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72|回復: 0

[儒家文化] 什么是德、仁、义、礼?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7-11 13: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德是百姓所崇尚珍重的,仁是百姓所仰慕向往的

德是百姓所崇尚珍重的,仁是百姓所仰慕向往的

文子问德仁义礼。老子曰:『德者民之所贵也,仁者人之所怀也,义者民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敬也。此四者圣人之所以御万物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五〖文子〗。

文子向老子请教什么是德、仁、义、礼。老子说:『德是百姓所崇尚珍重的,仁是百姓所仰慕向往的,义是百姓所崇敬佩服的,礼是百姓所恭敬端肃的。这四个方面是圣人用来统领万物的道德规范。』

德者民之所贵也』,德是百姓所崇尚、尊重的。『民之所贵』,说明人民非常崇尚道德。中国人自古以来都会为有德行的人建立祠堂或庙来纪念。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起心动念都是为国家、为人民着想,他治下的百姓,为他立祠祭祀,人们崇尚德行、崇尚道德。而且当时的人民,每天都关注范公的教诲及举止,争相效法。后世建立祠堂纪念祖先,最重要的就是宣讲祖先的德行,使后世学习效法。这都说明『德者民之所贵也』。

仁者人之所怀也』,仁是百姓所仰慕向往的,如果地方的领导很仁慈,就会吸引很多人来到这里。〖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朝的先祖古公亶父,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得到民众的爱戴。当时熏育和戎狄要进攻周族夺取财物,亶父就赠给他们财物。

后来他们又来进攻,想要周族的土地和人口。这时民众都非常愤怒,想要抵抗。古公却说:『民众拥立君主,是期待君主为民众谋利。如今戎狄来进攻,是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归我还是归他,又有何区别?你们为我而战,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父亲、儿子会被杀掉,通过这种方法使我成为国君,我实在不忍心。』于是亶父就带着家人和亲随离开了所居住的豳地,翻山渡水,到岐山安顿下来。

但没想到,豳地的人扶老携幼,全都跟随亶父搬到岐山。在他的领导之下,人们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都歌颂他的功德。其他国家的人听说亶父这样仁慈,也都纷纷前来归附。这说明领导者有仁爱之心,人民都愿意归附于他,这就是『仁者人之所怀也』。

义者民之所畏也』,百姓最佩服、最尊重有道义的人、有道义的地方。关公忠义,使得各地修建关公庙,纪念他的忠义之心。稻盛和夫在短短一年内就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是因为他帮助日航,自己不拿一分钱。他的举动感动了日航的每一位员工,凝聚了人心,没有人不从心底佩服他、尊敬他。这就是『义者民之所畏也』,人民都非常敬畏。正是这种道义凝聚了人心,使人们众志成城,一年之后,日本航空公司成为效益最好的航空公司。

礼者民之所敬也』,礼是百姓所恭敬的。齐桓公时,山戎作乱,桓公派兵讨伐。在齐桓公经过燕国时,燕国的国君亲自出来迎接他。国君出来迎接他的时候,走出了燕国的边界,走到了齐国。齐桓公就问:『一个国君走出他的国度来迎接,是迎接谁的礼仪?』他的大臣说:『这是迎接天子的礼。』

齐桓公认为,不能让燕国的国君违礼。燕国国君如此尊重齐桓公,走出燕国的国境来迎接,但是他这样做违背了礼。齐桓公感受到燕国国君对他的尊重,又不愿意看到燕国国君违背礼,所以他就把燕国国君所走过的地方赠予燕国,这样就使他没有违背礼。

齐桓公这个修养特别可贵。因为他如此守礼,所以不仅百姓尊重他,连诸侯都表达对他的敬意。所以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九合诸侯,并不是偶然,是因为他有守礼之心。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