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3|回覆: 0

楚王"好細腰"銘文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圖)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0-6-19 08: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19304580456869.jpg


    上圖爲王子午鼎,1979年出土於河南省淅川縣下寺2號墓,高67厘米,口徑66厘米,重100.2千克


W020100619304580549020.jpg


下圖爲王子午鼎銘文。


    王子午系春秋時期楚莊王第五子,又名子庚,其父爲春秋五霸之一,其本人也頗具戰功,曾歷任楚國司馬、令尹(宰相)等職,吳國入侵楚國時曾率楚軍大敗吳師。王子午鼎乃王子午命人鑄造,於1979年在河南淅川下寺2號墓出土,發現時是一套七件形制相同而大小相次的列鼎,可惜出土時損毀嚴重,經過長達四年的修復也僅使五個鼎重現當日華美,目前分別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淅川縣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這件王子午鼎是其中最大的一件,與鼎同出配套取食銅匕。器爲附蓋圓鼎,侈口方唇、束腰、短腹、平底、斜立式耳、獸蹄足,環鈕平蓋,蓋鈕兩端鑄有獸頭,鈕周圍飾有兩周竊曲紋。鼎耳爲長方形,自口沿向上外撇達45°,飾浮雕蟠螭紋。鼎口沿滿飾半浮雕夔龍紋、竊曲紋和雲紋。頸部稍斂,自口沿以下飾一圈細密淺浮雕蟠虺紋帶。中腰收縮,有半圓形腰箍一道,箍飾浮雕蟠螭紋。腹部下膨,上飾垂鱗紋,下飾雙線竊曲紋一周。鼎口外及器身周圍有6個浮雕夔龍紋,獸口緊咬鼎沿,足抓住腰箍,攀附於器上,頭頂的兩角鑄作兩夔龍盤繞,腰和尾端又飾有饕餮紋,夔龍昂頭、伸頸、揚尾,正在向鼎內探視,似在覬覦鼎中的美食。鼎足粗大,上面鑄成獸面狀,中間以獸面狀扉棱作鼻。

    王子午鼎器型敦厚穩重,氣勢莊嚴雄偉,但它內收的腰腹和外撇的雙耳,與一般鼓腹、立耳的中原鼎大異其趣,具有強烈的動感和張力,把沉穩和靈動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典型的楚國風格。紋飾細密華美、立雕繁複似追求奢華情趣,有繁文縟節的傾向,是當時楚器的新風尚,尤其是攀附在器腹上的六個怪獸,採用失蠟法分別鑄出,然後焊接於鼎身,其構形複雜,工藝精湛,構思奇巧,風格詭異,體現了楚人獨具特色的藝術個性和浪漫氣質。平底束腰的形態恰好印證了楚王『好細腰』的怪癖,而這一形制特徵,也成了楚國青銅器的特有的標誌。

    器上銘文14行84字,蓋銘4字,記述王子午作器用途並歌頌自己的功德。全文詞語流暢押韻,是楚國青銅器上不多見的長篇美文,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最爲獨特的是,銘文以鳥蟲篆書寫,字體修長,筆畫婉轉逶迤,帶有很多鳥頭魚尾等裝飾性線條,看上去別具一格,有中國最早的『美術字』之譽,後來的秦代篆書有一定的影響。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