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人民網E政提案:停止計劃生育!請大家去聯署、支持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2010-1-31 13:33| 發佈者: 影星五類| 查看: 1450| 評論: 0|原作者: 易富賢|來自: 易富賢網易博客

摘要: 我在人民網提交了一個E政提案,請大家動員網友去聯署(需要在人民網註冊ID)、鼓掌(不需要註冊)。 http://ezheng.people.com.cn/proposalPostDetail.do?boardId=1view=1id=62671 編號:E政案第2481號 ...

 人民網E政提案:停止計劃生育!請大家去聯署、支持 - 易富賢 - 易富賢的博客

我在人民網提交了一個E政提案,請大家動員網友去聯署(需要在人民網註冊ID)、鼓掌(不需要註冊)。

http://ezheng.people.com.cn/proposalPostDetail.do?boardId=1&view=1&id=62671

編號:E政案第2481號

案由(提案主題):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儘快停止計劃生育

提案類別:時政類

主辦(上報部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協辦: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提案人: 水寒 政治面貌:群眾

內容:

1、停止計劃生育是兌現歷史的承諾。1980年中共中央【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簡稱【公開信】)標誌着獨生子女政策全面實行,但也明確提出:『到30年以後,目前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可以緩和,也就可以採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2010年剛好30年,停止計劃生育對政府來說是誠信、是義務、是應盡的責任。

2、計劃生育後果始料不及。三十年的實踐表明,老年化現象並未像1980年【公開信】所說那樣『最快也得在四十年以後才會出現』,而是提前在1999年就來臨了,只用了18年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發達國家老齡化進程則長達幾十年至100多年,中國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公開信】認為通過增加和改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可以逐步做到老有所養,使老年人的生活有保障』,但2010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只有有1.66億(65歲及以上者1.1億),其中只有城市的4000多萬享受社保(其他的人靠子女贍養,他們都還有多個子女),養老金缺口已經很大了;2030年後60歲以上老人將超過3.4億(65歲及以上者2.3億),沒有足夠的子女贍養他們,將老無所養。現在有關部門已經提議將退休年齡推遲到65歲,今後退休年齡還將不斷推遲。老年化危機將引發嚴重經濟危機,全球經濟也將受損。【公開信】認為不會出現『男性數目會多過女性』的情況,但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幾年之後出生性別比就開始失衡,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0-4歲性別比超過120了,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已經是123了,加上一些單身女性,意味着今後將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男人打光棍,四千萬光棍將被判無妻徒刑!而八百多萬人口試點二胎的地區性別比卻正常,說明出生性別比失衡確實是因為獨生子女政策。【公開信】認為不會出現『勞動力不足』,但是幾年前就已經出現年輕勞動短缺(民工荒),如果不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暫時掩蓋,年輕勞動力短缺問題將更加嚴重。

3、停止計劃生育有利於人口和社會的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人口本身必須持續發展。要保證人口相對於上一代不增加也不減少(世代更替),目前發達國家總和生育率(婦女平均生孩子數)需要達到2.1。而由於嬰幼兒死亡率和出生性別比都比發達國家要高,中國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應該在2.3以上。考慮到不孕不育症(近二十多年來,發病率上升了10倍)、單身、丁克(雙收入卻不要孩子)等人群,一個正常的社會應當是主流家庭生育三個孩子,部分家庭生育一兩個孩子,部分家庭生育四五個孩子。但是1992年國家計生委的38萬人調查顯示全國1991年和1992年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65和1.52。1995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連農村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也只有1.56了。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證實總和生育率只有1.22。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再次證實生育率只有1.33。這還可以從近年小學生銳減,小學大量關閉得到佐證。小學在校人數自從1998年開始急劇減少,2009年在校人數不到1998年的60%。2009年全國高校招生報名人數已經開始減少,高考應屆生為750萬名,計劃招生數629萬;而根據人口普查資料,2019年大學年齡(19-22歲)人口將只是2009年的53%,這就意味着大量高校人員將面臨失業。可見,現行人口政策將使中國喪失人口可持續發展能力。目前又正在統計2000-2009年出生人口數量。停止計劃生育有足夠的數據支撐。

4、停止計劃生育不會出現人口失控。社會越發達,養育成本越高,生育意願越低,婚齡、育齡越晚,不孕率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隨着人類發展指數(HDI,聯合國用來反映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標)的提高,生育率直線下降。目前中國的HDI已經增高到0.8附近,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人均國民總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根據各國經驗,即使停止計劃生育並千方百計鼓勵生育,生育率也會下降。2007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平均HDI為0.770,平均生育率為1.9。韓國1989年的HDI為0.8,生育率只有1.58。現在泰國、伊朗、巴西(頑強的天主教生育文化)的HDI與中國的非常接近,生育率分別只有1.64、1.4、1.9。1980年認為中國人口會增加40億,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現在看來即便停止計劃生育也難阻人口減少,不會出現生育率大幅反彈。

5、中國將面臨幾十年的人口『泄洪』。中國人口從1950年的5.5億增加到現在的13億,每年增加一千多萬,主要是因為平均預期壽命從35歲延長到73歲,不是因為生的太多,而是死的少,是人口『蓄洪』。但是壽命不會無限延長。從1950年代直到1991年,每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萬左右或者以上,其中1963年到1974年這12年平均每年出生2600萬,有生就有死,等到1950年代出生的人開始死亡,中國將出現一個長達幾十年的人口『泄洪』期,中國每年死亡兩三千萬,是現在的兩三倍。因此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需要每年出生2000萬以上才能有效改善人口結構,才能防止人口銳減。而目前中國每年只出生600萬女孩,如果只停止計劃生育而不『鼓勵』生育,今後中國的生育率將比現在的台灣和韓國(社會發展水平比中國大陸要先進20多年)的1.1還要低,每年只生600多萬孩子,不到全球的1/20,每年減少一千多萬,大國空巢!在人口『泄洪』過程中,中國將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

6、國際國內都已經證明二胎方案是錯誤的。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地區在1960年代曾提倡生二胎,隨着經濟的發展,生育率快速下滑,這三個地區生育率分別在1976年、1982、1983年之後低於世代更替水平2.1,後面鼓勵生育,但並未出現『補償性出生高峯』,現在生育率只有1.0左右。伊朗在1989年開始提倡只生二胎,最多三胎,生育率從1990年的5.3迅速降低到1996年的2.9,2000年的2.0,2006年的1.7;現在已經廢除這項政策,鼓勵生育,但也未出現『補償性出生高峯』,生育率繼續下降。凡是曾經提倡生二胎的地區,現在都已經後悔莫及。山西翼城、甘肅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八百多萬人口(農村人口為主)的地區從1980年代開始實行『二胎方案』,但是2000年翼城生育率只有1.5,酒泉只有1.4,恩施2005年生育率只有1.47,承德現在的生育率只有1.6了。新疆建設兵團普遍可以生二胎,但是整個十五期間生育率只有1.0左右。湖北省長陽、五峯兩縣地處老、少、邊、窮山區,前幾年經省人大批准實行普遍允許生育二孩的政策以來,既沒有出現出生堆積,也沒有出現生育反彈,2007年這兩縣生育率分別只有0.88、0.90了。可見,光是放開二胎不足以恢復人口持續發展能力,中國不能將放開二胎作為人口政策選項。

7、無限風光在險峯,出生高峯是政績高峯。有人擔心停止計劃生育之後會出現出生堆積高峯。其實縱觀人類數千年文明史,人口從來就不是平穩的,人口出生高峯往往導致此後的國力的提升。無論是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還是康乾盛世,都出現過較大的出生高峯。日本戰後1947-1949年這三年的『團塊世代』出生高峯(每年出生270多萬孩子,而1960年左右每年只出生160萬孩子)奠定了幾十年的繁榮。歐洲戰後嬰兒潮也導致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現在一霸獨強,很大程度是得益於戰後兩次出生高峯。美國1955年到1965年這10年平均每年出生415萬,是1930年代的1.7倍。美國在1980年代之後由於生育率的回升,又出現新的出生高峯。而歐洲和日本1980年代之後卻沒有出現出生高峯,經濟也開始走向衰退了。中國1963年到1971年平均每年出生2646萬,是1959年到1962年的1.88倍;1963年出生孩子超過3000萬,差不多是1961年(只出生1100萬)的三倍;1962年到1980年這次出生高峯共出生4.4億人口,這4.4億青壯勞動力和旺盛的消費能力是中國現在崛起的基礎。並且高峯不高峯要看參照物。如果停止計劃生育,每年能夠出生2500萬左右人口,相對於現在的1300萬是高峯,但是相對於1980年代後期卻不是高峯(當時每年出生2500萬),相對於1963年來說還算低谷,相對於印度現在來說也不算高峯。人口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出生高峯就是政績高峯。1996年韓國總統金泳三雖然停止計劃生育,但在已經太晚了(生育意願太低了),又在人口學家的誤導下,強調『政策連續性』,擔心會出現『堆積生育高峯』,滑稽地將目標生育率定在1.6,提出要『穩定低生育率』、結果沒有出現出生高峯,沒有任何政績可言。而美國總統裏根卻逆轉了美國生育率下降的勢頭,美國出現了二戰後的第二次出生高峯,每年出生人口從1976年的317萬上升到1990年的416萬(增加1/3),奠定了美國強盛的基礎,這是巨大的政績高峯,裏根總統將因此而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無限風光在險峯,每個出生高峯就是一個政績豐碑,連綿起伏的出生高峯將築起一道人口的『萬年長城』。

8、要趕搶『補償性生育高峯』。如果停止計劃生育出現一個補償性生育高峯,對民族持續發展是好事而不是壞事。那麼這個補償性高峯有多大?1960年代出生的婦女基本上已沒有生育意願或能力,補償性生育得指望1970年代出生的婦女。1970-1979年出生的女孩現在還有1.0億,其中36%左右接受了輸卵管結紮手術。結紮婦女基本已生育二胎或以上,本來就不大可能準備再生育,並且即使做了輸卵管復通手術,成功率也不高。中國剖腹產比例近50%,也大大降低再生育的意願。現在中國原發性不孕率高達17%,而女性從27歲開始生殖力就明顯下降,1970年代出生的婦女都已經是高齡育齡婦女,以不孕率30%計算,那麼扣除結紮和不孕婦女,1970年代出生的婦女只有45%尚有生育能力。而【2006年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全國平均生育意願只有1.73,1970年代出生的婦女中的大多數已經生育了一個孩子,那麼她們只有再生3400萬孩子的意願。這三千多萬搶生兒童,是中國緩解老齡化危機的唯一希望。如果這個高峯被耽擱了,中華民族從此走向衰敗!現在年輕一代普遍晚育,停止計劃生育後,也只有1970年代初出生的婦女急於搶生,10年之中,可能前幾年偏多一點,達到500萬左右(即便1000萬也不可怕);後幾年偏少一點,可能只有一二百萬。目前平均初育年齡為25歲,『適齡』生育婦女是1980年代出生的婦女,當年平均每年出生女孩1000萬左右,扣除不生育者,還剩下810萬生育婦女,目前大多還只生第一個孩子,只有少數1980年代初出生的開始生二胎,那麼1980後婦女每年總出生孩子最多不過1200萬左右(很可能只有1000萬左右)。加上1970年代婦女的『補償性出生』,那麼在『補償性生育高峯』期間,每年總共最多只出生1700萬左右孩子,遠達不到中國1980年代的水平和印度現在的水平。目前大多數人只願生2個孩子,從搶生角度看,放開二胎和停止計劃生育差不太多。但是停止計劃生育之後,後續鼓勵生育的政策將主動得多。

9、資源短缺不能成為繼續控制人口的理由。由於資源分佈很不均勻,『世界平均』意義不大。除了美國、俄羅斯、大洋洲、南美洲等少數地區外,大多數國家人均資源都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低於『世界平均』並不意味資源不夠。除了資源豐富的少數幾個國家外,中國人均資源並不處劣勢,比如,除中國以外,全球40.9%的人口人均農用地面積比中國多,59.1%的人口人均農用地面積比中國少;全球16%的人口人均礦產資源是中國的8倍,但中國人均礦產資源卻是另外84%的人口的1.56倍。由於氣候、土質、日照、灌溉等的不同,人均耕地多並不意味着糧食產量多,比如我國的水稻畝產為420公斤左右,日本為440公斤,印度只有200公斤;中國很多地方適合種植兩季甚至三季,而其他很多國家卻只能種植一季。中國絕對算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人均資源也不錯』,中國『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而不是『人口過多』。中國人均資源遠遠比日本、韓國、以及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很多歐洲國家要多。

10、人口資源是第一資源。比較資源豐富和資源貧乏的國家,發現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由人均自然資源決定的,人均資源遠遠超過美國的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的社會發展水平卻反而不如美國,而與中國差不多。以住房為例,阿根廷、俄羅斯人均國土面積分別是美國的2.1倍、3.7倍,但人均住房面積卻都只有美國的1/3,甚至比中國還少。中國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只有6.7平方米,2007年人口增加了,但人均住房面積卻增加到28平方米。交通情況也類似,從人力車、馬車到輕軌、地鐵網,交通也大為改觀。阿根廷面積是印度的84%,人口只是印度的3.5%,但在世界上神氣的將是印度而不是阿根廷。美國之所以是最強大的國家,原因之一是美國是發達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僅次於中國和印度的世界第三人口大國;而中國和印度與美國還差距上百年,起點不同,不能相比),在發達國家中具有最大的人口規模效益。人口資源才是第一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優勢資源。人是『本』,自然資源是『末』,想通過減少人口來提高『人均資源』是捨本逐末。把目光局限在『自然限制』人口增長上,社會將脫離繼續尋求創造性的方法解決貧窮、飢餓、資源不足等問題的軌道。

11、人口推動文明和經濟的發展。人類幾千年人口數量波動在低水平,稀少的人口沒有形成規模優勢和密度優勢,科技進步非常緩慢,生活質量也沒有大的變化。近代人口爆炸導致科技爆炸、傳播加速和市場容量擴大,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預期壽命也從過去的二十多歲延長到現在近七十歲。人口增加,對現有的資源只是『減法』地消耗;但更重要的卻是使目前的『非資源』(如氮氣、太陽光)變為新的資源(氮肥、太陽能),這種新資源的增加卻是『乘法』地增加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類的文明史就是將『非資源』變成『資源』(煤炭、石油、氫能等)的歷程。從公元元年到1880年,世界人均GDP從444美元(以1990年的美元為基準)到900美元,花了1880年才翻了一倍,而從1880年到1998年的短短118年裏,世界人均GDP卻翻了5倍多,從900美元上升到5800美元(同期世界人口從近15億增加到59億,翻了3倍)。中國也類似,從公元元年到1880年間,人均GDP從450美元上升到530美元,近兩千年沒變!而到1998年(人口從4億增加到12億多),中國人均GDP上升到近3200美元,也翻近5倍。說明科技的進步、經濟的成長遠遠比人口增長快。何況現在人口增長已經減緩(停止計劃生育都難阻人口銳減),科技的進步卻還在加速,誰能斷言中國人口上限?中國人口減少對全世界來說都是悲劇。

12、中國人口減一半,北京上海照樣擁擠。人口密度優勢和規模優勢是經濟繁榮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這是城市為什麼比農村繁榮的重要原因。美國只有三億人,但紐約、費城、芝加哥一樣非常擁擠。西歐國家小城鎮一個個消失,但大城市人口卻仍快速增加。俄羅斯人口從1992年就不斷減少,但是人口還在往莫斯科等大城市集中。即便中國人口減少一半,北京、上海人口還是照樣擁擠。計劃生育的後果是農村包圍城市,農村已經淪落為老弱病殘的基地,象戰爭年代一樣滿目瘡痍;而城市卻因為大量的農民工湧入,一片繁榮,甚至還有『人滿為患』的感覺。而知識分子和官員恰恰居住於城市,尤其是迅速膨脹的大城市。城市化的加速 (城市化率從1980年代的20%增加到2008年的45%,到2030年將增加到65%)、鐵路建設滯後、回老家過年的傳統、戶籍制度所導致的核心家庭成員的分居以及人為的每年兩個『黃金周』(美國聖誕節期間交通也擁擠、機票也大漲),都在進一步強化了人們關於中國人口仍在快速增長的錯覺。等到計劃生育的後果從農村蔓延到城市之時,國家再也無力回天了。

13、環境污染不是因為人口過多。中國城市目前環境污染嚴重,有以下幾個原因:1、粗放式發展模式:中國每增加單位GDP的廢水排放量和能耗遠遠高於發達國家。2、中國產業轉型,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所有國家在這個階段都會出現過高污染情況,比如英國的倫敦曾長期被工業煙霧籠罩。3、中國城市化引發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移民潮,數億人口短時間湧入城市,而城市的生態建設卻滯後。4、國際污染轉移入中國:工業產品最消耗資源、製造污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工地,輸出高污的工業產品換取低污的高附加值產品,必然伴隨城市環境惡化;發達國家通過進口中國工業產品而將污染間接轉移到中國。但中國總體生態環境自1990年代起也不斷改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雙雙縮小;森林面積、蓄積持續增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升。現代科技可以確保中國將環境惡化降低到可接受程度。先進的生產方式已開始經濟地利用資源並保護環境,而相對落後的生產方式對環境破壞力更大,人口密集的日本現在生態比中國還要好。

14、用歷史眼光、國際視野觀察和分析人口問題。人口政策是『千年戰略』,政治制度是『百年戰略』,經濟政策是『五年戰略』。500年前人口僅為400萬的英國,現在英裔人口(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的英裔)超過2億,主導世界格局超過兩個世紀;而當時人口兩千多萬、歐洲政治格局的長期主導者法國,由於採納馬爾薩斯理論控制人口,現在法裔人口僅僅為7000萬左右(還是因為壽命從二、三十歲延長到七十多歲),逐漸失去了歐洲的霸主地位。由於計劃生育,中國人口佔全球比例已經從1980年的22%(19世紀初曾佔全球1/3以上)下降到現在的19%,每年出生人口從1980年代的2500萬下降到現在的1300萬左右(只佔全球1.3億出生人口的10%),意味着中國人口佔全球比例還將急劇下降,中國的綜合國力也將不斷下降。

 15、印度國力將遠超中國。 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是印度的73.5%,但中國近年糧食產量在5億噸左右,而印度只有2.3億噸。除了耕地比印度少外,中國其他資源都遠比印度要豐富,人均國土面積是印度的2.7倍,人均草原面積是印度的30.14倍,人均森林面積是印度的2.08倍,人均淡水資源是印度的1.24倍,人均礦產資源是印度的3.55倍。但是人力資源才是第一資源,國際社會普遍看好印度而不是中國。印度雖然目前經濟水平比中國落後十多年,但是印度的人口結構比中國合理(中國人口結構是倒三角,而印度是正三角),中國2009年中位年齡為34.1歲,印度只有25.3歲。在社會發展水平差距不太大的情況下,勞動力意味着綜合國力。現在中國綜合國力比印度強,原因之一是中國勞動力比印度多,2007年中國總勞動力為8億,而印度只有5.2億。然而,中國20~49歲的青壯年勞動年齡人口將從2005年的5.9億下降到2025年的5.2億,而同期印度卻將從4.7億增加到6.5億。尤其是印度現在每年出生2500萬左右人口,差不多是中國的2倍,意味着今後印度的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都將是中國的兩倍,印度的綜合國力將大幅超過中國。

 16、停止計劃生育有利於家庭安全、社會安全。文明的延續在於人口的延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健全的家庭結構是傳統文化和道德價值觀的載體。獨生子女家庭本質上是風險家庭,風險性就在於唯一性。『舍小家,為大家』,小家是舍了,大家也完了。據統計,每1000個出生嬰兒中約有5.4%的人在25歲之前死亡。中國15歲以下兒童每年死亡有40萬~50萬人,還有大量因傷致殘兒童。汶川地震中失去子女、子女傷殘的家庭慘不忍睹。計劃生育讓很多當代人斷子絕孫,讓下一代人舉目無親。四千萬光棍、四億老無所養的老人對社會穩定性的影響可想而知。

17、停止計劃生育有利於提高人口素質和國防安全。計劃生育以來,中國出生缺陷率不斷攀升,現在是世界上出生缺陷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獨柴難燒,獨子難教』,『眾星捧月』效應還降低心理素質。沒有兄弟姐妹導致人倫的缺陷和人性的變異。目前只需要10%同齡男性服兵役,但是保持同樣的軍隊規模,今後卻需要19%以上男性服兵役;人口結構老化將使得今後國防投入降低;而獨生子女的性格缺陷以及缺乏對國防的奉獻精神也將降低國防力。

18、停止計劃生育有利於保護婦女權益。婦女天然的優勢是生育,但計劃生育卻不將生育當生產,婦女不能因為生育得到回報,不得不在職場拼搏,忙裏又忙外,心理壓力大。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的國家。由於孩子少,乳腺癌等婦科疾病的發病率也在上升。由於妻子通常比丈夫年輕,而婦女壽命比男人長好幾歲,老年化最大的受害者是婦女,今後大量老年婦女將老無所養。

19、計劃生育有利於緩解現在就業壓力和今後老年化壓力、勞動力短缺。社會作為整體,人口決定消費,消費決定需求,需求決定生產,有生產才能提供就業。阿根廷人均面積是印度的24倍,但2007年阿根廷失業率為8.5%,印度為7.2%。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勞動力與總消費人口比例在50%左右或以下。而中國由於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減少了年幼消費者,等於喪失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並且由於孩子少,中國婦女勞動參與率高達86%(世界罕見,遠高於世界平均的67%)。這兩方面原因使得中國勞動力與總人口的比例高達63.5%,總勞動力相對嚴重過剩(而年輕勞動力卻短缺),內需不足,就業過度依賴於國際市場。現在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是由於大學擴招,高校招生人數從1998年到2006年增加5倍,如此大躍進,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有就業壓力的;人才供需脫節和自主創新落後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但是中國目前這種外向型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一方面是因為印度等人口大國在崛起,印度的勞動力開始佔領國際市場,另一方面是發達國家由於人口結構老化,購買力下降,向國外進口也將減少。因此中國經濟要持續發展,就只能依賴內需,不僅需要提高人均消費能力,更需要增加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數量。中國現在是勞動力過剩,今後是勞動力短缺。近年每年進入20歲的人口有2500萬左右,但是2010年之後將快速減少,10年之後差不多減少一半。孩子出生,要到20歲之前一直是單純的消費者,大大緩解就業壓力。而20年之後,中國面臨勞動力短缺,現在出生的孩子長大成人,剛好彌補勞動力短缺。停止計劃生育既能改善消費結構、緩解現在的就業壓力,又能緩解今後的老年化壓力和勞動力短缺,一舉多得。嬰童經濟所帶動的是一個全方位的龐大產業鏈,涉及到嬰兒食品、玩具、遊戲軟件、多層次的教育、流行音樂、房地產、汽車等幾乎所有方面,對內需的拉動作用遠遠比房地產和汽車要大。最重要的是,這種拉動作用是可持續的。二戰後,發達國家就是因為嬰兒潮拉動了消費,提供了年輕勞動力,而迎來了幾十年高消費、高增長的『黃金時代』。

20、中國人口政策需要『猛回頭』。停止計劃生育有高度時限性,韓國就是因為錯過了停止計劃生育的最佳時機,而導致生育率不斷不升反降。中國20-29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在2010年為(1.1億),然後就快速下降,到2017年降低到0.9億,到2023年只有0.65億。如果錯過了最後的半個育齡婦女高峯,即便今後千方百計鼓勵生育也是無力回天。

 建議: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儘快停止計劃生育並通過改善民生以讓老百姓養得起三個孩子,恢復人口可持續發展能力。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