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39|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突破與發展:歷史語言學研究在中國(2)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1-9-16 15: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漢藏語系中的大多語言都沒有文獻,同源詞和借詞識別存在很大困難,但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多,如王力和嚴學l根據『音近義同』或『音轉義近』等原則,從語源上確立同族詞,在語言歷史關係研究中建立同族詞比較法,即不同語言之間依據同族詞發生嚴格的語音對應所確定的相關詞語必定爲同源詞;邢公畹則根據『同形異義』和『異形同義』等原則,建立語義比較法,從『義族』的角度排除零散性的借詞;陳保亞把嚴格的語音對應與語詞的性質結合起來,建立詞階比較法,根據有嚴格語音對應的語詞在詞彙系統中所處的核心與非核心位置建立詞階,在比較中再按不同詞階關係識別語言歷史關係的遠近,確定系屬分化關係或語言接觸關係。這是一種以同源詞爲基礎卻又不以同源詞的質和量爲標準的方法,是研究譜系分類的另類方法,筆者曾倡導的歷史類型學研究。過去以爲否定類型特徵可做譜系分類的手段,其實,語音的可變性遠遠大於類型的可變性,語音可根據歷史構擬確定其原始形式。   


  上述方法對語言的歷史研究和譜系分類產生了積極影響,在一定範圍內解決了單純依靠語音對應區別同源詞和借詞的困難。在語音演變規律方面,筆者提倡在語言研究中充分考慮『人』的因素,按演變的原因、方式、過程、結果建立統一的語音演變解釋框架;徐通鏘還提出疊置式音變理論。這些研究在不同方面對語音演變進行了解釋,推動了歷史語言學的發展。另外,我們也應看到中國的歷史語言學研究還存在不少困難,譜系分類也存在意見分歧。   


  對語音的歷史構擬是基礎工作   


  歷史語言學最基礎的工作就是對語音的歷史構擬,涉及同源詞的確認、建立不同階段的共同語、確定歷史比較的出發點、研究語音演變的規律等多個方面。可以說,沒有語音的歷史構擬,也就沒有科學的語言譜系分類。中國漢藏語系語言的譜系分類之所以眾說紛紜,就是因爲缺乏堅實的歷史比較和語音構擬。目前,除了大量對漢語上古音、中古音和近古音的歷史構擬之外,張琨對嘉戎語語音的歷史構擬,王輔世對苗瑤語族語言語音的歷史構擬,梁敏、張均如對壯侗語族語言語音的歷史構擬,都對漢藏語系的歷史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推動了歷史語言學的發展。而李永燧的【緬彝語音韻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出版)又對緬彝語言的語音進行了詳盡構擬。該書在構擬中始終貫徹以詞根或根詞爲單位的原則。與印歐多音節語言以詞爲構擬單位不同,漢藏語言是『單音節語言』,大多音節都有意義,這種有意義的音節即是詞根或根詞,因此,構擬這種音義結合單位,符合漢藏語言的特點。   


  該書構擬了可信度較高的初始聲調系統,開藏緬語言中同源聲調構擬的先河。特別是通過聲調的構擬,以聲調爲綱,比較不同的語言聲調的差異以反映語言的親疏遠近,成爲譜系分類的一個獨立標誌,對漢藏語言的譜系分類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該書只構擬『詞核』,不構擬詞綴。藏緬語言有豐富的構詞形態成分,但在緬彝語言中幾乎消失殆盡。如果脫離語言發展的層級,勉強使用少數殘存的資料進行前綴音等語法成分的構擬,勢必遠離緬彝語言的初始狀態,背離了歷史原則和語言發展的階段理論。   


  語言歷史構擬的充足條件是資料的支撐。歷史語言學構擬的困難在於缺乏持續的、不失環節的資料。該書收集30餘種語言的豐富資料,彌補了這種缺陷,大大提高了構擬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作者:瞿靄堂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