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集注PDF
尚書集注PDF 作者:王鳴盛發布:華夏士子

尚書集注PDF全文在線閱讀_尚書集注PDF原文及翻譯

十三經 已完結 尚書 集注 今文尚書 偽古文尚書 尚書後辨 五經 61萬字數 3968閱讀

【尚書集注】原名【尚書後案】,滿清王鳴盛着,今人顧寶田、劉連朋校點。共三十卷,其後附有【尚書後辨】。
本PDF電子書【尚書集注】僅供讀者個人學習研究之用,不得下載用作商業用途。
【尚書後案】主要是解說伏生所傳今文【尚書】的廿八篇,以及【泰誓】(又名【太誓】),所附的【尚書後辨】即是辨析晉出的偽古文【尚書】廿五篇。
【尚書集注】所收集的註疏,均是漢代及以前的,以鄭注為主,馬融、王肅、偽孔安國、孔穎達等注、疏補之,對於兩晉以後的偽古文另編並分別。因此將原名【尚書後案】重新命名為【尚書集注】,亦可命名為【今文尚書集注】。
【尚書集注】對晉唐宋以後的註疏不收編,主要是因為作者認為孔傳、孔疏、宋儒之說均基於偽古文【尚書】,內容甚至義理均有失實。這種創作態度,導致了【尚書集注】在學術上有失客觀,有學者指出,王鳴盛在編撰本書時,『好引異代之書強為比附』,由此看來,閱讀本書時,應當保持充分的思辨意識。
【尚書集注】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項目【清代經學著作叢刊】之一。其底本是【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本之『禮堂本』,所謂禮堂本,是指【尚書後案】在偽清乾隆四十五年秋刊刻的版本。
【尚書集注】因何而作呢?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要發揮鄭氏康成的一家之學。作者在本書自序中也明確表示,漢武帝時期孔安國以孔子宅壁所出的古文【尚書】做注後,衛宏、賈逵、馬融、鄭玄、王肅亦皆作注,但只有鄭氏師祖孔子之學。作者認為西晉之後的【尚書】是偽本,但是之前漢代的鄭玄、馬融註疏的【尚書】卻是孔子宅壁真本,因此希望搜羅鄭玄、馬融、王肅傳疏以增補伏生所傳之今文【尚書】。並由此而得【尚書後案】。
【尚書後案】草創於偽清乾隆十年,彼時作者方廿四歲,而成書於乾隆四十四年,作者年已五十八,足見作者對於【尚書後案】的傾心傾力。
今收錄【尚書後案】於此,並更名之【尚書集注】,希望對人們學習研究【尚書】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

本站所有資料(如電子圖書、文章等)均來自網絡,由網友上傳,本站僅提供存儲空間,屬於相關法規規定的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的網絡服務提供者;部分資料僅向VIP會員(向本站捐贈一定金額可獲贈相應VIP用戶組權限)開放,目的是避免經發布者校訂修正補漏過的資料被粗濫分發,保護髮布者權益,與資料價值無關,本站並未直接通過任何與相關資料價值有關的收費方式獲取利益。
本站所有資料僅限用於學習研究用途,不得用於商業用途;所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及版權商所有,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如有任何侵犯您的版權或其他權益之處,請聯繫我們,以便立即屏蔽、刪除!詳情請點擊:版權聲明

王鳴盛,生於公元1722年,卒於公元1797年,是滿清殖民時期江蘇省嘉定縣人(即今上海市嘉定區),字鳳鳴,號西沚,又號西莊。作為滿清殖民時期之人,王鳴盛雖自幼『被目為神童』『有文名』,曾以一甲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但在學術上極受是時文字獄的影響,竟有如此治經理念:『經以明道,而求道不必空執義理以求之也,但當正文字、辨音讀、釋訓詁、通傳注,則義理自見,而道在其中矣。』 王鳴盛雖尊孔子之學,而抑後人,但其囿於滿清以治統而壓制道統,我們在學習其學術成果時,還須多加辨證。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