【老子】說是『建言有之』。『建言』,奚侗【老子集解】說『當是古載籍名』;任繼愈【老子新譯】說是古諺語、歌謠。上述『曲則全』至『多則惑』等6個命題,是引證成語。【老子】第22章說:『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老子】『正言若反』的思維表達方式,是中華民族認識史的總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1-4-11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二、莊子的『正言若反』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1說,莊子『辭趣華深,正言若反』。莊子運用『正言若反』的表達方式,聯結對立概念,構成違反常識的悖論式命題,表達事物的對立統一:

    (1)『以眾小不勝為大勝。』【秋水】說,風『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用手指擋風,風不能折斷指,指卻能勝過風。用足踏風,風不能折斷足,足卻能勝過風。然而風卻能折斷大樹,掀翻大屋。這是『以眾小不勝為大勝』,表達事物局部和整體的對立統一。從局部說是『小不勝』,從整體說是『大勝』。『以眾小不勝為大勝』,是違反常識的悖論式語句。

    (2)『君子之交淡如水。』【山木】說,居子交情出於志同道合,在物質利益上淡薄如水,但卻由於淡薄如水,而致於親密無間。小人交情出於物質利益,由於『利不可常』,竟致決裂斷絕。這是交友之道的表達。

(3)『無為而無不為。』【至樂】論證說,天地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按照自然規律創生萬物,是無為而無不為。

(4)『至樂無樂,至譽無謄。』你認為『至樂』,換一角度看,是『不樂』;你認為『至譽』,換一角度看,是『無譽』。樂極生悲,物極必反。用不正當手段獲取美譽,最不名譽。

【山木】說:『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唐成玄英疏說:『合則離之,成者必毀,清廉則被挫傷,尊貴者又遭議疑。』『廉則傷物,物不堪化,則反挫也。自尊賤物,物不堪辱,反有議疑也。虧,損也。有為則損也。賢以志高,為人所謀。』清郭嵩燾注說:『廉則挫,嶢嶢者易缺。尊則議,位極者高危。有為則虧,非俊疑傑,固庸(常)態也。』這些『正言若反』式的表達,包含深刻的智慧和哲理。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1-4-11 22:32 | 顯示全部樓層

三、儒者的『正言若反』

【論語·泰伯】說:『有若無,實若虛。』唐吳兢【貞觀政要】卷6說,貞觀3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問經學家孔穎達(574-648),【論語·泰伯】『有若無,實若虛』是什麼意思?孔穎達回答說:『聖人設教,欲人謙光,已雖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訪能事。已之才藝雖多,猶病以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已之雖有,其狀若無;已之雖實,其容若虛。』這是儒者的『正言若反』。

【荀子·天論】說:『故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唐楊倞注說:『大巧在所不為,如天地之成萬物,若偏有所為,則其巧小矣。大智在所不慮,如聖人無為而治也。若偏有所慮,則其智窄矣。』【榮辱】說:『斬而齊,枉而順,不同而一:夫是之謂人倫。』不齊而齊,不順而順,不同而同,這叫做人事倫理。

諸葛亮的激將法,是一種正言若反。【三國演義】第65回說,張飛聽到馬超攻關,大叫去戰馬超,諸葛亮假裝沒聽見,故意對劉備說,馬超侵犯關隘,無人可敵,除非去荊州請關雲長,方可與敵。張飛說,你為什麼如此小看我,我曾獨拒曹操百萬兵,豈愁馬超一匹夫,我只今便去,如勝不得馬超,甘當軍令,諸葛亮才表示同意派他去。本想派,故意說不派,用不派的言詞激勵,以實現真派的目的。[2]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5-9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影響中國人的生活就是以弱勝強,以柔勝剛。
一笑 發表於 2011-5-11 15:50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孫教授的嚴謹論述和提供的詳細資料,讓俺收益頗多!也謝謝延章先生!
俺也說點,正言若反的思維方式,反映出事物內在的辯證關係,因事物內在有辯證的邏輯,故有正言若反的思維和語句形式吧,否則不成立。所以語言是表達邏輯的,因事物內在有此邏輯,其表達才有意義。
關於邏輯,俺認為事物變化的必然性是邏輯的本質,不管形式邏輯,或者辯證邏輯,其實都反映了事物變化的必然性。形式邏輯往往反映變化的過程性,辯證邏輯則反映事物的質變性。例如水加熱,加熱到100度,液體變成氣體,形式邏輯可以表達水從液體加熱到氣體之前的過程,無法表達水質變成氣體,此質變,就需要辯證邏輯來表達了。『大巧若拙』,即人工的技巧達到極高處,就與自然逼近而似拙了,巧與拙的概念對立,在巧達到極高處時,巧概念『質變』為拙概念了。
西方的辯證法與我國古易經陰陽的思想同源吧,中國文化起源於易經,易經的物極必反(陰極必反或者陽極必反)思維影響了後世百家思想,包括儒道,所以老子孔子等智者,有正言若反的思維和語句形式,就非偶然了。
其實,辯證思維,我想,世界各國的古聖們早都應該發現了的吧,非中國古聖賢獨有。佛祖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話似乎也是正言若反,但似乎又不是。此話之意,是說空與色皆是人之觀念,人若去除觀念,空與色皆同,宇宙本無什麼空與色,皆是人之臆造。按此邏輯,此話成立。但這邏輯是否真成立呢?呵呵,問問佛祖吧,只有他知道。
霍金說宇宙是有界無限的,這個邏輯是什麼?
愛因斯坦說速度絕對的,時空相對的,這個邏輯是什麼?
量子糾纏,一個粒子的擾動,可以超越時空去牽動另外一個粒子,這是什麼邏輯?
心靈感應是什麼邏輯?
。。。。。。。。
白虎慶 發表於 2013-4-9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做個記號,下次好找!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