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4|回覆: 0

[漢語詞典] 角色與腳色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0-3-29 11: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京青年報
2010329114640331.jpg

『角色』一詞來源於『腳色』,而『腳色』一詞最初與演藝行當可能並無多大關係。  



   『腳色』在宋代的官場是一個被廣泛應用的詞彙。比如在范仲淹的尺牘【與韓魏公】中:『其子得殿侍左班……曾申腳色狀,今上呈,如有指示安排處,乞留意。』這裡的『腳色狀』,就是一種履歷表,宋代人要進入仕途,都必須提交腳色狀。那麼宋代的腳色狀都填寫哪些內容呢?據宋代趙升【朝野類要】卷三記載:『初入仕,必具:鄉貫、戶頭、三代名銜、家口、年齒、出身履歷。若注授轉官,則又加舉主。有無過犯,崇觀間,即雲不系元v黨籍;紹興間,即雲不系蔡京、童貫、朱搖⑼蹴氳惹資簦徽儔9俳嶙錚慶元間人,加即不是偽學。』從中可以看出,腳色狀中包含了個人的主要履歷信息以及政治立場。  



   個人履歷及政治立場之所以用『腳色』這個詞,可能與『履歷』一樣都與『腳』有關,一個人所走過的路即是履歷,一個人腳所站的地方就是立場。而『色』指種類、類別,比如我們常說的『諸色人等』。腳色決定了一個人的身份、背景、立場,成爲一個人的身份標識。  



   『腳』與『角』在現在的普通話里是同音字,但在古代有區別,據【說文解字】:角,古岳切,讀音相當於jue。腳,居勺切。讀音相當於jiao。但這兩種讀音即使在古代也是不太分明的,寫法上也會出現混亂。宋代朱熹【答任行甫書】說:『休致文字,不知要錄白繳申角色之類否?』這條宋人記載中的『角色』其實就是『腳色』,指代履歷。  



   『腳色』出現在戲曲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演員所扮演的特定人物叫做腳色。如清代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記載:『梨園以副末開場,爲領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謂之男腳色;老旦、正旦……謂之女腳色。』在戲曲中,『腳色』普遍寫爲『角色』是比較晚的事情。雖然在朱熹書信、部分元曲以及清代的部分書籍中可以看到『角色』一詞,如清代黃醮隆獨嬖霸】中有所謂『王大梁詳論角色』等,但從詞彙的使用上來說不占主流、不夠普及。直到19世紀末,上海【申報】對戲曲的報導仍採用『腳色』一詞,而1907年8月22日的【申報】出現了『李春來慎重角色』,此後【申報】的報導多採用『角色』一詞。漸漸地,『角色』逐漸替代了『腳色』,成爲更通行、更標準的寫法。  



   『角色』在戲曲詞彙中站穩腳跟後,隨著戲曲及後來的影視作品影響的日益擴大,角色一詞又被引申到其他領域,我們常說要當好工作中的配角,這裡角色的含義又包含著身份了。如此一來,『角色』(腳色)由原來的表示身份類別,逐漸演變爲戲曲詞彙,輪迴一番又回到了它的本意。

     作者:雲弓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