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641|回覆: 4

[訓詁學] 門字的起源和演變_繁體字寫法

[複製連結]

『門』的寫法

『門』的寫法

神奇的漢字系列之門字的演變過程及起源

『門,聞也。從二戶,象形。』

『門,聞也。從二戶,象形。』

初來北京的南方人,或許常會因爲兒化音而困惑。比如,常聽身邊人說:『這個快遞到了你們西門兒』,『我們家裡院子的前門兒有個信箱』……但如果所有地名的『門』加上兒化音,也會犯錯誤,比如『安定門』不應該加兒化音,『前門』站的『門』也不應該說成叫『前門兒』。你是否也曾有過相似的困惑?

聞者,謂外可聞於內,內可聞於外也

聞者,謂外可聞於內,內可聞於外也

在甲骨文中,『門』的寫法如上。上面一根橫梁,左右兩邊的兩根立柱是門框,中間是兩塊門板,表達的正是古時門的形狀。【說文解字】解釋其爲:『門,聞也。從二戶,象形。』段玉裁解釋說:『聞者,謂外可聞於內,內可聞於外也』。【玉篇】稱門爲『人之所出入也』,【博雅】則說:『門,守也』,是說門的作用至少有二:一是供人出入,二是防守。『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門的含義就是隱蔽深悠、掩飾內里。後來引申爲進出口也稱門,如【徐霞客遊記•楚游日記】:『洞門甚隘。』就是洞門很狹窄的意思。一門之內爲一家,所以『門』也能當家或家族講,如【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汝勿妄言,滅吾門也。』大意是:你不要胡說,當心滅掉我們的家族。從家族之義,又能引申爲門類的意思,如【舊唐書•杜佑傳】:『書凡九門,計二百卷。』這就是說:這部書分爲九個門類,一共有二百卷。

人之所出入也

人之所出入也

在北方的的口語表達中,『門』還是『門兒』,具體應當怎麼區分?有研究者認爲,『門』字要不要加兒化音基本上只取決於門的大小和正式程度。如果是普通的小門,就加上兒化音來讀,比如學校、公園的『東門兒』『西門兒』;如果是正式的城門,就不加,比如『廣安門』『永定門』,等等。但也有少數例外,城門中『東便門兒』『西便門兒』都屬於在城牆拐彎處開的小門,所以談及時也是加『兒』的,而頤和園、故宮裡面的門,雖然小,但因爲是有特定含義與作用的門,較爲正式,所以都不加『兒』。所以若是在北京說『我要去前門』和『我要去前門兒』,表達的就是截然不同的含義。

門,守也

門,守也

民以食爲天,以居爲安,居住的要素少不了門,古往今來門始終與人相伴隨。古人言『宅以門戶爲冠帶』,門是房屋內外空間分隔的標誌,『入必由之,出必由之』,門所象徵的是戶主的地位和資望,甚至成爲富貴貧賤、盛衰榮枯的象徵。『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朱漆豪門都是官宦、富貴人家,而在『村徑繞山松葉暗,柴門臨水稻花香』的山村,老百姓大都扎柴爲門,唐代劉長卿『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描寫的就是這樣的畫面。【詩經·衡門】中有:『衡門之下,可以棲遲。』這裡衡門即橫門,顏師古注【漢書】:『衡門,謂橫一木於門上,貧者之所居也。』賢明之士可以游息於簡陋的衡門之內,安居若素。『衡門』因此成爲隱士所居之地的代稱。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從古至今門不僅是一種現實的物件,更是文化的載體——門的歷史,也是歷史之門:宅門上門神威武,把先民關於神話世界的暢想定格爲身披甲冑的模樣;禹鑿龍門、鯉魚跳龍門和七夕天門開的神話傳說,反映了探索者的精神和人們對超越自我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門風即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每家每戶門口貼著的楹聯,就如同一個窗口,能從中看出一個家庭的文化……此外,威武霸氣的官門,沉穩堅固的城門,各具風情的門樓,婉約秀麗的園林門,獨特的中國建築文化,因門而越發獨特;除夕門上貼春聯與『福』字,上元節張燈祭門,清明門插柳,端午門懸艾菖,冬至門上糯米圓,沿著歲時,許多民俗文化簪在門上,增添一道又一道風景……每一扇門都是一部古書,記載了院落里的人事沉浮,銘刻了過往裡的興亡晨昏。

554db85576fe6cb5a2feaf71ba311041.jpg

門,可以是有形的,如校門、家門、房門;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科學之門、心靈之門、夢想之門;可以是一個起點,也可以是一個終點;可以是一個界限,也可以是一次跨越;可以是一次升華,更可以是一次騰飛……生活中,總免不了走出一扇門,再去敲開另一扇門。在一扇扇門的穿越中,我們的人生變得豐富而多彩。多少人在一扇扇有形或無形的門面前,停住腳步,縮回舉起的手,而人生正是在勇敢打開一扇扇門的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和圓滿。(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遊客  發表於 2019-1-22 16:29
初來北京的南方人,或許常會因爲兒化音而困惑。

所以非必要情況下,逃離胡都是必須的。
延章 發表於 2019-1-22 16:46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長江以下的漢人方言,沒有一個有胡都這種特色的兒化音的,歷史上漢人多次南遷,可見正統漢語確實沒有這種兒化音。
方言裡的兒化音,並非讀『er』,而讀『i』的輕聲鼻化音。
滿人某商太低,無法學會漢語這個音,才胡亂造出胡都特色的兒化音。
時間不對 發表於 2019-1-22 17:51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無錫人:兒子,讀倪ze
寫意兒 發表於 2019-2-24 09:00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從不以會說兒化音爲榮,也從不認爲北京話是正統漢語,北京土話不過是蠻夷說漢語變種之果。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