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第一屆諾貝爾人口學獎推薦名單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2012-10-13 15:36|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554| 評論: 1|原作者: 何亞福|來自: 何亞福網易博客

摘要: 何亞福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只有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或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這幾個獎項,沒有人口學獎。然而,鑑於中國人口專家對人口學理論作出的重大貢獻,以及中國計劃生育對世界人民作出的 ...

     何亞福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只有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或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這幾個獎項,沒有人口學獎。然而,鑑於中國人口專家對人口學理論作出的重大貢獻,以及中國計劃生育對世界人民作出的重大貢獻(正如計生委官員所指出的:『正是由於中國的不懈努力,「世界60億人口日」的到來被推遲了四年』),筆者認爲諾貝爾獎應增設人口學獎;筆者並鄭重推薦以下人口專家作爲第一屆諾貝爾人口學獎的候選人:

 

推薦候選人1: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員李小平(網名『半個詩人』)

推薦理由:李小平主張繼續實行『一胎化』政策,把中國人口減少到3億,以達到他臆想中的『最佳的數量模式』。他寫了一首題爲【笑迎人口老齡化,老來我自有安排】的詩:『車到山前必有路,無路我就跳大江。反正早晚是一死,人生不過夢一場。』李小平講出了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只要認識到『人生不過夢一場』,還怕什麼老齡化呢?人總是要死的嘛!『無路我就跳大江』,不就可以徹底解決老齡化問題了嗎?

 

推薦候選人2: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

推薦理由:2009年5月,翟教授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由於實行計劃生育,我國人口撫養比下降約1/3,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4,爲社會和國家節約撫養費約17萬億元。』不過,筆者還有幾個小小的疑問想請教翟教授:難道實行計劃生育少生的孩子都是廢物嗎?難道孩子長大之後不會創造出比撫養費更大的價值嗎?如果少生孩子就是『節約撫養費』,那麼一個孩子都不生,豈不是節約更多的撫養費?

 

推薦候選人3: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

推薦理由:2006年11月,程院長在華南師範大學演講時提出了這樣一個高論:『丁克家庭對祖國發展有貢獻,應該享受高保』!2009年3月,他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提出『城鄉一胎、特殊二胎、嚴禁三胎、獎勵無胎』的建議。不過,筆者還有一個小小的疑問想請教程院長:假設絕大部分夫婦都想『對祖國發展有貢獻』而響應程院長的號召當丁克,那麼幾十年之後,這個國家絕大部分人都是老人了,沒有多少人能工作,這應該享受的『高保』又如何兌現呢?

 

推薦候選人4: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李建民

推薦理由:李建民在【生育的外部性與生育權利的部分渡讓】一文中認爲:『多生育可以比其他人占用更多的公共資源,即所謂「搭便車」,進而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不過,筆者還有幾個小小的疑問想請教李所長:難道現在中國的公共資源是按人頭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的嗎?難道孩子所使用的『公共資源』是社會免費提供的嗎?孩子吃的、穿的、用的東西不是孩子的父母花錢買的嗎?

 

推薦候選人5: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鄭志國

推薦理由:鄭教授認爲:『鑑於控制人口規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些嚴重超生和其他破壞人口控制工作的行爲對社會危害很大,而經濟和行政處罰的作用有限,建議國家在刑法中增設相應條款,對這類行爲追究刑事責任。』他寫了【某農民生十個孩子後累死】和【大老闆生9孩,怎麼辦?】等文章來論證『超生追究刑事責任』的必要性。不過,鄭教授在文章中並沒有說明這些極端的特例究竟占人口的多大比例?另外,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婦女尼科拉-普里德漢姆從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中,她一共生下了20名兒女,是不是說英國更加應該實行『超生追究刑事責任』?

 

推薦候選人6:財經作家葉檀。

推薦理由:雖然葉檀不是人口學家,但她從2012年8月14日至10月9日在【金融時報】中文網連續發表了八篇關於人口問題的系列文章【反智的人口理論可以休矣】,充分顯示了『無知者無畏』的精神。儘管葉檀在第一篇文章中犯了『如果按照1.2%的人口出生率計算,20年後中國的人口增長將達到16.5億』這樣的低級錯誤,但她仍頂住各種批評,堅持寫完八篇系列文章,爲支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路小勇 2012-10-22 00:32
這麼反人類的政策,居然會有你這樣的文章肯定,我懷疑這個網站的負責人的腦子。

查看全部評論(1)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