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46|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侨词来归与近代中日文化互动(2)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1-6-28 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人大教育网
日本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个专门――Physics称之“物理”,始于明治五年(1872)文部省编纂、片山淳吉(1837―1887)执笔的小学教科书《物理阶梯》(1875年刊行),明治九年(1876)又发行《改正增补物理阶梯》。该书根据英国和美国的两种物理学少儿读物编成,其内容有总论,物体论,物性论,偏有论,动静及速力,单动及复动论,双力运动论,运动力论,重心论,运重器,杠杆论,滑车论,斜面、楔及螺旋论,摩轧论,静水论,水压论,诸体本重,动水论(流水论),大气论,空气的碍性论,音响论,音的速力论,温论,光论,阴影及光的反射论,越历论(电气论),天体论,四季论,等等。可见.《物理阶梯》的“物理”已经不是自然科学总称,而是指近代物理学,包括力学、声学、光学、电学等方面。而这种近代义的“物理”概念,得之来自中国的晚期汉文西书。明治八年(1878)刊行的《物理阶梯》的题言说,其“译字”来源于《博物新论》、《格物入门》、《气海观澜》诸书。前二书皆“在华西洋人所著书”,《气海观澜》则为兰学家青地林宗所著书(1827年刊行),其中参考汉文西书不少。《物理阶梯》出现“化学、物理、亲和(化合)、蒸发、分子、固体、流体、大气、引力、重力、元素”等一系列术语,有的采用自汉文西书,有的则在旧词注入近代义,“物理”为其一例。  

  哲学家西周1874年所著《百一新论》中论及“心理”与“物理”:  

  相同的道理,说起来是一样的,其实理有两种,……其一叫心理,其一名为物理。物理云者,乃天然自然之理。……物理叫做“APRIORI”,是先天之理,心理叫做APOSTERIORI”,是后天之理。  

  这是从哲学层面区分“物理”与“心理”。  

  明治八年(1875),东京大学的前身开成学校所设学科中,有“物理学”一目,这已是指自然科学中一个专门的物理学。明治十年(1877)东京大学成立,理学部设物理学科,此“物理”是英文Physics的对译,为今义的“物理”。1888年,日英德法语对译《物理术语辞典》出版。  

  1890年,日本人藤田平八将盛挺造编的反映近代物理学的书译成中文,定名《物理学》,中国人王季烈对该书作了文字润色和重编,由江南机器制造局刊印,此为第一部中文《物理学》。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首先在政论文中从近代义上使用“物理”一词。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北京大学,理科设“物理学门”,1917年设“物理学系”。近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物理”一词自此流行中国,指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基础部门,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物理”的古典义――“万物之理”不再常用;“物理”的“自然科学总称”义则为自然科学或博物学所表述。  

  概言之,“物理”原为古汉语词,意谓“万物之理”;明清之际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赋予“物理”以“自然科学之理”的意蕴;明治初年,日本的《物理阶梯》将“物理”对译physics,指自然科学一个专门的物理学,完成此词词义的现代转换。其间,《物理小识》在“物理”概念的古今演变中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日本人是在接受《物理小识》的“物理”概念的基础上,进而完成“物理”与Physics的对译工作的。在这一意义上,“物理”可以视作“回归侨词”,不过在回归之前,已在日本接受了现代义的洗礼。  

  三、“小说”归故里  

  今日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指文学上的一种样式,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具体地描写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相互关系、行动和事件,以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和意识流动等。这种意义上的“小说”,是经由日本人翻译英语Novel而成的一个外来词,但在翻译时借用了中国古典词“小说”,承袭其固有含义,又加以引申,铸就“小说”的现代义。在这一视角上,“小说”也可称之“回归侨词”。  

  古汉语词“小说”,典出《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意谓民间传言,卑琐而无宏旨,尚不是指一种文体。而古汉语将“小说”赋予文体义,首见于东汉初年桓谭的《新论》:“若其小说,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而关于“小说”的经典论说,见于《汉书•艺文志》。班固在《艺文志》中将先秦以来的学派、流别归纳为“十家”: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对小说家的诠释是――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颜师古注:“稗官,小官。”又引如淳曰:“细米为稗。街谈巷说,甚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古代“稗官”、“野史”并列,与“大言”、“正史”相对,成为小说或小说家的代称。《艺文志》所论“小说”,指篇幅短小,题旨低微、带传闻性的记述,但亦反映民间意向,有可采之处。鲁迅认为,《汉书•艺文志》所称“小说”,“这才近似现在的所谓小说了”[2](第302页)。  

  在中国古代,“小说”指街谈巷语、逸事异闻,反映民情风俗,故朝廷设小官(稗官)搜集,以观民风。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小说书多划人子部,或作为“史遗”而划人史部。但大体言之,“小说”长期被视作上不了台面的“次文化”,虽有可观之处,但毕竟是“小道”,所以“君子不为”。然而,街谈巷语,道听涂说的“小说”因其生动地表现大众生活及心理状态,故深受民间喜爱,东汉、魏晋、隋唐以来,神话传说、志怪志人之作、传奇讲史等不断得以发展,开小说之先河。宋明以降,话本小说、章回小说竞起,特别是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三言二拍》等长短篇问世,小说蔚为大观。反映到文学理论上,李贽(1527-1602)力主提升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以为其与《论语》、《孟子》、《左传》、《史记》有同等的教化功能。清初金圣叹(1608―1661)更称《水浒传》为“天下六才子书”之一,其《水浒》评点本著称于世。  

  古汉语词“小说”很早就传人日本,但对街谈巷语、稗官野史义的表述,日本更多用“物语”(意谓故事、传奇),如嫌仓初期的《宇治拾遗物语》。江户时代小说家曲亭马琴(1767-1848)指出,“物语”即相当于“稗官小说”。日本古代、中世和近世盛行的“物语文学”(代表作如《竹取物语》、《伊势物语》、《源氏物语》等),正是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展开。近代以来,日本多以“小说”称描写人物故事的非韵文的文学样式。小说家兼文学评论家坪内逍遥(1859-1935)1885年撰《小说神髓》一书,以“小说”翻译英文Novella。该英文词从拉丁文Novel(意谓“新”)演变而来,引申为想像的、非真实、伪造及虚构故事诸意。坪内逍遥指出,“小说的主脑在表达人情和世态风俗”,又说“小说的主要特征在于传奇性,在于对社会风俗的描写,对人生事件的展开。”这既承袭了古汉语“小说”的固有含义,又向前作了引申――“再现人生”,使“小说”具有了现代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1899-1972)在坪内逍遥小说论的基础上,强调小说表现“人生”,认为小说是“人生的叙事诗”④,当然,这里的“诗”是借代语。川端指出,小说是散文艺术,与韵文艺术(诗歌)相对应”⑤。坪内逍遥对小说特征的另一概括是虚构性,他在《时代小说①脚色》中指出,“小说家与正史家的区别在于”,小说家有“多少妄诞故事的嗜好”,认为正史是不能虚构的,而小说允许并需要虚构,小说家必须有虚构故事的癖好与能力⑥。同时,坪内又强调小说要“写实”,川端则力主小说反映人生,要追求“艺术的真实”,作“美的表现”⑦。幕末作家曲亭马琴参考金圣叹《水浒传》评点,概括“稗史七法则”:主客、伏线、衬染、照应、反对、省笔、隐微。后来夏目漱石的《文学论》以此作为小说构成论的基本内容。总之,近代日本形成的“小说”概念及“小说论”,既汲纳了西方小说理念,又承袭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小说观。  

  自坪内逍遥赋予“小说”以现代义以后,明治中晚期“小说”一词在日本普遍使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社会小说”、“政治小说”、“问题小说”、“私小说’’等语常见于书籍报端,并传播至清末中国,一批启蒙思想家试图藉助小说这种通俗的文学样式,开启民智,遂有清末“小说界革命”之兴起。1897年,严复、夏曾佑在天津《国闻报》发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译介新小说,此为“小说界革命”之先声。不过,严、夏尚未用“小说”一词,而是用“说部”。1898年,梁启超撰《译印政治小说序》,提倡译小说当择关切于中国现实者。梁氏此处所用“小说”及“政治小说”均借自日本新名词,指现代义的“小说”。梁氏本人曾勉力创作政治小说,以宣传其改良政治的主张。清末“小说界革命’’的代表作是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力主提高小说地位,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要求小说为“改良社会,开通民智”服务。清末小说创作与翻译极一时之盛,著译小说千数百种⑧,《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四大谴责小说,林纾译《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是有影响的作品。至“五四”时严,鲁迅等的白话小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支生力。鲁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以《中国小说史略》之名出版,此为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其关于“小说”的概念,上承《汉书•艺文志》之故说,又汲纳近代西洋概念,为“小说”作新界定,完成了“小说”从古典义到现代义的转换。周作人等则介评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推动了现代义“小说”概念在中国的传播。  

  “小说”一词,历经“古汉语词―传人日本―近代日本人以之翻译英文Novella―传输中国”的过程。回归故里的“小说”,以现代义得以流行,而其“街谈巷语”、“稗官野史”的古典义,作为一种背景和底蕴,仍然潜伏其间。小说以传奇特色、虚构手法构成“人生叙事诗”和“社会风情画”,都与小说的古典内蕴血肉相依。 (作者:冯天瑜)

  注释:  

  ①参见方以智:《通雅》卷首之一,载于《考古通说》。  

  ②参见方以智:《物理小识•自序》。  

  ③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指出:“‘县’是高,言高名;‘令’是美,言美誉。但这是指他所谓琐屑之言,不关道术的而说,和后来所谓小说并不同。”  

  ④参见川端康成:《小说の构成》,ステイルス社1983年版,第29页。  

  ⑤参见川端康成:《小说の构成》,第30页。  

  ⑥坪内逍遥言论参见明治文学全集16,昭和44年(1969),筑摩书房。  

  ⑦参见川端康成:《小说の构成》,第33、36页。  

  ⑧据阿英统计,清末10年间,出版小说1500种,2/3为翻译小说。见钱杏(阿英)《晚清小说史。  

  参考文献  

  [1] 徐光启.泰西水法序[A).徐光启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鲁 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