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32|回復: 0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冲击世遗 填补多项考古空白(2)

[複製鏈接]
裡人 發表於 2012-11-27 1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光明日报
申遗工作有哪些新进展? 自2010年9月老司城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以来,保护、研究、展示工作得到国家各级文物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家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科研机构派出专家实施老司城遗址考古清理、规划编制等工作。
而永顺县也始终坚持“原生态、原遗址、原文化、原居民”的保护原则,扎实推进老司城遗址的保护工作。同时,坚持规划先行,邀请中国文研院、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等国内权威编制单位,编制老司城遗址相关规划方案。筹资对老司城遗址进行了第4次、第5次保护性发掘,对老司城土司沿革及土司制度有了新的研究,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拓宽了视野。
2010年以来,永顺县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启动老司城文物本体保护、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等项目。永顺县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制定了《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和申遗工作步骤,确定了各阶段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申遗之路还要走多远?
随着1995年被发现以及考古专家的不断调查发掘,老司城遗址这一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的古文化遗存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独特的核心价值,让它从湖南众多历史遗址中脱颖而出。
2011年8月,湖南省文物局邀请国内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老司城遗址,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们认为,鉴于老司城遗址显示的政治制度、文化内涵、建筑艺术等原始、完整、独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力大、优势明显,前景乐观。
相关专家及申遗小组认为,对照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关于文化遗产的6条标准,老司城遗址符合其中的4条:
创造精神的代表作。老司城是土司制度的物化载体,土司制度创造了中国的一种政治制度,对人类创造精神和智慧有独特贡献。
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老司城遗址是土司在一定时期其管辖范围内特殊制度下的产物,是土司政治文化传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独特见证。土司政治文化传统在宋、元、明、清四朝对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景观见证了持续600年成功的山地开发实践,显示了老司城遗址崇尚自然的建造观念,是封闭山区环境中利用改造有限的土地来维持一个完整地方政权的杰出范例。该文化景观在持续的建造过程中,丝毫未影响自然美景,最终体现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景观格局。
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老司城遗址的核心价值与中国特有的“大一统”政治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提出,老司城遗址11月18日已经进入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下一步工作目标是2013年实现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力争2015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现湖南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本报记者 龙军)

        来源:光明日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