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65|回復: 0

炎夏中暑预防及处理

[複製鏈接]
延章 發表於 2011-6-14 15: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炎夏来临,注意防暑降温,现介绍中暑的预防和处理。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境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的疾病。分为不同阶段:

一、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

二、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体温超过38℃。

三、重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

1、中暑高热:体内大量热蓄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

2、中暑衰竭:体内没有大量积热,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失水失钠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肛温约38.5℃,而腋温则较低。

3、中暑痉挛: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劳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不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体温正常。

4、日射病: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中暑的急救原则:尽快脱离中暑环境,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防治并发症。

(一)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二)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

(三)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亦可头部冷敷;高热者,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至皮肤发红。

(四)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

中暑的预防:

1.避免空腹作业;

2.避免长时间在太阳底下爆晒,或在不通风处长时间作业;

大量出汗后要饮用糖盐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