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張衡地動儀的前世今生:隴西地震是個謊言?(四)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2011-3-21 00:33|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1320| 評論: 0|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報

摘要: 4 、有據可查的七種文獻資料   人們知道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大多是從范曄的【後漢書・張衡傳】獲悉,而即便是作為研究人員,目前所能獲得的資料也只有包括【後漢書・順帝紀】、【續漢書】、【後漢紀】在內的七種 ...

4 、有據可查的七種文獻資料

  人們知道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大多是從范曄的【後漢書・張衡傳】獲悉,而即便是作為研究人員,目前所能獲得的資料也只有包括【後漢書・順帝紀】、【續漢書】、【後漢紀】在內的七種文獻。而所有這些文獻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

  張衡的地動儀在古都洛陽寫下了一段神奇的歷史後,便少了記載,只留給後人無盡的遐想。即便是在河南南陽――張衡的老家,人們對於張衡和他的地動儀也沒有留下多少記憶。

  從洛陽一路南下,行駛三百餘公裏,便達到南陽城北的石橋鎮。放眼望去,一處漢代風格的建築群在村落中格外顯眼。139年,張衡在京師洛陽去世後便被運回他的家鄉,安葬在這裏。1956年,南陽縣人民政府以墓園為基礎在這裏建立了張衡博物館,並於1988年被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館內的張衡成就展覽廳內,展示着張衡的生平事跡和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渾天儀、指南車、計裏鼓車等科技成果。展廳外面,豎立着一個高大的地動儀模型。張衡博物館館長劉新告訴記者,張衡博物館內的地動儀模型基本是仿照中國古代科技考古學家王振鐸複製的張衡地動儀模型建造的,而且只是個模型,不能測震。

  劉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關於張衡地動儀的記載,最著名的當屬范曄所著【後漢書・張衡傳】的196個字: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這大概是現在的人們關於張衡地動儀最普遍的記憶。受困於這個記載的孤證,研究人員和復原工作者也曾對張衡地動儀感到莫衷一是。

  自2002年便開始研究張衡地動儀工作原理的地震學家馮銳,也深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直到2004年課題組的工作已經起步,而馮銳還在愁眉不展時,盧兆蔭給馮銳打來電話。盧兆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家裏有一部書叫做【八家後漢書輯注】,是由周天游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中西晉司馬彪的【續漢書】中也有【張衡傳】,我就告訴了馮銳。』

  到2004年底,馮銳又得到了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庫的協助,終於找到了記有張衡地動儀的最早幾份古代刻本,除【後漢書・張衡傳】外,還有含【續漢書】文字的【初學記】、【事類賦注】、【太平御覽・工藝部】、【太平御覽・職官部】和【後漢紀】、【後漢書・順帝紀】等史料,以後又增加了南北朝(陳)虞荔561年所著的【鼎錄】。先後共找到8份史料,對地動儀的記載共有254個字。

  根據史料記載,范曄的【後漢書】是在西晉司馬彪306年所著的【續漢書】和東晉袁宏376年所著的【後漢紀】等文獻的基礎上於445年成書的。

  馮銳認為,司馬彪距張衡去世不過百餘年,所著更接近於原始材料,雖文字不全,但價值頗高。馮銳認為,司馬彪【續漢書】明確了儀器的穹隆頂蓋、蟾蜍為器足、內部結構等3項新內容,其中『關』結構的析出,使地動儀內部結構的5部分――柱、關、道、機、丸體系得以明確;袁宏【後漢紀】除含有司馬彪文的3處新內容之外,還有另外6處不同於範文的重要信息,對地動儀的技術內容有更準確、更豐富的記載。

  地震學家高繼宗曾著文指出,【隋書】已經記載了在北魏的元延明和信都芳合作編寫的【器准圖】中有地動儀、渾天儀、計時儀、測風儀等9種儀器的文字敘述和結構圖樣。這些圖件都是更早史料留存下的,地動儀圖樣可能出自張衡之手。因為【鼎錄】中有一段文字:『張衡制地動圖,記之於鼎,沉於西鄂水中。』漢代的西鄂就是張衡的故裏。其後,流傳到北宋歐陽修1060年寫的【新唐書】中,再後才徹底失傳。

  據史學家孫文青研究,『平子(即張衡)造器,以說附器,器為主,錄起說,自宜稱注』,寫下【地動儀圖注】是極可能的。隋朝的臨孝恭曾著有【地動銅儀經】一卷。這些資料均出現在儀器失傳後的百餘年,其圖件和文字的原稿應出自張衡之手,即【地動銅儀經】有可能是臨孝恭對【地動儀圖注】的追述。遺憾的是,這些寶貴的資料在後來的史料中僅見提及,而無圖件和原文。

  總體上看,有關張衡製作地動儀的史料依然非常單薄。但是,盧兆蔭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我們搞考古、搞歷史的人相信,正史記載都是有根據的。【後漢書】是中國的正史,記載應該可靠。』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