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礼PDF
家礼PDF 作者:朱子全书发布:华夏士子

家礼PDF全文在线阅读_家礼PDF原文及翻译

儒家 已完結 礼仪 朱熹 家风家训 朱子家礼 朱熹家训 0字數 8643閱讀

《家礼》又称《朱子家礼》,原载《朱子全书》第7册。
《家礼》是朱熹所有著作中流传最广,受众最多的书籍。自其成书之宋代起,直至满清,但凡私塾书院,俱以为教材,是学生必学内容。然而,也有人考究得出,《家礼》并非朱熹所著,乃是宋人伪托之作。
《家礼》见世之後,历经三山杨氏,以及上饶周氏,先後考订,并托朱熹之名刊行于世。而书中谬误者众,後人虽然有所质疑,却因朱熹之名而盲从。明代邱濬作《家礼仪节》,提出疑点,并指出了其中数十条谬误。《四库全书总目》亦指出书中部分论述与朱熹晚年观点不合,满清时人王懋竑著有《白田杂著》,其中的《家礼考》篇考究认为《家礼》非朱熹所著:“《家礼》非朱子之书也。”
《家礼》一书叙述的是礼仪具体情节,主要包括冠(䈂)礼、婚(昏)礼、丧礼、祭礼等礼仪的细节情形。可以说,《家礼》是宋代以後,庶民接受儒学教化的产物,而在之前,儒学教化的对象一直是中国特有的士族阶层,所谓士族,就是以“学而优则仕”为目的的读书人,亦称士人。士人作为读书人,对儒学的造诣都比较深刻,其礼仪学习一般来自儒学经典《仪礼》《礼记》等,像《家礼》这种“形而下”,不讲义理只讲具体操作情形的书籍,并没有存在的必要。在宋代以前,“礼不下庶民”,庶民一般只是粗糙地参照、模仿士族乡绅。
《家礼》可以说是儒学宗教化的初探著作,与《弟子规》一样,是一部具体化、细节化、形象化的宗教教条,专供平民百姓规范日常行为之用。由于平民百姓学识浅薄,并未能深入理解这些礼仪的内涵,只是作为行为规范严格执行罢了,即便其中有谬误也不能认识得到,因此本书在千百年来流传过程中,成为庶民受众广为欢迎,人人必学的书籍,却不为士族所用,甚至士族阶层对其中的谬误(与儒学义理冲突)直接批判并抵制。
《家礼》既然收入《朱子全书》,即应修订补正,再流诸民。读者在阅读学习本书时,亦当谨慎思辨。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如电子图书、文章等)均来自网络,由网友上传,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属于相关法规规定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部分资料仅向VIP会员(向本站捐赠一定金额可获赠相应VIP用户组权限)开放,目的是避免经发布者校订修正补漏过的资料被粗滥分发,保护发布者权益,与资料价值无关,本站并未直接通过任何与相关资料价值有关的收费方式获取利益。
本站所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研究用途,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如有任何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之处,请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屏蔽、删除!详情请点击:版权声明

朱熹,生于建炎四年,即西元1130年,卒于庆元六年,即西元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即今日的江西省婺源。谥号曰文,世尊朱文公。朱熹十九岁中进士,曾官至知府、巡抚。朱熹是宋代理学发扬者,其学术承自李侗,李侗是二程的三传弟子。朱熹对理学进行创新并发扬光大,对後世影响极大,成为伪元、皇明、伪清三朝的官学。朱熹享祀孔庙,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仅限于孔子,但是孔子教学,止于士族,而朱熹教学渐于平民,导致儒学教条化、僵硬化,成为後世伪朝愚民的主要工具。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