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28|回復: 0

[儒家学说] 未能事人

[複製鏈接]
文化传统 發表於 2019-1-8 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起学〖论语〗11.11 先进篇: 季路问事鬼神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白话译文

子路请教怎么奉事鬼神。孔子说:『还不会奉事人,怎么能奉事鬼神呢?』子路又问:『斗胆请教关于死的问题。』孔子说:『尚且不知道生,怎么能知道死呢?』

注释

问事鬼神:问祭祀奉事鬼神之道。事,奉事、侍奉。鬼神,指天神、地祇、人鬼。朱子:『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

未知生,焉知死:死生一体,不知生,即不知死。

先贤注疏

朱子曰: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明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

陈祥道曰:善教者不陵节,善学者不躐等。子路问事鬼与知死,躐等也;孔子不告之,不陵节也。盖尽事人之道,则知事鬼;尽知生之理,则可以知死。死生之说,鬼神之情状,非夫原始要终、极物知变,孰与此哉?

程子曰: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

蕅益大师曰:季路看得死生是两橛,所以认定人鬼亦是两事。生死那有二致?程子之言颇得之。

郑汝谐曰:鬼神之情状,死生之说,于〖易〗尝言之矣,乃不对子路之问何也?盖夫子之设教也,即显以见微,未尝示人以其微也;即粗以求精,未尝示人以其精也。『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此告人以示鬼神也;『朝闻道,夕死可矣』,此告人以其死也。岂子路未之闻欤?抑闻之而未之思欤?

〖温故录〗曰:礼有五经,莫重于。古之所为事鬼神者,尝无不至。则子路之问,不为不切。夫先王之事鬼神,莫非由事人而推之。故生则尽养,死则尽享。惟圣人为能飨帝,惟孝子为能享亲。云『事鬼』也,莫非教天下之事人也。

〖论语稽〗曰:〖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盖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天地无气,不能成物。秉此气而生则为人,反此气而归太虚则为鬼神。知人之所以为人,则知鬼神之所以为鬼神矣。子路之问,求之;夫子教之,征诸

张栻曰:君子之于学,务于其近而已,而其远者莫之能违也。

顾欢曰:夫从生可以善死,尽人可以应神。虽幽显路殊,而诚恒一。苟未能此,问之无益

康有为曰:〖易〗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又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原始反终,通乎昼夜,言轮回也。死于此者,复生于彼,人死为鬼,复生为人,皆轮回为之。若能知生所自来,即知死所归去;若能尽人事,即能尽鬼事。孔子之道无不有,死生鬼神,〖易〗理至详,而后人以佛言即避去,必大割孔地而后止,千古大愚无有如此,今附正之。

〖论语集释〗曰:至康氏乃发其覆,此如大地中突闻狮子吼,心为爽然,洵孔氏之功臣也。

〖四书反身录〗曰:所以生、所以死之实,则不因生死为存亡,不随气机为聚散也。学至于知生知死,学其至矣。诚知人之生也本直,生而不罔,斯死而无歉。生时正大光明于天下,死自正大光明于后世。生时慎了又慎,免得死时悔了又悔

钱穆曰:盖人所不知,尚可就其所知推以知之,故子贡闻一以知二,颜子闻一以知十。死生本属一体,蚩蚩而生,则必昧昧而死;生而茫然,则必死而惘然生能俯仰无愧,死则浩然天壤。今日浩然天壤之鬼神,皆即往日俯仰无愧之生人

【附录】

〖四书辨疑〗曰:夫二帝、三王、周公、仲尼之道,切于生民日用须臾不可离者,载之经典,详且备矣,而皆不出于三纲五常人伦彝则之间而已,未闻教人幽明次序必须知死也。事人之道尚且未能,又焉能务事鬼神乎?

刘宗周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所以生也。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所以事人也。有生也者,则有未始有生也者,是生死之说也;有体于明者则有体于幽者,是鬼神之说也。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即人以达天也。知死者,知未始有生之理也。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尽性以至命也。幽明生死,初无二理,而学者易溺于玄远之见,至有忽庸行而不修,舍日用饮食而外求道者,故夫子两以儆子路,其所以教天下万世微矣。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集释〗〖论语学案〗〖论语新解〗〖论语稽〗〖论语意原〗〖论语点睛〗〖论语注〗〖癸巳论语解〗〖温故录〗〖四书辨疑〗〖四书反身录〗。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